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消費調查頻道 >

糧價傳導:福臨門金龍魚食用油醞釀提價一成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19日 08:5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為平抑油價,中國投放收儲油30萬噸;恢復從阿根廷進口大豆油

  本報記者 張旭 北京報道

  國內食用油價格面臨新一輪漲價。

  魯花、長壽花等品牌在內多家品牌已經提價,提價幅度在10%左右。10月15日下午,國內最大的玉米油生産商西王集團副總經理宋捷告訴本報記者,“西王生産的小包裝玉米油準備提價10%左右”。

  但是佔到國內小包裝食用油市場60%左右份額、作為小包裝食用油市場價格風向標的中糧集團和益海嘉裏,旗下福臨門、金龍魚,動向決定了此輪提價最終結局。益海嘉裏和中糧誰將先發動?

  大豆油、菜籽油作為大宗食用油,屬於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控油種,2008年初,發改委曾對中糧集團和益海嘉裏漲價進行干預——這兩家企業如果漲價需要跟發改委溝通。

  10月18日,中糧福臨門相關人士告訴記者,“正在研討是否提價”;擁有金龍魚品牌的益海嘉裏表示,“漲價的事還沒有最終定下來”。

  但有食用油企業知情人士透露,“福臨門提價基本明確了,這兩天可能會明朗。”東方艾格油料分析師陳莉娜也稱,“小包裝食用油這次會出現全國性提價”。

  而為應對新一輪食用油漲價,國家糧油中心宣佈于2010年10月20日競價銷售國家臨時存儲菜籽油30萬噸,平抑油價。另一方面,中國又恢復對阿根廷豆油的進口。

  食用油新一輪漲價

  西王集團副總經理宋捷告訴記者,“西王正在醞釀漲價,‘西王’玉米油提價幅度估計在10%左右,目前公司正在做測算。”

  今年小麥、稻米等糧食收購價都在漲價,不斷上漲的價格傳導到玉米行業。宋捷告訴記者,“粗略估計,新玉米收購成本較去年約有10%左右的上漲”。

  準備提價的不止西王集團一家。一食用油企業人士表示,“作為國內第三大品牌,魯花已經提價了,‘九三’等區域品牌也都在漲價。”

  眾多中小品牌小包裝食用油紛紛提價,唯有福臨門、金龍魚“按兵不動”。儘管兩大企業未明確透露是否漲價,但是本報記者了解到,面對成本上漲壓力,二者都有漲價需求。這輪漲價潮必然波及二者。

  一食用油企業人士告訴記者,“現在大豆散油已經從7月初的7300元每噸漲到9300元每噸,我們現在的小包裝油是按照7250元/噸的價格定的零售價,目前每噸虧損2000元。”

  “現在壓力最大的是大豆油,豆油散油成本上漲了超過27%,加上精煉加工、物流、營銷等成本,加工越多虧損更多。”該食用油企業人士表示,“8月20日,豆油就破了成本線,當時就要走提價程序,但是面臨‘雙節’就沒有張。”

  相對於中小品牌提價,中糧集團和益海嘉裏漲價則相對比較難,需要過國家發改委的政策關。上述企業人士表示,“兩家企業漲價需要向價格主管部門申請,得到同意後才能漲價。”

  2008年上半年國內小包裝食用油價格上漲,中糧福臨門、益海嘉裏金龍魚等申請提價,發改委同意了提價申請,但是將大豆油、菜籽油等大宗食用油納入價格監管政策範圍內。

  上述食用油企業知情人士表示,“中糧福臨門調價基本明確了,提價幅度在12%以上,也就是這幾天的事”。按照慣例,如果中糧提價,益海嘉裏則會跟隨。

  漲價理由

  眾多企業小包裝食用油提價或準備提價,理由都指向原料成本上升。東方艾格油料分析師陳莉娜表示,今年4季度,大豆油散油已經達到9000元每噸,菜籽油貴一些現在達到9600元每噸。目前國産大豆每噸上漲30元左右。

  宋捷告訴記者,提價主要是考慮到玉米原料比去年上漲了10%左右,“西王集團的玉米主要是從國內市場採購,國際市場玉米比國內每斤便宜幾分錢,在考慮佔領市場還是提價上,企業希望回避不提價,但是又不得不考慮成本壓力”。

  2009年,西王集團玉米油總産量為8.48萬噸,小包裝玉米油為1.84萬噸。“西王在國內玉米油佔據50%左右的份額。”

  儘管西王玉米深加工全産業鏈,包括玉米澱粉、澱粉糖、賴氨酸、玉米纖維飼料等,各個環節都可以消化一部分成本。但是權衡利弊,西王傾向於不以搶佔市場份額來承擔更大的成本壓力。

  宋捷表示,“玉米油廠家如果堅持不漲價,對玉米油市場擴張是很好的,能夠迅速佔據更大的市場份額,但是如果這樣,企業就要承擔成本乃至虧損的壓力。”

  玉米漲價,大豆漲價更是兇猛。10月15日,大連港、天津港、青島港、黃埔港等港口的進口大豆進港價每噸分別為4020元、4020元、4050元和4125元,而14日上述四港口進口大豆進港價分為3820元、3820元、3850元和3925元。每噸分別上漲了200元。

  而10月15日國內主要城市瀋陽、石家莊、濟南市、西安市等國産大豆分別為3800元、3940元、3960元和3800元。

  益海嘉裏人士表示,儘管目前國內食用油供應充足,但是由於國際市場大豆價格走高,從而推動了豆油價格的上升。

  相對於進口大豆,國産大豆價格要比進口大豆價格低了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但是上述企業人士表示,“國産大豆出油率低,榨油不合算”。

  陳莉娜表示,由於受原料價格上漲推動,這輪小包裝食用油價格將會上漲10%左右。

  政府平抑措施

  面對節節升高的原材料價、以及企業提價衝動,國家相關價格主管部門也在積極“滅火”,延緩食用油價繼續高漲。

  10月15日,國家糧油交易中心公告,10月20日將會在安徽等交易市場競價銷售國家臨時存儲菜籽油30萬噸,其中江蘇5.5萬噸、浙江1萬噸、安徽3萬噸、江西2萬噸、河南2萬噸、湖北7萬噸、湖南3萬噸、四川4萬噸、貴州1.5萬噸、雲南1萬噸。

  為了使這30萬噸原料油迅速投向市場,國家糧油交易中心要求,符合資質的是擁有經營企業,每個企業最高購買量不得超過10000噸,“買受人必須承諾:所購買的食用植物油儘快投放市場,以增加市場供應量”。

  而緊隨其後,北京國家糧食交易中心定於10月22日上午競價銷售毛豆油0.2萬噸,以平抑北京市的食用油價格。

  上述食用油企業人士表示,國家投放收儲油,短期內對於抑制食用油價格上漲有一定作用。

  除了國家投放臨時收儲食用油,中國也從本月恢復了從阿根廷進口大豆油。今年4月1日起,中國企業進口阿根廷的毛豆油,需要重新申請進口許可證,由以前地方海關發放改為中國商務部辦理。2009年中國共進口豆油240萬噸,其中從自阿根廷進口184萬噸,佔豆油進口的77%。

  海關數據統計,今年前9個月,國內共進口了495萬噸食用植物油,而去年同期則進口了613萬噸,下降了19.2%。

  相較于食用植物油進口的下降,大豆進口則繼續高位增長。今年前9個月共進口4016萬噸大豆,去年同期則為3236萬噸,增長了24.1%。

  上述食用油企業人士表示,儘管進口大豆增加,但是要轉化為食用油則需要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