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馬光遠:創業板須刮掉“創富”外皮 回歸“創業”陣地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01日 13: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10月30日,A股創業板正式推出一週年。一年前的今天,承載著無數國人夢想的創業板在深圳敲鐘開市,首批28家公司掛牌亮相。一年之後,創業板上市公司已經多達134家,按10月27日股價計算市值達到5891.2億元,參與創業板的投資者人數有36萬餘人,為上市的中小企業總共募集資金高達947.62億元。

  很顯然,這些數字不能代表創業板的全部。如果將時光撥回到1年前,在金融危機的特殊時刻,我們毅然啟動了醞釀10年之久的創業板。創業板可謂受命于危難之際,其承載著能否給困境中的中小企業打開融資的生命通道、能否給危機中的企業轉型提供平臺、能否為國家創新戰略譜寫新篇章、甚至能否培養世界級偉大企業的重大責任。基於此,當我們總結創業板一年來的成敗得失時,除了那些從無到有的數字,除了一年造就的489位億萬富翁,除了71倍的高市盈率和600億元超募的資金,我們還必須回歸創業板的基本功能和歷史使命。

  實事求是而言,和任何一個帶著夢想啟航的創業板一樣,A股創業板開局之年,帶來的更多是成長中的諸多問題和煩惱。這些問題中,有些是全球創業板的共性問題,如投機過高、市盈率過高等;有些屬於A股創業板的特有問題。應該説,相對於偶像級的納斯達克等前輩,處於中國轉型期和民營資本資金饑渴症雙重環境的A股創業板,其在結構性和先天性殘缺方面,表現得有過之而無不及。應該承認,創業板一年來的確解決了一部分中小企業的融資難題,也的確燃起了創業鏈條上的諸多參與主體的熱情,境內外的風險投資和私募基金佈下重兵到創業板掘金,這些無疑為未來創業板的進一步擴容積蓄了力量。但與此同時,隨著130多家創業板公司“高超募、高市盈率、高股價”等表現,創業板在某種程度上更多地成為了很多人眼中鼓勵偷懶的“創富板”:

  首先是嚴重的超募和一夜暴富使得創業板偏離了“創業”的主題。創業板開板一年來,在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上陷入了一個不能自圓其説的悖論:一方面是很多中小企業資金嚴重匱乏;另一方面,已經上市的創業板公司卻存在嚴重的資金超募現象 (截至10月25日,130家創業板公司實際募集資金947.62億元,超募資金643.71億元,佔實際募集資金的67.93%)。這些超募資金即便存在銀行,也能直接為這些創業板公司創造每股兩毛錢的盈利。而嚴重的超募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一夜暴富,所以創業板只用了短短的一年時間,就炮製出489位億萬富翁,而排名前10位的創業板富豪,總共持有市值達411億元,平均每人身家達41.1億元。

  與這種嚴重的資金浪費相對應,創業板企業並沒有為投資者拿出一份與其高成長性一致的業績。截至10月29日,創業板平均市盈率高達71.83倍,其中市盈率超過100倍的股票一度高達17隻,而深市主板為37.05倍,中小板為55.39倍。如此高的市盈率,卻沒有相應的業績予以支撐。從今年中報給出的數據看,創業板上半年實現凈利潤只有30.49億元,同比增長24.42%;而同期的中小板公司平均增幅達到43.63%;主板公司上半年同比平均增幅也達到了41.07%。一個以高成長性為其基本特徵的公司,業績增長遠低於主板,是無論如何也説不過去的,而高市盈率下28位持有公司股票的高管辭職,更讓創業板的未來蒙上了一層陰影。

  誠然,在啟動創業板時,面對全球創業板的命運多舛,我們有足夠的準備和寬容面對可能出現的問題,甚至對A股創業板可能經歷毀滅性挫折也有了足夠的心理準備。各地區的創業板市場在開始之際也都存在熱衷炒作、波動很大、市盈率高等現象。但當一年後,A股創業板給我們交了一份富翁的名單、資金嚴重超募、成長性嚴重匱乏、笑傲全球的高市盈率和不斷逃離的高管等這麼一份答卷時,我們還是有點五味雜陳。毫不諱言,創業板的確正在遠離其創業的本能。

  當然,創業板之所以成了暴富的舞臺而非創業的陣地,根子仍然在畸形的發行制度。記得創業板開板之際,筆者一再呼籲,在創業板的發行、信息披露、監管和退市等一系列制度上,一定要牢記主板制度的殘缺,特別是在發行制度上,鋻於各地區創業板開板之初嚴重的投機氛圍,一定要盡可能地多上一些企業。改革開放30年了,我們擁有足夠的創業板上市資源,應該在一年時間內,讓創業板的企業達到1000家,其中退市的企業最少應該有10%,在提高風險意識的同時,把市盈率控制在合理的水平,避免投機過度燒燬了創業板;並且盡可能避免寶貴的資金超募浪費。對於創業板的企業而言,每家企業募集2億元左右的資金,就足以支撐其創業的要求,多募集就是浪費資金。但是,在畸形的發行制度下,創業板1年上市的企業只有130多家,超募資金近70%,等於給了很多創業板企業不勞而獲的良機,這些超募的資金在沒有用途的情況下,要麼存在銀行,要麼炒作房地産,與創業板的“創業”功能是背道而馳的。

  當然,我們依然可以説,創業板才一週年,還是一個嬰兒,需要呵護,但恐怕這些都不足以去解釋目前創業板出現的嚴重問題。對於管理層來講,如果説一年前的創業板開板是一個歷史性時刻的話,一年後,我們需要面對的,就是對制度進行刮骨療毒的修正,要迅速降低市盈率、下決心改革畸形的發行制度、下決心推行退市制度,不能讓創業板再成為暴富的舞臺。

  就此而言,創業板一週年,我們不需要讚歌,需要直面現實的勇氣和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