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兩成多職工5年未漲工資 中等收入群體急需減稅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29日 09:2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人民圖片

  未來五年,滿足百姓“腰包更鼓”的期盼,不僅需要調整政府、企業、居民三者之間的分配關係,建立企業職工工資合理增長機制;還需要深入推進財稅體制改革和政府管理體制改革,減輕居民個稅負擔,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她為啥不願意逛商場?

  近5年,兩成多職工未漲工資,消費能力必然下降

  陳靜越來越不願意逛商場了。

  6年前,陳靜大學畢業後留在北京,在某文化事業單位工作。當時,每月工資雖然只3000多元,但陳靜很知足:就業壓力很大,能留京已十分不易。她相信只要先立住腳,過幾年,收入一定會好起來。

  然而,6年下來,陳靜雖已是該單位一名部門主管,工資卻剛過4000元:“這個工資,對我這樣的外地人來説,在北京生活壓力很大。走進大商場,動輒兩三千元一件的衣服,叫人心慌,哪還有勇氣逛下去。”

  工資是人們收入的主要來源。上半年,全國總工會曾進行過一項職工收入調查,結果顯示,有23.4%的職工5年未增加工資。居民收入增長比例過低,意味著百姓沒有分享到經濟發展成果,長此以往,居民消費能力必然下滑。

  十七屆五中全會提出,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係,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陳靜認為,增加居民收入,漲工資是最現實的手段。

  數據表明,政府、企業、居民是國民收入三大分配主體,改革開放初期,這三大主體所佔比例是24:20:56,而目前的分配比例是33:30:37。國家和企業分得多,居民分得少,成為我國現有分配格局的最大特點。

  不僅工資增幅慢,在居民中間,不同行業、群體的收入差距更加令人擔心。

  有統計顯示,佔全國職工人數不到8%的壟斷行業從業人員的工資和工資外收入總額,相當於當年全國職工工資總額的約55%;20個行業門類收入差距平均接近5倍,有的行業職工實際收入是其他行業的10倍。

  增加工資、縮小差距成為推進收入分配改革的共識。今年以來,各地紛紛調整最低工資標準,大部分省市上升幅度都達到10%左右,有的甚至調高了25%;還有一些省市提出了“工資倍增計劃”,期待“十二五”期間達成“倍增”的目標。

  專家認為,漲工資是一項系統工程,依賴於對分配機制的綜合治理,至少需要三種手段;一是法律手段,包括嚴格執行最低工資制度,建立企業職工工資合理增長機制;二是市場手段,比如徵收資源稅,調節壟斷企業暴利等,縮小行業差距;三是行政手段,即改變政府在經濟活動中的角色,繼續推動工資制度改革。

  “快給中等收入群體減稅吧!”

  物價上漲,生活成本提高,個稅負擔加重壓力

  37歲的張健是南方一所大學人文學院的副教授,每月基本工資、獎金、各項補貼等加起來累計有8000多元,可是,每月需要繳納的個人所得稅也近千元,這讓他十分心疼。妻子在學校圖書館做臨時工,收入不高,孩子上小學,父親常年臥床。作為獨子的張健,總覺得生活十分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