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七論大牛市已經啟動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05日 09:3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上海證券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周洛華

    每每聽到主流機構的經濟學家的演講,我心中都不由得犯嘀咕,無法認同其中的邏輯。我毫不顧忌自己的顏面,總是當眾提出內心的困惑,而這些問題在其他人看來十分可笑,有時候甚至引起鬨堂大笑,有些人甚至以為我是主辦方請來在會議茶歇期間插科打諢的。今天就來説説那些我被主流專家們嘲諷和哄笑的觀點,就當作是給大家週末談笑的佐料吧,請大家務必以這樣的心態來理解下面的文字。

    首先,我感覺美聯儲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似乎被大多數投資人誤解了,伯南克並不是要把美元的融資成本壓低,而是要消除做空美元的風險。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但在鄙視我的專家眼裏是一回事。為什麼美聯儲宣佈購買美國國債的計劃後,美國國債不漲反跌?難道大家不知道趕緊低價買入美債等著高價拋給美聯儲?你往地上扔一個球,至少還會反彈幾下,而美聯儲往地上扔美元則一頭摁下去起不來了。作為投資人,最好的策略就是順從美聯儲的意圖,做空美元,去做多其他資産。因為,在現代金融學看來,根本就沒有資金成本的概念,只有風險和收益,美聯儲已用實際行動消除了做空美元的風險,儘管其動作本身被經濟學家們視作降低美元的融資成本。美國國債利率降低,並且讓投資人放心的是,利率將長時間保持很低的水平,就是消除了做空美債的風險,促使大家紛紛做空美債,也就是這個原因,美聯儲宣佈購買美國國債之後,國債反而跌了。

    其次,我認為滬深300指數現在是全中國最安全的資産了。只要美元還是全球貨幣,美聯儲還有全球影響力,低風險地做空美元的另外一面就是低風險地做多其他類別的資産。那麼哪些類別的資産才是低風險的呢?央行早已多次宣佈,人民幣匯率改革將在“漸進、主動和可控”原則下進行的。請注意,“可控性”原則並不是可以被操控的,而是被控制的,這是必須要澄清的,否則又會被美國財政部的匯率操縱國的概念所混淆。市場由此預期,人民幣將穩步緩慢升值,而且這個趨勢,如同做空美元的低風險一般,幾乎是確定的低風險事件。這是其他類別資産所不具備的重要優勢。那麼,國內與人民幣對應的各種類別資産中哪些才是最安全的呢?國內大宗商品雖然用人民幣標示,但其定價權完全是國際化的,並無突出的本幣優勢。房地産市場雖然火爆,但房地産是無法對衝風險的市場,國際資本要買入國內房産獲益的話,就必須要接受一個很大的折扣才能説服他們抵消缺乏做空機制的擔憂。國內股市的中小板和創業板也沒有做空機制,而只有滬深300指數是唯一符合各項條件的資産,那就是,用人民幣標示,本土定價機制和完全可對衝風險。在符合這些條件的情況下,我如果是國際投資人,就義無反顧地投資滬深300指數的成分股,這簡直是我的天賜良機。無論你把滬深300指數推到多高,只要做空美元和做多人民幣仍然是低風險,就根本不用考慮改變交易策略。因為只有在一個可對衝風險的市場上,標的物資産才能夠被視作是合理估值,其他任何不可對衝的資産都包含了主觀情緒的影響,既不能體現金融學的平價原理,也必然包含著巨大的風險。

    許多人問我,牛市將持續多久,我無法回答。我只能説牛市或將在新貨幣發行體系建立之後告一段落,因為到那時美元和人民幣都要接受新的發行機制的約束,各種資産也將重新估值。但各國如何攜手建立國際協調的貨幣發行體系,我無從知曉,也從來沒有發現哪個國家公佈過相應的路線圖,就連美國這樣長期以來自詡國際領先的國家也只顧指責中國的匯率政策而沒有明確表述未來貨幣體系應該如何構建。所以我只好在夢中猜測,今天的貨幣發行體系其實是關於現在和過去的,政府累計的多少赤字,國家擁有了多少資源,上個季度的CPI多少等等都是一個歷史概念,未來的新貨幣發行體系應該是由未來時間驅動的。請看,哥本哈根的氣候大會雖然無果而終,多哈世貿回合雖然一拖再拖,但氣候是關於未來的不確定性,多哈最重要的內容是農産品和知識産權,農産品不同於貴金屬和其他大宗原材料,是很難長期貯藏的,投資人關心的,主要也是未來一個年度的産量,知識産權更是鼓勵人類對於未來未知世界的探索。我在想,是否這兩個重要條約會約束著將來的貨幣發行體系,最終將鼓勵人類進入一個以未來世界的生存來激勵或者約束今天的估值呢?

    我最近發現自己的人生也在接近秋天了,手中只剩冰冷的滿倉籌碼,心中已無沸騰的滿懷豪情。為了鼓勵自己,我最近常常念叨起這樣一段阿拉法特的演説詞:“讓我倒在通向耶路撒冷的光榮道路上,前面是一個完全解放、徹底獨立、真正實現了人的自由和國家民主的新巴勒斯坦”。隨著美聯儲自廢武功和美元霸主幻覺的消失,未來國際貨幣發行新機制道路的兆頭今天似乎已隱約可見。那是一個匯率完全自由浮動,各國徹底財政自律,真正實現了“全過程、全對衝”的定價模式和對“新科技、新市場”的正確激勵機制。

    (作者係知名財經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