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蔡澈反思在華策略:擬提高奔馳國産比例至70%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26日 10:4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上週五(10月22日),在北京戴姆勒大廈親自點亮全球第二個大型梅賽德斯-奔馳三叉星徽的梅賽德斯汽車集團總裁、留著標誌性白色鬍鬚的蔡澈用這樣的方式吹響了奔馳品牌中國市場本土化的號角。

  除了宣佈北京奔馳將産能擴大至20萬輛之外,慶典儀式上心情不錯的蔡澈並沒有忘記宣佈奔馳品牌中國市場策略的轉變,即大幅提高奔馳産品國産化比例,把目前在中國市場銷售的奔馳品牌汽車進口車型佔據總銷量七成的比例大幅降至三成,通過徹底的本土化戰略與奧迪、寶馬品牌在中國市場抗衡。

  奔馳的醒悟

  從本土到國際再到中國市場,奔馳、寶馬、奧迪這三大德係豪華車品牌的激烈競爭從未停歇。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奧迪品牌憑藉 “官車”身份迅速在中國夯實基礎,上周在長春舉行的一汽大眾-奧迪品牌百萬銷量慶典證明了其毫無爭議的中國豪華車品牌霸主地位。而寶馬自2005年以來,一直佔據全球豪華車品牌銷量冠軍的位置。曾經的豪華車老大奔馳只能在全球和中國市場扮演者寶馬和奧迪追趕者的尷尬角色。

  從最新銷量數據來看,國産奔馳相對於進口奔馳的銷量比例過低導致奔馳在中國市場的總銷量遠遠落後於奧迪。今年8月,奔馳在華國産車型總銷量為5242輛,寶馬在華國産車型總銷量為5639輛,與奧迪8月份在華市場2.24萬輛的成績依然有較大差距。

  此前,蔡澈在接受採訪時承認奔馳品牌在中國市場的發展缺乏連貫性,以至於失去了許多機會,並對這一現狀感到“失望”。而由於産能局限和奔馳本土化策略的遲疑,讓奔馳宣稱的“2015年30萬輛”的銷售目標引來普遍質疑。

  本次擴産對於一度觸及産能天花板的北京奔馳來説無疑是雪中送炭。《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本次北京奔馳的擴産計劃除了10萬輛的整車産能提高外,還將建設10萬輛産能的發動機工廠與之配套。

  未來4年投資270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奔馳本土化戰略的轉變絕非浮于表面,而是用大量的資金支持和政策支持來展開新一輪本土化賭局。據透露,奔馳及其在華合作夥伴北汽集團決定在未來4年投資約270億元人民幣用以增加産能、擴大經銷商網絡及新産品投放,並使其到2015年在華總銷量達30萬輛。其中,20萬輛來自合資企業。

  除了提高産能和國産奔馳銷售比例之外,奔馳品牌在産品上也開始了本土化嘗試。加長E級車的推出正是緊隨取得巨大成功的奧迪A6L進行産品本土化改進的範例。奔馳中國銷售副總裁蔡公明也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奔馳將通過推出A級車、加長E級以及引入更多的國産車型來提高國産奔馳的銷量,同時在營銷手段上,也在嘗試SMART網絡團購等方式尋求更多適合中國消費者的營銷模式。

  “今後要讓中國市場奔馳進口車與國産車的‘七三開’銷售比例轉為‘三七開’,”為了推進本土化,蔡澈甚至為其設定了顛覆性的目標。也許蔡澈終於清醒地認識到,隨著中國汽車市場的壯大和消費者的日益理性成熟,通過加快國産産品引進頻率和産品多樣性來為消費者提供性價比很高的奔馳産品才是未來市場競爭的可靠保證。

  “奧迪百萬輛慶典儀式實際上震懾了所有競爭對手,也給競爭品牌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實際上奧迪的成功讓此前一直對於本土化策略持觀望態度的奔馳必須下定決心按照奧迪的思路去營銷,否則單靠進口車型無法迅速提升銷量”,汽車分析師鐘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説,“表面上蔡澈的表態是被迫之舉,實際上更是對於之前中國市場策略失誤的反思,奔馳必須在目前具備本土化條件的情況下將快國産化的步伐,甚至在未來全球車型開發的時候可能也要更多的考慮中國市場的需求,這也給未來的豪華車市場競爭格局帶來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