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24日 10:3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王志靈
“外引七號優質稻128塊一百斤!已經漲價14塊了!”農忙時節,江西省金溪縣對橋鎮村民廖根仁整天穿梭于耕地間,恨不能一口氣把幾百畝地裏的稻穀收割完了,這些天有很多人來找他訂購這批糧食,此時的他按捺不住內心的喜悅,晚稻豐産豐收已成定局!
此時,距離廖根仁的農耕地20公里外的周江濤卻很焦慮,周是在江西省撫州市金溪縣中儲糧直屬庫負責倉儲工作,現在,該糧庫還空缺400多萬斤的糧食待秋糧填滿。
“糧價這麼貴,現在都不敢收了,任務重,壓力很大。”周江濤説,目前晚稻普通糧的價格已經開到每一百斤104塊,同比去年高了3塊錢。
同時,金溪縣的大米加工企業老闆高彩霞也很鬱悶,他向記者抱怨道:“糧食收購價在漲,還買不到糧,大米價格要是漲不起來,就沒法做了。”
在期貨市場上,上周早秈稻期貨異軍突起,連續數日放量大漲,頻頻刷新歷史紀錄。10月21日,早秈稻1105主力合約封于漲停板,並以2375元/噸再度創下歷史新高。
據廖根仁介紹,今年晚稻一季同比去年每畝增收了100-200斤,二季可能沒有一季樂觀,但也不差。
糧食豐收了,為什麼還漲價?
高價搶糧
今年的搶糧行動始於8月份,南方的早稻新糧入市,然而先後遭遇低溫陰雨、持續降雨和洪澇災害的夏糧産量嚴重受挫,不僅成熟期延遲,稻穀質量也不及往年,且每畝的産量只有700斤左右,低於往年正常氣候時約300斤。
欠收推高了夏糧收購價的預期。在江西省金溪縣,8月份的開市收購價即已達到97元每百斤,高於去年4塊錢,半個月後,中儲糧金溪直屬庫的收購價提高到98.5元。
江西是全國重要的稻穀産地,早稻等水稻品種種植面積和産量均居全國第二位,其中人均佔有稻穀量居全國第一位。以南昌為中心,環繞鄱陽湖的九江、撫州、鷹潭、上饒、宜春、吉安等地成為江西産糧集中區。
撫州市金溪縣是江西水稻主産區之一,每年産量6億斤,可供商品糧3.5億斤。因此,該縣吸引了40多家大大小小的大米加工廠落戶,但實際開工約25家,大米年産能達14億斤。金溪也因此成為大米企業必爭之地,同時也是競爭最激烈的購糧市場。
對橋鎮的廖根仁是金溪縣最大的水稻種植戶,其種植的300多畝耕地覆蓋了周邊幾個鄉鎮,直至隔壁的資溪縣,辛勞的耕作為其贏得了該縣的勞模稱號。
廖根仁對自己300畝耕地有著合理的分配,一大半的面積種植優質一季稻“外引七號”,該水稻投入低,高産高價,利潤大;另外110畝耕地種植普通二季稻,雖然可以通過種植兩季增加收入,但是早稻和晚稻分別易受上半年的洪澇災害和秋季寒露影響,風險大,産量和質量相對較低。
廖根仁今年的夏糧雖然遭受水災損失了3萬斤糧食,但他還是收有近8萬斤稻穀在手,成為金溪縣各路糧食買家的“香餑餑”。前兩個月,找老廖買糧的人很多,除了中儲糧金溪直屬庫的人,還有散落在金溪縣的大米加工企業的採購員,周邊眾多的代購糧販,更甚的是常有來自福建、浙江、廣東一帶的老闆也跑去金溪買糧,老廖自然不會被錯過。
“那些福建等地方來的老闆,都是把車開到農家,裝多少貨直接給現金,出價也會比當地價高一兩塊,爽快得很。”廖根仁説。直到9月份,夏糧收購價直衝100元關口,他依然鎮定自若,“漲這點錢根本補不回減産損失。”
直到10月初,金溪中儲糧直屬庫開出了104元的價格,廖根仁盤算了要著手找人準備一季晚稻的收割工作了,他把手中的糧食悉數送進了國儲糧庫。
廖根仁的優質晚稻才是重頭戲,上半年豐沛的雨水滋養,初秋充足的陽光照射,合成了“外引七號”飽滿的谷粒,他估計每畝可以增産起碼100多斤,雖然相比早稻每畝300斤的損失還有很大差距,但是如果售價相應提高的話,今年不能豐收也基本可以維持平收。
“現在所有糧商在地頭的出價是128塊,在米廠的工廠價已經135塊了。去年這個時候地頭價是114塊,到12月份也才漲到118塊,今年上半年最高才漲到130塊,今年估計最遲12月就會超過130塊了。”廖根仁介紹説,秋糧收購旺季11月份才開始,他現在的優質稻出貨期望價是132塊,普通晚稻是110塊。
據記者了解,往年水稻收購的主力是糧食局旗下的地方糧管所和中儲糧金溪直屬庫,2009年早稻收購中,地方糧管所收了7000多萬斤,中儲糧金溪直屬庫約2000萬斤。
輪換糧加壓
據記者了解,今年金溪糧食局最初調研認為,若糧食形成托市價(糧價下跌中的國家保底價),應該在94塊每百斤,但是開市價太高,糧食局一直沒有大量入市買糧,向糧管所下達的購糧任務僅400萬斤。
2009年,中儲糧收購了金溪縣糧食局最大糧庫,成為中儲糧金溪直屬庫,據周江濤介紹,該糧庫目前還未正式納入中儲糧的國庫體系,尚處於試用期,該糧庫的糧食儲存量可達1.3億斤。
“國儲糧直屬庫的首要任務是保證國家儲備糧的儲存量。”周江濤説。國家儲備糧今年開始由原來的三年輪換一次變更為每兩年輪換一次,中儲糧金溪直屬庫今年換出2008年的存糧2400多萬斤,相當於今年8月份購糧時間起,4個月時間內要重新以新糧填滿這批庫存。且根據去年的收購量計算,該直屬庫每年的輪換糧都將達到2000萬斤以上。這大大增加了金溪縣的糧食需求量。
此外,今年福建、浙江、廣東等地的部分中儲糧直屬庫也面臨兩年換糧的問題,而這些地方的商品糧相對較少,因此,這些地方的購糧壓力更大,當地糧食採購人員或者中間糧販紛紛來到江西購糧,金溪成為重要目標地。
據金溪當地某大米廠的人士介紹,只要有資本,能找到糧倉儲糧,這裡的人就會去買糧。在金溪縣糧食局管理體系下,每個鄉鎮都有糧管所,每個糧管所的儲糧能力在800萬斤到幾千萬斤不等。
在金溪縣,共有40多家註冊米廠,而實際上開工産米的企業只有25家,其餘的都是做糧食貿易生意的。
“那些米業加工企業和糧販都抬高收購價,導致國儲庫不得不提高價格才能收到糧食。”周江濤抱怨説。
國儲糧收購價即使由最初的97元一路漲到了現在的104元,依然還只收到了近2000萬斤,還有400多萬斤的空缺待二季晚稻補購。
由於減産增購,導致金溪縣的糧價遠遠高於周邊地區的價格。據本報記者調查了解,鄱陽縣和余幹縣的糧價今年開市即低於金溪2塊每百斤,漲價速度也相對較平緩。除了糧價最高,這裡的消費物價也被推得比周邊地區更高。
而金溪某米業老闆高彩霞認為,“無論是從農民、糧販還是糧儲方,其實都希望糧食漲價。唯一不希望漲價的就是米加工業。糧食一漲,就會形成一個整體的心理預期,大家都會持糧待漲,米廠買糧困難,又不能停業,有些企業不得不高價小批量臨時買糧。”
落戶金溪縣一年的益海嘉裏大米加工廠內部人士也表示,當地糧價太高,該公司夏糧只在開市期間收購了約40萬斤。
“事實上,糧食到了糧販手裏,很難指望它能降下來,米廠懼購糧的後果就是成本越來越高。”該人士稱。
以去年為例,糧商最初以114元的價格收購優質稻,到第二年上半年賣出就是130元。其中倉儲費用是每個月兩到三塊不等,囤兩三個月,純利每百斤8到10塊不等。
目前,除了糧管所的儲糧庫能外,中儲糧金溪直屬庫還有至少一半的庫存能力可以用來儲存非國儲糧。
望糧興嘆
糧庫不缺糧,如何才能平抑糧價?
“理論上來説,中儲糧的作用就是保證國家糧食儲備和糧食安全,平抑糧食價格高漲。”一位糧食系統的官員向記者表示,“但是目前的決策體制比較難應對這種季節性或者區域性的糧食市場的價格波動。”
在每年的上半年糧食收購淡季,糧價由前一年的旺季直衝到最高點,此時有關部門為平抑糧價,大量向市場投放包括稻穀在內的臨時收儲糧。而投放臨時儲備糧主要是通過糧市公開掛牌拍賣。
“我們都去拍過,很麻煩,糧庫出糧很慢,而且很多手續費,不能應企業之急,很多時候,寧願花錢到市面上買高價糧。”高彩霞説。
據記者調查了解,中儲糧直屬庫為國家代儲糧食獲財政補貼每年每百斤4元,因此,一個儲有4000萬斤以上儲備糧的直屬庫每年固定收入160萬元。此外,每年直屬庫輪換出去或者臨時投入市場的糧價是根據國家托市價賣出,而買入價只有最低價和指導價,不設實際收購價,只是在托市價基礎上中儲糧可獲得每百斤8元的輪換補貼。
這意味著新糧的收購價若高於托市價8元以上,中儲糧直屬庫將在進出臨時儲備糧的過程中産生虧損。今年上半年的托市掛牌價是94元,中儲糧若要賣出臨時儲備糧換進新糧,買入價需控制在102元。
“國家給中儲糧的代儲補貼是按照實際儲存量發放的,當市場糧價上漲期間,中儲糧直屬庫就不再有放糧的動力,國家糧食不放出抑價,反而成為最大的囤積商。”上述官員表示。由於放出臨時儲備糧食後必須補糧,否則將減少代儲糧收益。而今年若補糧的糧價預期要高於102元的成本價,中儲糧投放一次臨時儲備糧將虧損一次。
“因此,中儲糧直屬庫會按照政策要求掛牌放糧,但是實際上糧食不會出庫,競拍者買到了也很難拿到糧食,很多米廠不願去拍國儲拋出的政策糧。”該官員認為。
周江濤解釋説,“國儲拋糧不是我們所能決定的,程序很複雜,需要上報省分公司,由分公司上報總公司,總公司再上報發改委審批才行。”今年上半年,金溪縣拋出的政策糧主要是該縣糧食局拋售的4000萬斤,由中儲糧制定托市價,監督糧食局按照保護價進行交易。
由此可見,糧食局在此糧食進出過程中也未能獲利,其主要收益來源只能依靠與大米加工企業或糧商合作代儲糧食,獲取每年每百斤2-3塊錢的資金,略低於中儲糧為國家代儲補貼。“所以,今年糧食局不再大量收購糧食,可能也有這方面的原因,反正儲糧不掙錢,不如放開讓糧販儲糧,糧販掙得多了,糧管所説不定還可以提高代儲價格。”金溪某米業老闆説。
記者從國家發改委網站上獲悉,9月6日,國家發改委、國家糧食局、財政部、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四部門聯合發佈《關於嚴肅紀律切實做好政策性糧食出庫工作的通知》,督促中儲糧嚴肅紀律,不得設置障礙阻撓出庫、超過規定標準亂收費以及糧食質量不符要求等,切實做好政策性糧食出庫工作,加快糧食出庫速度,以保證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
中儲糧全産業鏈計劃
此文件的市場效果目前尚未統計,但對於中儲糧來説,保存儲糧是直屬庫的收益所在,如何利用這些庫存糧食是高層戰略問題。本報記者了解到,中儲糧在國內擁有約340個直屬庫,有著大量的糧食儲備。但是在成品糧市場,卻沒有直接的話語權。
2008年汶川地震期間,中儲糧總公司應國務院要求,從各省市儲備庫向災區調動大批原糧。但是糧食到達時發現,當地糧食加工企業受災嚴重,無法對原糧進行處理加工,而調往災區的成品糧數量有限。此次教訓使國家糧食管理部門和中儲糧總公司形成共識,需要籌建大型稻米加工企業,對國內成品糧市場具有相當的話語權和調度能力。
中國糧食行業協會會長白美清表示,稻米加工是糧食産業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糧食安全保障體系不可缺少的環節,從搶險救災、平息搶糧風波、保證糧食供應的多次實踐來看,都需要有稻米加工業的支撐和配合。
截至2008年底,中儲糧的大米年加工生産能力只有150萬餘噸。2009年,30萬噸加工能力的中儲糧(三河)米業已正式投産,使該公司的加工能力迅速增加。
與另外兩大糧油巨頭中糧集團和益海嘉裏相比,中儲糧動作並不晚,三者幾乎處在同水平線上。公開信息顯示,中糧米業至去年加工産能約100萬噸,今年新增150萬噸;益海嘉裏剛完成佳木斯循環米業項目,現有加工能力也擴充到100萬噸。
中儲糧總公司副總經理劉新江介紹,三河米業屬國家發改委批准立項,並得到中央預算內資金支持的市場調控項目。該項目通過構建從稻穀生産、收儲、加工、運輸到終端銷售的完整産業鏈,在市場貨源緊張、價格波動時,起到保證市場供應、保證國家急需、維護市場穩定的作用。
上述糧食系統官員認為,三河米業只是中儲糧的産業模式探索項目,從高層管理部門的角度,國家一直在促進中儲糧對各地糧食系統內的糧庫進行收管,強化中儲糧的糧食調控作用。同時,也希望中儲糧能發揮調控優勢,延伸産業鏈,形成一個能與國際糧油巨頭相抗衡的強勢企業。
今年4月份開始,中儲糧湖北襄樊直屬庫完成了對湖北梅園米業有限公司、湖北漢江米業公司、襄樊萬寶大米加工廠、襄樊志宏糧油有限公司四家企業進行整合,成立湖北中儲糧梅園集團,該集團擁有訂單基地60萬畝、年加工大米60多萬噸的規模,並希望通過3-5年,加工規模提升到200萬噸以上。
據周江濤介紹,中儲糧公司總部的政策口號是打造從田間地頭到餐桌的産業鏈,並且要求各級分公司利用庫存優勢配合貫徹該政策。“只是金溪直屬庫去年才剛剛建立,還沒有納入規劃範圍。”
調控難題
“中儲糧的戰略方向是對的,只是這樣會造成更深的調控難題。”上述糧食系統官員認為,“現在看來國儲糧放在庫裏閒置,國家還要大量財政補貼,造成資源浪費,但是中儲糧一旦在全國建成相當規模的加工産業鏈後,如何平衡調控糧和商品貿易糧是個問題,同一個倉庫,國家儲糧進出是按照托市價和財政補貼完成的,商品貿易糧是按照市場價差獲利的,這方面無法監管。”
因此,該官員認為,糧食庫存與糧食調控應該分離。中儲糧作為央企,起著行業龍頭和市場話語權的作用,而國家糧食安全保障和糧食調控是政府的責任,即糧食管理部門的活。
“中儲糧可以管理糧庫,為國家代儲糧食,但是國儲糧食的進出及進出價格由政府部門視市場狀況制定,中儲糧根據其庫存優勢發展産業鏈,這才是一個合理的調控體系。”該官員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