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圖文頻道 >

十大機構預測下周大盤走勢

發佈時間:2010年10月09日 08:0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綜合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國金證券(600109):節後開門紅 滬指站上2700點第9頁:森洋投資:滬指大漲3.13%站上2700點 創近5月新第10頁:國金證券:技術上形成明顯的箱體突破走勢

  廣州萬隆:通脹行情是否具有持續性

  一、9月通脹壓力繼續上升

  國家統計局將於10月21日公佈9月份的各項經濟數據。由於9月蔬菜食品價格持續走高,加之兩個節假日的因素,機構普遍預測,繼8月CPI攀升3.5%創下年內新高後,9月CPI同比漲幅將超過3.5%,再創新高。不過,隨後CPI將會見頂回落,預計年底將放緩至3%。與此同時,國家發改委中國宏觀經濟學會副會長王建9月25日預計,全年CPI控制在3%以下的目標將很難達到。在食品價格的推動下,10月份的CPI在5%左右,全年應該是在4%以下。他表示,政府未來為了維持經濟增長,或將提高CPI容忍度。

  二、市場偏見與超預期分析

  1、市場對該事件的預期偏見

  對於8、9月份CPI的上漲,市場認為受節假日因素影響,食品價格繼續上漲並推高CPI,但三季度CPI上漲的態勢不會一直持續下去。預計到年底通脹壓力將會逐步回落,達到3%左右。值得注意的是,CPI的上升主要是結構性的,工業品價格在經濟增速放緩的情況下有所回落,因此,工業品價格對於食品價格的推升傳導作用在減弱。

  在國內貨幣供應量方面,信貸增速的放緩已經帶動M2增速回落。也就是説,流動性的緩慢收緊沒有進一步刺激通脹。此外,發達國家的通脹壓力不大,不會對國內産生輸入式通脹因素。

  2、不同於市場的認識

  在流動性收緊等多種因素作用下,CPI在年底前回落的可能性較大。但是,新的通脹因素正在醞釀,推動通脹壓力的上升。首先,國外繼續寬鬆的貨幣政策推動結構性通脹。相對於發展中國家而言,發達國家的通脹壓力相對較小,有較大的空間實施寬鬆政策,以美國為代表。如此一來,相對充裕的流動性加劇了新興經濟體的通脹壓力。其中,新興經濟體經濟的迅速恢復,導致全球資金集中流向這些經濟體,最終導致這些國家貨幣升值壓力增加,資本泡沫進一步加劇。

  其次,經濟結構轉型往往伴隨著通脹。目前中國經濟正面臨類似于40 年前日本經濟以及20 年前韓國經濟的拐點,如果歷史具有借鑒意義,那麼在這一拐點之後,整體GDP 增長通常會減速,而通貨膨脹則會加速。主要的原因在於:勞動力成本、環境保護成本上升,以及資源價格改革等等。

  最後,以農産品(000061)為主的食品價格上行趨勢,可能會在階段時間內維持著。首先,耕地面積、單産提升的有限性,在需求不斷增長的背景下,將呈現供求偏緊的格局。其次,極端天氣的頻繁出現,加劇了農産品的供求緊張關係。

  三、對格局影響分析

  在CPI上升的情況下,央行遲遲沒有進行加息的動作,從某種意義上説CPI已不再是央行決定是否加息的單一性條件。如此一來,無疑減輕了市場對於央行加息調控的擔憂,從而有利於市場人氣的回升。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匯率戰升溫的背景下,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增強,國際資本流入我國的動力增加,這無疑會進一步催化我國的資本市場泡沫。例如在人民幣國際化的背景下,國際板、小QFFI試點的推出預期,都可能成為其中的催化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