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05日 08: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濟南二機床集團研發製造的4000千牛全自動高速精密硅鋼片落料生産線順利通過用戶預驗收,又一台國內首臺首套設備在濟南二機床集團誕生。”山東省國資委近日發佈的消息,無疑讓公司上下頗感振奮。
“我們的衝壓工藝裝備不需要進口,技術水平已經和工業發達國家持平。”濟南二機床集團自動公司總工程師戴榮聚近日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一切並非易事。“現在國內高檔數控機床基本需要進口,而能出口到國外的機床基本沒有。”國家級數控機床專家俞聖梅教授表示,“主要還是雙方的技術水平差距較大。”
不過,在國家加快發展高端裝備製造業的背景下,以濟南二機床集團為首的我國機床製造企業已經看到了行業發展的春天,開始摩拳擦掌,立志生産出更多的高端機床産品,改變中國工業的落後面貌。
濟南二機床集團引領突圍
“現在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一大機床消費國,但是國內機床企業生産的主要是低端産品,可能每年生産十幾萬台,而每年進口1萬、2萬台高端機床,那麼花在進口高端機床上的外匯,已和國內低端機床産值相當。”俞聖梅教授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顯然,在國家將高端裝備製造業列入七大戰略性新興産業後,參與國際競爭並力圖獲勝,已成為國內企業亟待奮起的目標,濟南二機床集團亦正試圖如此踐行。
濟南二機床集團董事長張志剛之前專門赴北京進行了一次彙報,就提及公司的高速衝壓線項目。該項目由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參與,由國家“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製造設備”科技重大專項實施管理辦公室組織,向國務院和相關部委負責人彙報企業實施科技重大專項的工作,共有4家企業參與。在彙報中,張志剛是4家彙報單位中“唯一超時”的,彙報時間由原定的8分鐘延長到15分鐘,原因則是彙報過程中,濟南二機床集團成為唯一一家 “接受領導插話詢問的企業”,科技部部長萬鋼當時稱,公司“衝壓線做到現在的水平相當不簡單、不容易,從每分鐘12拍提高到16拍,效率提高了四分之一,質量也帶動了企業。”
在為汽車企業提供的6大類機床中,濟南二機床集團的衝壓工藝裝備亦是唯一一類不需要進口的裝備,目前市場份額約為80%,上述彙報中提及的大型快速衝壓線也在上海通用東嶽汽車有限公司、奇瑞汽車等公司完成了安裝調試工作。“現在基本上沒有出口到國外的機床産品,原因還是技術水平不讓人放心。”俞聖梅告訴記者。
不過,戴榮聚表示:“一些國際汽車企業在華的合資公司在做相關招標時,我們是國內唯一一家有資格參與競標的企業,在和國外企業競爭中,最終也往往成功中標,這類産品上的技術水平已經和工業發達國家持平。”
戴榮聚指的正是為汽車生産企業打造的機床産品,“我們的産品主要供給汽車企業,但也基本覆蓋了各個不同層次的需求。”戴榮聚説。
濟南第二機床集團常務副總經理盧建生此前在接受人民網採訪時稱,目前“市面上跑的車,10輛車裏面大概有7、8輛是用我們設備生産的。”濟南市科學技術局則介紹稱,濟南二機床集團目前已是我國規模最大、品類最全、綜合製造實力最強的鍛壓設備和大重型金屬切削機床製造企業,而幾乎所有自主品牌汽車生産所用的大型衝壓設備都出自濟南二機床,包括通用、本田、大眾等合資品牌也大多選用濟南二機床集團的産品。“並成套出口到美國、加拿大、德國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世界三大衝壓裝備製造商’之一。”濟南市科學技術局稱。
“現在國産高端機床産品距離國外先進水平確實有差距,而這就需要進一步提高我們的技術水平。”戴榮聚表示。
不過戴榮聚也指出,“在國家發佈高端裝備製造産業的相關規劃後,公司必然也希望抓住市場機遇。”。
在之前山東省國資委發佈的消息中,濟南二機床集團研製的4000千牛全自動高速精密硅鋼片生産線已順利通過東方集團東方電機有限公司的預驗收。原先,該類産品市場一直為國外企業壟斷,濟南二機床集團所取得的訂單則來自於2009年間與德國、日本企業的同臺競爭中獲勝。這項産品在“整機結構、配套件選擇、機床震動和噪音,以及衝壓效率等方面,均達到較高水準。”濟南市科學技術局稱。
此外公司還稱,生産的大扭矩機械式雙擺角銑頭也已打破了發達國家長期對我國的技術壟斷,並在三峽水電站葉片加工中得到了良好的應用和驗證。
公司發佈的消息同時稱,自今年8月份以來,已連續在國際競標中贏得了一系列高端産品訂貨,如分別與一汽大眾、上海通用、江鈴汽車等用戶簽訂了單臂、雙臂送料快速衝壓線、大型機器人衝壓線、大型多工位壓力機等供貨合同,顯示了公司強勁的國際競爭力。
未來5年機床業複合增長25%~30%
“機床工業的水平,實質上反映了一個國家的工業水平。”俞聖梅教授説,“數控機床被稱為高端裝備製造業的工作母機,但我們國家現在對低端機床的需求量仍然非常大,顯見工業水平並不如國外工業發達國家。”
“機床工業水平的落後,是由多種因素共同促成的。”俞聖梅向記者分析,“我國機床行業的技術,主要來自於上世紀50、60年代前蘇聯技術人員的幫助,但此後由於待遇等問題,機床行業研究人員流失速度非常快,凝聚力也不足。長期的落後,造成國內企業寧願花更多的價錢去購買國外産品,滿足自己的需要。要改變現在這樣的局面,至少需要數十年的積累。”
但機床行業龐大的需求卻近在眼前,“研究機床相關技術,必須要踏踏實實,耗費幾年的時間,但有的企業卻非常短視,恨不得這個月下了訂單,下個月産品就要見效,於是紛紛選擇購買國外産品,而不是扶植國內企業。”俞聖梅説。 如此背景下,大量利潤均被國外工業發達企業攫取,“即使國內企業也研製出了類似産品,價格相同,但國內下游行業企業仍願意選擇國外公司的産品,覺得技術更為成熟、更為放心。”俞聖梅告訴記者。
中銀國際的報告也指出,作為當今世界第一大機床消費國,我國的中高端數控機床産業的自給率嚴重偏低,在設計研發、材料工藝、零部件等方面與世界先進國家存在較大差距。而受益國家産業政策,下游行業的巨大需求為我國數控機床産業贏得了寶貴的發展時機,“不斷提高的消費能力和區域振興規劃催生的基礎設施建設等因素。決定了中國的汽車市場和工程機械市場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依然會保持良好的成長性,從而決定了我國機床市場增長的良好前景。”中銀國際在報告中稱。
有數據顯示,2010年以來,機床行業的産銷增速均已在40%以上。銀河證券預計,未來5年內機床行業複合增長率為25%~30%,而中高端數控機床將成為增長主力。銀河證券解釋稱,“增長動力一方面來自於現有産品的不斷升級,獲得國際市場份額,另一方面來自於通過技術研發和産品創新,進入國家重點支持的産品領域,形成新的增長點。”
“現在的情況相比之前已經好了很多。”俞聖梅説,“以前每一項研究的經費撥款都很少,而在‘十二五’期間,國家撥款給數控機床的研究經費總規模或將達到百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