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圖文頻道 >

三普藥業重組尚未完成 二股東卻減持2129萬股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10日 09:5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證券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 本報記者 李春蓮

  近幾年,三普藥業在資本市場上的關注度頗高,除了一波三折的重組,還有其第二大股東接二連三的減持。

  7月23號,三普藥業向特定對象發行股份購買資産暨重大資産重組方案通過證監會審核,歷經3年坎坷,國內電纜龍頭無錫遠東的整體上市終於看到曙光。

  但是,即便如此,仍舊不能阻止第二大股東繼續減持。

  9月7日,三普藥業發佈公告稱,第二大股東上海創璟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創璟”)自2009 年4 月9 日起至本公告日止上海創璟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二級市場累計減持本公司無限售條件流通股2,387,000 股,佔本公司總股本的1.99%。

  本次減持前上海創璟持有本公司股份21,290,000 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7.74%。本次減持後上海創璟持有本公司股份18,903,000 股,佔公司總股本15.75%,均為無限售條件流通股。

  重組在即,第二大股東上海創璟何以不斷減持?

  遠東集團與上海創璟

  關係非同尋常?

  2002年11月20日,青海創業(三普藥業原第一大股東)和遠東控股集團(以下簡稱控股集團)簽訂並生效了《股權轉讓合同》,遠東集團以3.32元/股協議受讓青海創業持有的三普藥業3150.4萬法人股,佔總股本的26.25%。

  2002年三普藥業每股凈資産為1.05元,協議價溢價3倍多。股權轉讓完成後,遠東集團即以26.25%持股比例居三普藥業第二大股東,同時託管青海投資所持30%股權,享有這部分股權的所有股東權益,成為實際的第一大股東。

  但是,僅僅時隔一年,遠東集團就以超低價1.25元/股把23.3%的股權轉讓給了上海創璟。

  2003年12月28日,遠東集團與上海創璟簽訂了《股權轉讓合同》,遠東集團將其持有的2796萬法人股以1.25元/股轉讓給上海創璟,佔三普藥業總股本23.3%。

  剛剛以3.32元/股從青海創業受讓才一年,就以遠低於受讓價的1.25元/股轉讓給另一家公司,由此遠東集團還産生了5787.72萬元的股權轉讓損失。這種做法多少讓人有些不解。

  因此,市場上一直有關於上海創璟與遠東集團關係非同尋常,存在持股關係的傳聞。

  對此,遠東集團董事長蔣錫培否認,並稱是由於當時遠東控股有融資需求,所以在轉讓價格上做出了讓步。

  而三普藥業原董事會相關負責人則表示,由於上海創璟是當時引入的戰略投資者,因此在轉讓中股價定得較低。

  對於上海創璟這家公司,公開資料並不多。

  根據三普藥業年報,上海創璟成立於2003年12 月15 日,註冊資本為7000萬元。主要經營業務或管理活動為實業投資,物業管理,電子軟體開發,國內貿易(除專控商品),日用百貨批發、零售,園林綠化工程施工,室內裝潢,商務信息諮詢(上述經營範圍涉及許可經營的憑許可證經營)。

  而這家公司成立的時間2003年12 月15 日,與遠東集團股權轉讓的時間僅僅隔了十幾天。

  記者撥通上海創璟的電話,工作人員稱,公司主要做投資,但具體投資什麼是由上面領導層決定的。當記者問到其主營業務時,該工作人員挂斷電話。

  三普藥業證券事務代表寇永倉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上海創璟主要是做國內貿易投資的。當時引進它作為戰略投資者,應該是看中它的管理,聽取一些企業管理方面的經驗。這家公司是公司領導聯絡的,具體就不清楚了。

  當記者質疑一家剛剛成立的公司何談管理經驗時?寇永倉稱,經驗與否跟成立多久沒有關係。

  變臉成減持主力

  戰略投資者還是“引狼入室”?

  一般説來,戰略投資者持股年限一般都在5-7年以上,追求長期投資利益,長期穩定持股,這是其區別於一般法人投資者的首要特徵。

  然而,上海創璟自進入三普藥業以來的所作所為似乎很難與其戰略投資者的稱號相符合。

  資料顯示,去年4月公司公告稱,自2009年2月27日起至4月9日,上海創璟實業有限公司共減持所持三普藥業股票1299151股。而該公司並不是近期頭次減持公司股票,Wind數據顯示,從2009年1月21日至2月26日,上海創璟減持1220849股三普藥業股票。

  2009年1月16日,上海創璟所持股票全部上市流通。

  到目前為止,上海創璟已經減持三普藥業股票共906萬股。

  以三普藥業昨日的收盤價每股19.46元計算,上海創璟套現金額達到了17630萬元。而以每股其1.25元的持股成本來看,收益翻了近十六倍。

  寇永倉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不清楚上海創璟為什麼一直減持。

  有分析稱,面對近在眼前的資産注入,上海創璟卻持續減倉。如果出於一時的資金需求,減持手中部分流通股自然無可厚非。但從其長期以來的減持行為來看,恐不是資金短缺的問題。也有可能是因為銅鋁價格波動、行業景氣度變化等對公司的未來業績不看好。但如果因此減持,則與其戰略投資者的身份更不符合。

  除了上海創璟公司本身不斷減持三普藥業股票之外,上海創璟監事楊士英更因內幕交易三普藥業股票被證監會處罰。

  2006年底,上海創璟監事楊士英持有三普藥業股份25.89萬股,位列公司第二大無限售條件股股東。但2007年2月26日達到763萬股,意味著其控制的賬戶在1月1日至2月26日,也就是公司宣佈定向增發前,已增持了將近737萬股,平均成本在6.71元。

  2009年年底,證監會查實,楊士英通過其控制的多個賬戶違法舉牌三普藥業,而且買入時間不早不晚,恰為三普藥業2007年宣佈籌劃非公開發行事宜前夕。重組前大肆買入公司股票,楊士英被疑內幕交易。

  證監會調查結果顯示,楊士英于通過其控制的“楊士英”、“創璟實業”等股票賬戶交易三普藥業股票。截至2007年2月26日,上述賬戶共持有股票762.9427萬股,佔三普藥業已發行股份的6.36%,未履行舉牌義務,構成了《證券法》第193條所述的違法行為。

  有專家表示,戰略投資者不僅要能帶來大量資金,更要能帶來先進技術和管理,能促進産品結構、産業結構的調整升級,並致力於長期投資合作,謀求長遠利益回報。

  但由此看來,上海創璟監事楊士英的行徑似乎與戰略投資者的定位更加相去甚遠。因此,有投資者不得不懷疑,這究竟是引進戰略投資者還是“引狼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