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03日 09:3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
短短兩個月時間,國內標準棉現貨價格從9月的1.8萬元/噸大幅上漲到11月的2.8萬元/噸。
瘋狂棉價的衝擊下,中國服裝出口商們正試圖大幅上調出口報價。
數家受訪的服裝出口商透露,在秋交會上的訂單報價普遍同比上調了30%左右,個別産品提價幅度甚至高達40%。
國內最大的紡織服裝出口商之一的廣東省紡織品進出口股份有限公司,其董事長淩方才説,廣交會上20%左右的漲幅還是必須的,當前的訂單價格仍難以覆蓋成本的漲幅。
更為頭痛的是,原材料價格的不穩定導致出口商們的每筆訂單都可能面臨虧損。淩説,業務員們每筆訂單都接得提心吊膽,近期棉價的大幅波動,就曾導致部分合作工廠毀單,要求出口商臨時加價才肯出貨。謹慎的操作,以致該公司近期的在手訂單同比甚至還略微減少。
有單不敢接
11月1日在廣交會的一場論壇上,商務部對外貿易司紡織品處處長黃岳峰分析,雖然2010年的紡織服裝的出口形勢好于預期,但發達國家的消費需求還在收縮,且繼續向中低端産品傾斜,在外需增長勢頭將放緩的判斷下,中國紡織服裝出口進一步拓展的空間相當有限。
“在棉價和勞動力價格都大幅上漲的背景下,出口企業的處境已經從金融危機時的無單可接轉變為有單不敢接。”他説。
實際上,出口商們在談妥訂單後立刻就會和合作工廠鎖定價格,以控制原材料成本,確保獲取早前測算好的訂單收益。然而,工廠卻很難保證原材料價格能穩定在這一商定的水平上。
事實上,在紡織服裝整個産業鏈條上,各類企業的處境不盡相同。浙江一家大型棉紡企業人士透露,棉紗的銷售利潤比去年甚至翻了10倍,這樣十年未遇的高額回報受益於棉花、棉紗價格的暴漲和企業囤積棉花後低買高拋的操作。
只是整條紡織工業的鏈條上,利潤明顯增長的僅僅只有這一個環節。上述人士指,産業鏈上價格傳導呈現逐漸減弱的格局,越接近終端的企業,産品提價的幅度也就越小。
第一紡織網分析師汪前進説,紡織行業這種成本推動型的提價正在進行中,內銷市場上,秋冬裝的漲價已經看得到,出口服裝的漲幅究竟能有多少,估計到明年1、2月會更明朗。
他估計,短期能實現15%-20%的漲幅就已經不錯。
廣交會上的提價從來都不容易。淩方才説,紡織行業所説訂單的綜合提價30%也只能勉強對衝棉價上漲。棉花等原材料價格佔據終端成衣出口成本約60%-70%,而當前2.8萬元/噸的標準棉價格比年初的1.2萬元/噸,上漲了可不止一倍。
變化的還不僅僅是這樣一項。人民幣兌美元匯率9月至今上漲幅度也接近3個百分點,還有,廣東、江蘇多省外貿系統近期的調研也顯示,作為典型的勞動密集型産業,紡織服裝行業的勞工成本今年普遍上漲30%左右。
“三重壓力都在擠壓企業利潤空間。” 淩方才説。
而30%左右的提價外商普遍難以接受,杭州輕工工藝紡織品出口公司經理林岩説,“大部分採購商在廣交會上僅僅只粗粗定了數量和款式,最終價格仍不能談定。”
林岩接觸的部分歐美客戶已經開始縮減在華的採購量,部分低端商品會更多傾向從匯率和勞動力成本都更有優勢的東南亞採購。
400萬噸棉花缺口
兩個月的棉價暴漲背後,有供求不平衡,也有投機資金的推手。
汪前進説,9月前後,市場原本預計2010棉花年度(2010年9月-2011年8月)中國棉花産量接近700萬噸,但是近期這一預期數大幅調減,官方的預測數也已經從700萬噸下調至660萬噸,而市場上的預測數普遍在600萬噸左右。
“若按照中國新年度至少1000萬噸的用棉量估算,這一缺口至少有400萬噸。”他説。
事實上,在剛剛結束的七部委的棉花年度會議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就指出,在近期密集的調研和分析後判斷2010年度的棉花供求缺口將超過上年。上年度中國棉花缺口大致在360萬噸左右。
汪前進認為,當前棉價的大幅上漲根本原因還是在於供求的不平衡,遊資炒作只是推波助瀾。作為大宗商品,棉花的資金盤子大,國內一般的投機資金很難操縱棉花價格,這與之前綠豆價格的瘋漲並不相同。
他提示,政府手中握有的政策牌已經不多,很難指望通過有效的政策調控來平抑棉價。在數輪政策性拋儲後,目前國儲手中的儲備棉數量應該在100萬噸以內。
增發進口棉配額或階段性地降低進口棉滑準稅稅率的政策估計會陸續出臺。
汪前進説,預計還將至少增發200萬噸滑準稅棉花進口配額。政府可能階段性地將棉花進口的滑準稅稅率從當前的平均4%下調至1%左右。
只是,這樣的措施對平抑棉價也難有成效。全球棉價10月末已經創下有紀錄以來的新高,每磅160美分左右的價格比年初上漲了近90%。
美國農業部的報告顯示,美棉今年的訂購進度異常迅速,目前超過70%的美棉已經被訂購,全球可供中國採購的資源已經相對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