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製鞋業樣本調查:利潤與成本的賽跑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02日 10:3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方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人民幣的持續升值,已經使得國內相關産業承受了巨大壓力。

  10月29日,東莞市厚街鎮國際會展中心,為期三天的第十二屆中國東莞國際鞋展鞋機展進入第二天,但場面依然較為冷清。

  “三天展期,能拉到一個客戶就算不錯了。”東莞海貝鞋業董事長查明對記者説。而多家參展鞋企亦同樣表示,近期人民幣升值、原材料漲價和工人短缺的疊加因素,使得企業利潤受到較大影響,而被迫的提價之舉,也使得部分客戶在流失。深圳市加工貿易協會副秘書長鄭建國告訴記者,該協會近期搞了一次“人民幣升值對企業影響”調查,在近70家調查企業中,認為人民幣升值對公司利潤影響在500萬元以上者,佔比高達20%。加強內控管理和適當提價,成為各企業的可能應對之策。

  根據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牌價的數據, 10月29日早間,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為6.6908元,相對6月重啟匯改之後的升值幅度近2%。而業內都估計,短期內人民幣升值幅度將會加大,年內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幅度很可能突破3%;另有專家更預計年內人民幣升值將達5%。

  珠三角外貿依存型加工貿易企業,又迎來了一場艱巨的生存之戰。

  海貝鞋業鏡像

  10月29日13時30分,東莞市厚街鎮下汴工業區海貝鞋業生産車間,工人們開始了下午的忙碌。

  “兩條生産線,原來有100多人,近期就走了40多人。”廠長任堅定説。

  海貝鞋業的産品全部銷往國外市場,雖然總體訂單充足,還有部分産品的訂單生産安排到了明年2月份,但記者依然在車間現場看到,因為沒有足夠的員工,有一條生産線已經暫停了一大半。

  查明告訴記者,開工不足一方面與工人缺乏有關,另外也與人民幣升值擠壓利潤有關。“我們現在是有選擇地做訂單,利潤太低甚至不賺錢的訂單,我們就不接。”

  海貝鞋業財務副總經理章桔透露,“目前海貝做的是高端鞋産品,行業利潤一般在10%左右。而近3個月以來,人民幣升值約達3%,對企業利潤構成很大壓力。雖然海貝鞋業已經採取各種方式儘量控製成本挖掘利潤,但由於皮革、五金等原材料國內採購成本普遍上漲了20%,最後的總收入依然會減少3%左右。”

  原材料價格和人工成本上漲,亦給海貝鞋業的利潤空間上了“緊箍咒”。海貝生産的鞋子,原料都是從南美等地區進口的真皮材料,目前其價格已從前期的每平方英尺7.5美元上漲到10.5美元,漲幅高達40%,而海貝的産品報價只上漲了7%左右。

  而人工成本的上漲,也是比較重大的影響因素。生産廠長任堅定透露,目前海貝鞋業的人均工資已經從原來的1000多元上漲到了現在的2000多元。而今年6月份以來,東莞的企業工資就有過大約三四次上調,平均上漲了200元左右。

  “各方面壓力都來了。”查明感嘆道。

  由於匯率升值的因素,像海貝鞋業這樣的出口外貿型企業,已經和客戶以30天報價期來進行結算。在30日的報價有效期內,因人民幣升值帶來的匯兌損失,由海貝鞋業承擔;30天之後的匯率損失由雙方各分擔一半。

  除了高端鞋企之外,中低端外貿企業生存更為堪憂。按照查明的介紹,低中檔鞋企業的利潤一般也就在3%-4%左右。

  查明的一位商界好友,經營著一家低檔鞋生産企業,依靠微薄利潤和大生産量維持生存。最低時生産一雙鞋只能純賺7分錢,但年生産量高達1.4億雙。就在上個月,這家訂單很多的製鞋企業突然倒閉了。

  利潤大減

  而同樣的困境,也在其他企業身上發生。

  “能接多少訂單,我們心裏沒底,不知人民幣漲到什麼時候。”東莞國際鞋展的諸多鞋企如此表示。

  據生産涼鞋拖鞋的小型企業廣東潮州聖澤公司老闆鄭斌介紹,8月份,他們接了南美一個6萬雙皮鞋的生産訂單,以銀行60天的信用證為結算手續。而近幾月人民幣的上漲,令公司損失了8萬元利潤。而厚街本地一家童鞋企業,擁有兩條生産線,年産150萬雙童鞋,但現在只開了一條生産線。由於皮鞋加工産能過剩競爭加劇,企業想隨人民幣升值而提高報價,普遍受到了客商的抱怨。因為擔心外國客商流失,很多企業不敢提價或提價幅度很小。而廣州蓓美公司一個幾十萬雙鞋的訂單,因人民幣升值使得每雙鞋跌價1元,幾十萬元的利潤轉眼泡湯。

  6月底7月初,深圳市加工貿易協會對70多家企業做了一次“人民幣升值對出口企業影響”問卷調查。協會副秘書長鄭建國對記者透露,情況很不樂觀。

  調查顯示,在電子、服裝鞋帽、機械等行業中,90%的企業認為人民幣升值弊大於利,而進料加工、來料加工、加工貿易型企業受影響較大。在匯率對企業出口利潤的影響上,30%的企業利潤減少50萬元以下,10%的企業減少50萬-100萬,40%的企業減少100萬-500萬間,20%的企業利潤減少500萬以上。

  “大企業規模較大,有品牌,市場分散,抗壓能力較強。中小企業壓力最大。”鄭建國説。

  應對有別

  在人民幣升值壓力倒逼之下,珠三角企業欲通過加強管理來降低成本,提升利潤。上述深圳加工貿易協會所作調查中,40%的企業都選擇了主動降低成本。

  “如果企業管理得好,利潤還是有內部空間可挖的。”海貝鞋業副總經理章桔説。她坦言,原材料浪費、工人怠工、生産組織不力和效率低下,造成了公司成本浪費和人工産能下降。

  為了爭取到更多的利潤空間,海貝鞋業改變了工人薪酬考核與發放制度,將原來的計時制度改為計件制度,規範員工管理制度,加強監督;在匯率風險上,與客商、銀行各方約定匯兌損失分擔,並嘗試進行期貨套期保值交易;與供貨商協商,努力壓減成本,至少不讓成本上升。

  此外,從8月份起,海貝鞋業也和部分歐洲、澳洲客商約定,由以前的美元結算變更為以歐元、澳元結算。“客商都不願以人民幣結算,只能以當地貨幣結算以減小損失。”查明説。

  另有出口型企業通過轉內銷來規避匯率風險。東莞一家鞋企人士表示,今年起其由完全外銷轉為部分內銷,國內消費市場正變得日益強勁,最近與各地銷售商有更多接觸。內銷的利潤也高於外銷,大概有2-3倍的差距,但內銷會對企業品牌提出更高的要求。

  東莞市外經貿局一位官員對記者稱,政府也在鼓勵出口企業轉內銷,幫助企業對接國內客戶。建議企業謹慎對待長單、大單,防範匯兌風險。在原材料採購上,減少國內採購。

  與部分企業修煉“內功”相比,更多的企業還是通過提價來對衝部分損失。記者採訪多家參展企業了解到,本次東莞秋季鞋展多數企業報價比今年5月春季鞋展高出一到兩成。然而,因有客戶流失隱憂,謹慎提價後的出口企業究竟能撐到何時,尚難預料。(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