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歐元區欲靠制度創新補“窟窿”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01日 09:5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參考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在10月29日結束的歐盟峰會上,與會領導人最終敲定了歐盟經濟治理改革方案,擬通過強化財政紀律等多項舉措,標本兼治,堵住債務危機暴露出的歐元區體制性漏洞。這套政策被譽為是歐元誕生以來最重大的變革。

  今年上半年,一場主權債務危機率先在希臘爆發並在歐元區內擴散,歐元面臨著自1999年誕生以來最嚴峻的考驗。危機的根源就在於歐元區體制性缺陷。

  為防危機重演,歐盟領導人今年3月授權歐洲理事會主席范龍佩組成專門小組,討論歐元區改革的治本之策。以專門小組報告為基礎,此次歐盟峰會通過的加強經濟治理的改革方案對歐元區體制動了一次“手術”,其中包含多項制度創新。

  首先,財政紀律得到強化。按照范龍佩的話説,今後對不守規矩的成員國給予處罰將變得“更早、更容易”。所謂更早,即在某一成員財政赤字尚未超標但苗頭初現時就可以動用處罰手段,迫其及時糾正。所謂更容易,就是在程序上引入“反向多數”的表決機制,即歐盟委員會有權建議對違反財政紀律且拒不糾正的成員國進行處罰。除非歐盟成員國以有效多數表示反對,否則處罰自動生效。

  其次,著手建立宏觀經濟風險監測機制和經濟政策協調機制。今後,歐盟將依據一套具體指標,衡量各成員國經濟健康程度,及早發現潛在的宏觀經濟風險,如房地産泡沫和競爭力差距等,防患于未然。為增進經濟政策協調,歐盟將從明年起啟動一套名為“歐洲學期”的機制,要求各國政府在每年制訂預算方案和經濟政策時提交歐盟評議,以及早發現問題並予以糾正。

  最後,有望通過修改《裏斯本條約》新建一套永久性的危機應對機制。在德國和法國的推動下,歐盟領導人原則同意對去年12月開始生效的《裏斯本條約》進行“有限”修改,以在歐元區建立一套永久性的危機應對機制。但至於如何修約,還有待范龍佩拿出建議,供今年12月的下屆歐盟峰會審定。

  分析人士認為,歐盟的這些改革舉措都是有的放矢。按照范龍佩的説法,這是一套堅實的方案,將會鞏固歐元。

  雖然這套意在“治本”的改革方案對於增強歐元信心具有積極意義,但分析人士同時指出,債務危機風險猶存。

  首先,改革方案仍存在局限性,因此效果有限。比如,在強化財政紀律方面,雖然今後處罰會變得更容易,但在歐委會建議處罰措施之前,判定一國是否違反財政紀律且拒不糾正的權力仍掌握在成員國手中。這為成員國之間通過政治交易躲避處罰提供了便利,令財政紀律大打折扣,與當初提出的“自動”處罰機制相比大為縮水。此外,在建立永久性危機應對機制問題上,修改《裏斯本條約》被認為是一個漫長而“凶險”的過程。這些都可能會繼續成為歐元的“軟肋”。

  其次,走出債務危機在根本上還是取決於歐元區各國鞏固財政的努力,並在緊縮財政和維護經濟復蘇之間求得平衡。所謂遠水解不了近渴,加強歐元區經濟治理固然有利於防止危機重演,促進信心恢復,但相關舉措並不能緩解眼下一些歐元區國家的燃眉之急。希臘債務危機後,歐盟各國紛紛出臺財政緊縮計劃,重塑市場信心。在此過程中,外界也擔心,緊縮過度可能會損害脆弱的經濟復蘇,最終無益於鞏固財政。

  最後,歐盟要想高枕無憂更需深化經濟結構性改革,增強經濟活力。實現經濟增長是政府充實財政的基石,但債務危機凸顯了歐盟經濟的結構性弊端,以高稅收、高福利為特點的歐洲社會市場經濟模式長期缺乏活力,這給政府財政構成了壓力。沒有可持續的經濟增長作為後盾,籠罩在歐洲上空的債務危機“陰雲”恐難消散。(尚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