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國務院、央行雙雙警示物價壓力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28日 08:2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今年二季度以來,食品價格大面積上漲。面對持續加劇的通脹壓力,穩定物價,無疑將成為第四季度及未來政府經濟工作的重要任務。

  昨日(10月27日)中國政府網發佈了國務院常務會議今年第四季度工作部署。在強調抓好秋糧收購、穩定物價、樓市調控等7項工作的背後,都隱含著抗通脹的主線。與此同時,央行同日發佈的報告則進一步預測,4大因素或將推高明年物價。

  國務院部署7項工作

  穩定物價成四季度重要任務

  每經記者 胡健 發自北京

  最近,在北京賣爆米花的吳桐生意不好做,他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抱怨説,“不是因為買的人少,你看看,這玉米、糖都往上漲,什麼都漲,賣爆米花也掙不了幾個錢。”

  小吳的爆米花生意真實地折射出當前物價上漲的問題。10月2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四季度經濟工作,其中穩定物價成為焦點。

  10月CPI或再創新高

  3.6%,9月我國CPI創下23個月來新高,前三季度居民價格指數已達2.9%,逼近年內CPI3%的控制線。

  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曾説道:“9月CPI上漲3.6%,有人講是最高點,我不太贊成。通脹的下一步走勢還有很大的問題,但是到12月份會下來,因為12月有翹尾因素。”

  商務部數據顯示10月份食用農産品價格繼續高企,食用農産品價格指數保持小幅上漲趨勢。上周氣溫下降,露天蔬菜生産進入尾聲,市場供應減少,18種蔬菜平均批發價格上漲1.4%。

  糧食、肉類價格穩中有漲。國際油脂油料價格持續上漲,進口成本增加,豆油、菜籽油、花生油零售價格分別上漲0.7%、0.6%和0.5%,水産品價格也止跌回升。

  國家統計局發言人盛來運説,9月份CPI上漲的因素中,翹尾因素産生影響達1.3個百分點,佔同比漲幅的36%;而新漲價的因素佔到CPI同比漲幅的64%。主要來源於食品價格的上漲和居住價格的上漲,兩個因素貢獻90%。

  宏源證券報告稱,10月份翹尾因素還將比9月多0.1個百分點,雖然新米大量上市,但新米價格高於陳米,後期國內大米價格將穩中有漲,受國家提高小麥最低收購價支撐,後期國內麵粉價格將穩中略漲,10月份CPI仍將高位運行,或再創新高,達3.8%~4.0%。

  穩定物價是重點

  25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對接下來幾個月的工作進行7項部署,其中穩定市場價格、狠抓節能減排和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等是重點工作。基於高通脹及高通脹預期壓力,國務院常務會議重中之重便是抑制通脹,7項工作都或多或少與通脹有關。

  其中,首條即為切實抓好秋糧收購和秋冬種工作。認真組織秋糧收購,依法規範糧食市場秩序。落實好秋冬種各項部署,引導農民穩定冬小麥、冬油菜播種面積。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首席經濟師祝寶良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將秋糧收購放在首位,主要是為了平抑糧食價格,因為秋糧豐收,但糧價卻一直在漲。糧食價格穩住對控制通脹至關重要。

  針對穩定物價,要做到抓好居民生活必需品特別是“菜籃子”産品生産和市場供應,加強産運銷銜接服務。嚴懲囤積居奇、串通漲價等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加強對重要商品供求價格信息發佈工作,有效引導社會預期。

  祝寶良認為,今年以來,農産品漲價很厲害,但是依然處在可控制範圍內,主要是通脹預期比較高。

  棉花價格一個月上漲了40%,與去年同期棉花價格相比翻了一番。穩定物價工作中,會議特別強調,未來做好棉花儲備吞吐和新疆棉外運工作。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張永軍説,最近國際市場棉花漲勢兇猛,此舉是強調內地棉花供應,前段時間,中儲棉雖然拋售儲備棉,但是儲備量與需求相比仍然顯少。

  從年中的 “蒜你狠”、“豆你玩”到現在的“糖高宗”和“蘋什麼”,炒家身影頻現。張永軍分析,中國流動性過剩是直接原因,而其帶來的影響就是供不應求之説被拔高,提高企業和個人囤貨量,繼而推高價格。

  祝寶良則認為,綠豆和大蒜有炒作成分,糖和棉確實供給存在問題。我國棉花已經連續兩年減産,由於缺少補貼,很多種植經濟作物的農民去種糧食,外加自然災害等原因,這都給了炒家機會。

  不過,姚景源指出,對於第四季度物價走勢,不用太擔憂,因為佔中國糧食總産量75%以上的秋糧産量達到1萬億斤以上,實現了豐收,為價格穩定奠定了基礎。

  發改委會議也認為,後幾個月,隨著外需市場進一步鞏固,內需市場持續向好,物價總水平也可望保持在可控範圍之內。

  第四季度7項重點經濟工作

  ◆切實抓好秋糧收購和秋冬種工作

  ◆狠抓節能減排不放鬆

  ◆繼續採取措施穩定市場價格

  ◆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加強經濟運行調節

  ◆繼續做好財政金融工作

  ◆努力解決好涉及民生的問題

  央行發佈最新報告

  4大因素施壓明年物價

  每經記者 萬敏 發自北京

  10月27日,中國人民銀行發佈《2010年三季度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分析》指出,未來經濟運行還存在一定的壓力,未來通脹風險總體可控,但未來“物價上漲壓力不容忽視”。

  央行指出,前三季度累計,CPI同比上漲2.9%,比上年同期提高4.0個百分點,其中新漲價因素拉升CPI上升1.3個百分點。

  央行認為,未來物價上漲的壓力仍不容忽視,主要來自於以下四方面:

  一是主要經濟體將進一步實施定量寬鬆貨幣政策,近期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快速回升,目前國際大宗商品價格CRB現貨價格指數已超過危機前最高水平。

  二是當前的貨幣信貸環境仍較為寬鬆。2009年9月至2010年5月M1增速已連續9個月接近或超過30%,前期貨幣信貸高增長的時滯效應還將持續一段時間。

  三是明年糧價存在較大上漲壓力。雖然今年糧食豐收在望,但種糧成本提高,工業用糧需求增加,再加上國際糧食價格上漲對國內預期的影響導致的惜售等現象,糧食價格仍可能繼續上漲。

  四是收入分配和資源價格改革可能推高明年的物價。

  但高華證券認為,“三季度實體經濟增長反彈、CPI通脹率高企以及PPI通脹率迅速上升並非偶然現象或受外需增長推動,而是國內政策低調放鬆所致。食品價格漲幅起初受洪災影響而上升,但此後因政策放鬆而保持在高位。”

  宏源證券首席分析師邵宇表示,四季度GDP仍將保持較高增長,全年或達10.0%。在翹尾因素上升、食用農産品價格依舊高企、輸入性通脹因素逐步凸顯的推動下,10月CPI或再創新高,但11月、12月CPI將有所回落,四季度通脹壓力猶存。貨幣政策進入加息週期,但加息幅度和頻率取決於經濟形勢的變化,年內是否加息取決於11月CPI的走勢。同時,加息也是貨幣政策 “適度寬鬆”向“穩健”過渡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