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24日 09:2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京華時報
手握200萬資金,14年的股齡,卻看不懂最基本的K線圖,更神奇的是曾經用70萬的自有資金一度炒到最高400多萬的浮盈,光在今年前9個月就“小賺”了50萬。而這些均出自一位普普通通的下崗女工之手。
股民資料
姓名:趙倩(化名)
性別:女
職業:專職炒股
目前倉位:滿倉
堅持十年回報翻三四倍
趙倩原來的單位是能源巨頭中石化旗下的燕山石化。1996年,燕山石化&&組建了一家上市公司--燕化高新,也就在那一年,燕山石化的一名普通機械操作工人趙倩拿著家裏幾乎所有的積蓄10萬元錢開戶入市。“那個時候開戶最低的門檻就是10萬”。趙倩拿著10萬元幾乎都買了自己單位的股票,“當時像我這樣豁出去的人不多,我很看好自己的單位,所以把寶都押上去了。”誰知燕化高新上市後表現疲軟,趙倩以16元錢買入之後,其股價一路下挫至7元左右,“最慘的時候跌到4元錢,當時死的心都有了”。
屋漏偏逢連夜雨。2001年,單位人事變動,還被燕化高新深度套牢的趙倩不得不買斷自己的工齡下崗回家。與此同時,許多持有燕化高新的下崗職工紛紛將手中的股票清倉拋出,因為“感覺失去了體制的保障,股價就更沒人來托底了”。而執拗的趙倩卻反其道而行之,繼續逢低補倉,“越補越沒感覺,連買斷工齡的錢都搭進去了,最後心灰意冷到甚至忘了自己還是個股民”。
2006年9月份,一則新聞讓趙倩眼前一亮,她預感到將要賺大錢了。燕化高新宣佈更名為綿世股份,主業由石化轉為房地産開發與經營。果然,轉戰地産行業以及一輪大牛市行情的烘托下,綿世股份股價坐火箭般狂飆,到2007年竟然一舉突破70元大關。雖然並沒有踩住最高點,但是逢高拋出的趙倩獲得了三四倍的收益。雖然算是機緣巧合,但是十年的堅持終究等到了高回報。
炒地産股比炒房賺錢
經此一役,趙倩發現了地産板塊的潛力。從2007年開始,趙倩的自選股池裏幾乎清一色都是地産股。以致出現了在本屆股神爭霸賽當中,趙倩在半個多月裏只操作了雲南城投一隻股票。今年4月份,雲南城投一個月內回調超過10元錢,趙倩選在5月底以16元的價格重倉買入,“雲南城投我關注兩三年了,回調之後價格應該是比較合理了。”隨後,雲南城投開始了一波震蕩,到了9月16日,趙倩一天之內在18元左右拋出五單,第二天見其回調又以17元的價格補了兩回倉,而在29日當雲南城投回調至16.5元左右時,趙倩接連買入七單,在30日又以接近17元的價格分四次拋出。“這幾次密集的操作其實沒賺多少錢,但是我看雲南城投還能往上走,所以我還留著一部分。”除了雲南城投之外,就連地産板塊公認的股性非常不靈活的萬通地産,趙倩也不放過。“9月上旬操作了幾個波段,每股就賺了兩毛錢。”
對地産股如此情有獨鍾的趙倩有自己獨特的見解,“買地産公司造的房子不如買地産公司的股票,不都説房地産是暴利賺錢多嗎,買它房子的話是被它賺錢,我買它股票就能賺它賺的錢”。顯然趙倩並不同意炒股不如炒房,“這兩個不是同一個概念,硬要比的話應該是炒地産股和炒房來比”。趙倩認為,房産的杠桿率再高,但畢竟不是金融工具,無法與股票相比,“誰能保證當初拿10萬元錢炒房能在幾年之內炒到70萬再炒到200萬呢”。
14年的“老菜鳥”不懂K線圖
雖然累計收益頗豐,但是炒股14年之久的趙倩竟然看不懂最基本的技術分析,“均線、波浪、K線圖形我統統不懂,所以電視報紙上專家的分析我也不看,因為我完全沒有概念。”更令人驚奇的是,對於大盤近來的走勢,趙倩竟然也渾然不曉,“啊,大盤過2900了啊,我沒關注”,趙倩還為自己辯解,“指數沒什麼參考意義,大盤漲的時候賠錢的也大有人在,賺股指並不代表賺錢。”
對大盤“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趙倩照樣賺錢,其實她也沒什麼秘訣,唯一的操作手法就是“殺熟”。“我這麼多年來操作過的股票不超過10隻,我對這些股票的股性非常了解,合理的價格應該在什麼區間,逢低買入,回升一段後就拋出,從不追高。”今年以來趙倩頗為得意的就要數操作科大訊飛,“每隔一段時間我就要操作一下科大訊飛和中材國際這兩隻股票”,在今年2月初趙倩以32元的價格買入,拿到4月份,以接近50元的價格拋掉,“一隻股票上就賺了差不多50萬”。而上半年在另一隻股票中材國際上,趙倩同樣斬獲不少。
“股票對我來説就是這麼簡單,我也沒特別上心,只會在沒有好玩的地去逛了或者閒得實在無聊的時候才會去盯盤。”説完,趙倩標誌性地爽朗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