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圖文頻道 >

“928”戰局猜想 國美動蕩宿命難逃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27日 09:3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第一財經網站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王如晨

  無論投票比例如何,9月28日的“對決”只能有三種結局:陳曉主持的國美電器(00493.HK)一方勝出、黃氏家族勝出、雙方出現戲劇性妥協。

  這三種結局都不可能形成涇渭分明、一勞永逸的局面。其中任何一種,在“928”之後,都將引發持續的危機走勢,國美電器或將深陷動蕩之中。

  先假設一種涇渭分明的勝負結局——即黃氏家族或國美電器一方全面勝利。

  結局1:黃氏家族獲勝 國美或現人事動蕩

  對黃家來説,確實擁有樂觀的條件,32.47%的比例外加3%的大散客籌碼,讓他們只要吸引超過15%的比例,就能趕走陳曉、孫一丁,讓鄒曉春、黃燕虹進入董事會,如果能吸引到另外近31%的籌碼,還可否決全部提案。

  但無論是陳曉下課的局部勝利,還是公司此前提案全面被否,國美電器都將迎來一場更加深遠的動蕩。

  首先,過去兩個月,尤其是最新披露的黃傢俬下借助鉅資利誘幾大機構拉票的行動,呈現出一種出爾反爾趨勢,已讓諸多機構失去基本信任感。

  黃家得勢後,這些機構即便短暫持股,也勢必會在適當時機退出。尤其是貝恩資本,這家公司為了利益計,最近立場雖然有些不太堅定,但是它與黃光裕之間,之前已經發生過齟齬。因此,黃氏家族全勝,或將造成國美電器的“資本冷局”,國美股票跌至仙股也不無可能。

  此外,黃氏家族應該明白,那些一年多來在各種場合與它劃分界限的國美電器高管們,一定也會經歷一場新的心理震蕩。雖然黃氏家族現在表態會維持住他們的地位與利益,但在一家由身陷囹圄的黃光裕間接主導的上市公司中,延續職業生涯,無疑也是在拿他們自己做賭。

  而且,鄒曉春等人的能力也正遭遇質疑。前不久,本報曾詢問多名國美高管,假如鄒曉春當了董事長,大家如何?他們的表態是:“那可能嗎?”至少透露出了一種深深的不信任。

  因此,黃氏家族勝出後的最大可能局面是:人事動蕩,人心離散,機構投資者快速離場,國美電器迎來一個更加深遠的運營危局。這一震蕩如被蘇寧電器、百思買、萬得城等本土及外資對手利用,國美將喪失更多優勢。

  結局2:陳曉一方獲勝 上市公司或失去“國美”品牌

  那麼,讓陳曉一方勝出如何呢?許多投資者尤其海外投資機構、公眾更加樂見這一結局。因為,這可以讓人看到一個家族式企業在朝市場化轉型。

  但對國美電器來説,這一結局,卻意味著更加激烈的矛盾延續。黃光裕夫婦不可能容忍自己一手創造的家族企業進一步成為外資機構反復套利的平臺,它必定會採取更加激烈,甚至不惜魚死網破的方式維護自己的利益。

  屆時,即便黃光裕手中股權可能遭到進一步稀釋的風險,他也必定借助1/3以下的籌碼,重聚力量,捲土重來。要知道,黃光裕夫婦目前是國美電器品牌資源的所有者,並且擁有上市公司之外近400家門店的資源。如果徹底走向決裂,這部分關聯割斷的話,國美電器將面臨“除名”風險。由於國美電器屬於香港上市公司,失去品牌授權的它,幾乎等於要重新塑造一個品牌,那將是無法承受的生存危局。

  對於消費者説,他們不會關心你擁有多少門店,他們只關心能否在一個具有信任感的品牌門店中,獲得高性價比的産品與服務。

  假如黃光裕最後收回品牌,將其只冠于自家400家門店,國美電器的勝利,勢必將自身引入一場更大的風暴之中。屆時,國美同樣將遭受巨大損失。

  結局3:雙方互有妥協 新的鬥爭即將開始

  第三種結局,也即雙方可能的妥協局面,聽上去似乎兩全其美。不過,潛在的妥協局面是否能夠達成呢?

  一週來黃氏家族的表態,口氣趨於溫和,不再如先前那樣咄咄逼人。而且,兩天前,黃光裕一方的投票顯示,他提出否決前5項提案,卻並沒有明白強調是否會將貝恩的3名董事趕出。

  已完成債轉股的第二大股東貝恩資本,不再像過去那樣,明確站在陳曉一方,強調自己債轉股並非是捆綁誰去“站隊”。

  但這一表態,卻給予外界一種妥協之感。加上貝恩前不久暗中一直與黃家接觸,這讓人們開始猜測,作為一家以逐利為目的的海外投資機構,在明天的對決中,它是否會妥協,甚至反水成為黃家的共謀,從而致董事會于不利?

  不過,貝恩資本應該不敢如此冒險。否則,它將搭上它在中國乃至全球投資界累積多年的信譽,未來想在中國市場再度尋求利益,將難上加難。

  但是,即便貝恩資本投票擁護陳曉,作為第二大股東的它,未來又怎能繞過黃氏家族的暗中發難呢?要知道5月份,黃家曾將其2名董事趕出。

  “其實不光是貝恩、董事會,還有更多的投資者,一直都想跟它好好談,看各方有沒有可以達到平衡的利益,畢竟企業的經營還是要持續下去。”一位國美相關人士説,但是,對方要的卻是控制權,實際上就是把公司持續“工具化”。

  即便黃家與貝恩資本暗中有妥協,前者容忍後者3名董事,後者不支持董事會增發,此舉長遠看去,並不令雙方滿意。尤其是貝恩,一旦陳曉、孫一丁下課,它將直接面對黃氏家族的決策力量,也很難讓後者退守1/3的比例。

  事實上,眼下,黃氏家族溫和面對貝恩資本而冷言面對陳曉的目的正是:先通過趕走後者,然後圖謀收拾前者。這也意味著,妥協等於是一場新的鬥爭的開始。只不過,它沒有前兩種結局那麼激烈,對於公司造成的損害或許沒那麼大罷了。

  考慮到國美電器從家族企業向公眾化企業的變革,長遠看去,妥協結局造成的內傷或許更深。因為,一年多來的國美文化變革成果將付之東流了。

  那麼,是否就不存在一種能讓各方滿意的結局?目前,多方在一個各為自家短期利益奮爭的困局裏,難以真正跳出來理性思考國美電器的長遠未來,等到面臨新的動蕩時刻,當國美電器相關利益方痛徹心扉時,想必才能真正坐下來,為共同的未來互袒心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