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以美國、日本為代表的全球第二輪數量寬鬆政策(以下簡稱QE2),漸行漸近。
10月28日,日本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再度重申維持基準利率0.00-0.10%不變的“零利率政策”,日本央行行長白川方明還表示,如果經濟狀況惡化,日本央行可能會考慮進一步擴大目前5萬億的資産購買計劃規模。
10月5日,日本央行已公佈萬億日元規模的資産購買計劃細節,即央行將購入1.5萬億日元的長期公債、2萬億日元的短期政府證券等計劃。
與日本央行清晰立場相比,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第二輪數量寬鬆政策,則萬事俱備,又暗藏變數。一方面將推出數千億美元的漸進式國債購買計劃,但另一方面最終購買資産規模和速度仍未透明。
美聯儲進一步推行數量寬鬆的政策的有效性受到內外質疑,這源於日本的“前車之鑒”,2001-2006年五年時間裏,日本央行試圖以接近零利率的數量寬鬆政策走出危機,但日本仍然身陷通縮恐慌不能自拔。
正如耶魯大學教授、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亞洲區主席斯蒂芬-羅奇(Stephen Roach)所警示的,美國應該看到日本的前車之鑒。“如果繼續推行第二輪量化寬鬆,"日本病"就有可能如瘟疫一樣在全球散播。”
美國會患上“日本病”嗎?
通脹過低+失業率過高=QE2
身為美聯儲主席的伯南克(Ben Bernanke)是QE2的堅定支持者。
在伯南克看來,疲弱的美國經濟基本面、高企的失業率和過低的通脹水平,三項政策目標均未能達到美聯儲預期,乃為美聯儲重啟量化寬鬆政策的依據。
10月15日,伯南克在波士頓發表的名為“低通脹下貨幣政策目標及工具”的演講中表示,“鋻於美聯儲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的各項政策目標,在條件無明顯變化的情況下,可能有必要進一步採取措施。”
此前,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公開表示,“2%或者略低”的通脹水平、5%-5.25%的失業率中長期集中趨勢區間乃為美聯儲“政策一致”的水平;仍而9月份公佈的一系列數據,與美聯儲預期目標相差太遠。
9月份,美國CPI核心指數同比已降至49年來最低點。數據顯示,9月份美國核心消費物價指數較8月持平,9月份美國消費物價指數環比增長0.1%;同時,儘管美國9月非農就業人數降9.5萬,但失業率仍然高達9.6%。
與黯淡的經濟數據相比,市場則更為悲觀。高盛公司研究報告曾將未來6-9個月美國經濟面臨的情形,概括為兩種可能:一種比較糟糕,一種是非常糟糕。
按照高盛預測,即便在比較糟糕的情形下,2011年年中時經濟增速為1%-2%、失業率微幅升至10%。
高盛認為只有接下來11月2-3日舉行的FOMC為經濟再次注入強心針,使得預期利率將會下降、股價將會推高,通過壓低美元匯率,金融狀況將明顯放鬆條件下,未來6-9個月當中,才能避免直接陷於衰退,即使宏觀面仍“經濟增長緩慢、失業率上升”。
伯南克不能全部代表FOMC全部11名擁有貨幣政策投票權委員的意志,對是否進一步擴大量化寬鬆貨幣政策,FOMC內部意見仍未統一。
據相關權威統計,截至10月27日,目前11名FOMC委員當中有4人明確支持擴大量化寬鬆貨幣政策規模,2人持反對意見,其餘5人中,有人抱著模棱兩可的態度,有人則尚未發表意見;尤為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將獲得投票權的4名地方聯儲主席中,有2人明確反對。
上述11名委員當中,包括六名美聯儲成員,紐約聯儲主席,而其他四個名額則由另外11個聯儲主席輪流擔任。
10月上旬,11名FOMC委員大多數參與者均公開發表了對第二輪數量寬鬆政策的看法,可視為11名委員的一場辯論。
高華證券全球經濟研究團隊將其分為五個陣營,其中,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副主席耶倫(Yellen)、紐聯儲行長杜德利(Dudley),其明顯支持採取更多行動;另外,仍可能接受他人意見的懷疑論者,包括Fisher、Kocherlakota和Warsh,還有明顯的反對派,即一些地區聯儲行行長Hoenig、Lacker和Plosser。
作為伯南克的支持者,在貨幣政策方面一向低調的紐約聯儲行行長Dudley,卻在10月1日的一次演説中發表了有關額外刺激政策的最為激進的講話,稱經濟形勢“完全不令人滿意”,並由此提高了市場對額外資産購買及轉向價格水平目標機制的預期。
雖然FOMC內部意見分歧較大,但即便是作為反對派的堪薩斯城聯儲行行長霍恩(Thomas Hoenig),也特別強調“全力支持美聯儲保持長期增長,從而有效促進充分就業並穩定物價,同時維持長期利率處於合理水平的雙重使命。”
因此,儘管在政策目標實現方法和手段上分歧依舊,但第二輪數量寬鬆政策的推出已是箭在弦上,萬事俱備,只待東風。
QE2力度會有多大?
美聯儲出手第二輪數量寬鬆政策已成必然,各界關注的是,美聯儲最終會購買什麼資産,購買多少?經濟學家普遍認為,購買國債將成為美聯儲的必然選擇,就連不贊成進一步採取行動的霍恩,也並未直截了當地對購買國債表示反對態度。
正如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杜德利説估算,購買5000億美元國債相當於把聯邦基金利率下調0.5至0.75個百分點。
經濟學家對美聯儲第二輪數量寬鬆規模預計大致在5000億-2萬億美元之間。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預計美聯儲最初會購買至少5000億美元的國債,之後可能購買更多;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則推斷,美聯儲將購買8000億-900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
高盛報告則認為,由於紐聯儲行長杜德利已經提到5000億美元的數字,因此有可能表明美聯儲目前正在考慮一個購買規模,儘管最終可能有所調整,但美聯儲官員應該知道如果資産購買規模減少,市場會感到失望。
高盛由此預測美聯儲資産購買規模至少一萬億美元,或者更高,且預計1萬億美元國債購買計劃,並未涵蓋此前機構債券和按揭抵押證券(MBS)所償還本金的再投資部分。
然而,10月27日,華爾街傳出有關美聯儲將推出數千億美元的漸進式國債購買計劃的報道,這讓此前情緒飽滿的市場大感意外,導致當日美元掀起一波反彈浪潮,一度突破78.00關口。
與第二輪數量寬鬆政策規模引發的市場猜測相比,市場普遍預測美聯儲將採取漸進式推出QE2。
美聯儲前副主席Kohn曾公開表示,和定量放鬆I相比,定量放鬆II可能會以漸進的方式進行。美聯儲公開市場交易賬戶負責人Brian Sack近日也表示,在目前不太可能下調聯邦基金利率的情況下,美聯儲官員將把進一步擴充資産負債表作為替代手段。
美國會患上“日本病”麼?
在經濟增長信貸需求如此疲軟、息差已處很低水平的情況下,第二輪數量寬鬆的貨幣政策能為美聯儲希望實現什麼樣的目標?
儘管仍然有人質疑數量寬鬆政策效果,但正如紐聯儲行長杜德利(Dudley)所指出的那樣,“那些有能力借款的人將以低息獲得資金,將部分償債收入釋放出來。”或許更重要的一點是,“定量放鬆II能影響其他金融狀況組成部分,其中包括股價和匯率。”
數量寬鬆再度襲來之時,弱勢美元幾成定局。9月份,美元名義有效匯率指數為74.99,環比下跌1.2%;與此相對的,全球主要貨幣陷入劇烈變動格局,日元、歐元、人民幣連續走強,其中,日元連續5個月升值,歐元連續3個月升值。
美國數量寬鬆政策已引發歐盟、中國的再度擔憂。日前,中國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在廣交會上便指出,由於美元發行不受控制以及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正在給中國帶來輸入性通脹“衝擊”。
對於美國人來説,質疑者還認為,第二輪量化寬鬆政策會使得美國陷入日本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相似的困境──數量寬鬆政策難敵通縮式衰退。
野村證券認為,日本泡沫的破滅通過銀行系統發生,即貸款和存款在資産負債表上以賬面價值計算而沒有進行交易,這意味著沒有市場價格信號來確認或者解決銀行不良貸款問題。對相關企業高額債務的清理一開始被延遲多年,當在1997年前後開始大力處理時已加重了去杠桿化壓力。在美國,危機從資本市場爆發,這迫使各部門要早早確認並解決資産和過度負債的問題。另外,集中在商業地産的日本泡沫要比美國的房地産泡沫更大。
因此,野村證券經濟學家Paul Sheard認為,由於美國和日本金融體系並不相同,且在泡沫規模、數量寬鬆政策推出時機以及央行態度等方面均有很大差異,數量寬鬆政策可以在美國發揮作用,幫助經濟避免通縮並維持復蘇。(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