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圖文頻道 >

中鋼海外資源困局:四大基地泥足深陷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02日 10:2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中國中鋼集團(下稱中鋼集團)作為我國礦産資源領域“走出去”戰略的明星央企,目前卻正遭遇海外資源業務發展的瓶頸。

  知情人士向本報透露,目前,中鋼集團在海外資源開發上的六大基地——南非鉻礦基地、原料輔料貿易經營基地、總部基地中鋼國際、鎳礦資源基地、澳大利亞和印度兩大鐵礦資源基地——除了南非鉻礦基地和原輔料貿易基地外,其他四大基地均面臨遭遇發展困局。

  中鋼國際是中鋼集團作為國際化運營的總部基地,而不久前,審計署發現中鋼國際財務管理混亂。據相關媒體報道,審計署對中鋼國際進行了詳細審計,發現其多筆佣金支付存在問題,涉及金額高達四五千萬美元。審計署建議中鋼增強風險防範意識,完善內部監管和加強財務管理。

  印尼和菲律賓是中鋼集團的鎳礦資源基地, 9月1日,一位接近中鋼集團的業內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中鋼集團自2006年開始鎳礦進口業務,主要進口紅土鎳礦,這項業務給中鋼集團帶來數億元虧損。

  此外,澳大利亞和印度是中鋼集團兩大鐵礦資源基地。目前,中鋼集團在澳大利亞的權益礦出現大幅虧損,印度礦業務也存在潛在政策風險。

  中鋼集團海外業務發展面臨掣肘,也打亂了中鋼早先謀劃海外礦産資源整體上市的計劃。

  消息人士表示,中鋼集團整體上市計劃中,並未考慮將其海外鐵礦、鉻礦資源基地資本化。

  紅土鎳礦虧損數億

  “去年中鋼進口了大量紅土鎳礦,後來價格大跌,導致巨虧。”知情人士表示。

  該人士進一步表示,中鋼是我國排名前三的紅土鎳礦進口企業,據初步估算,中鋼的紅土鎳礦進口業務,是2009年中鋼礦産資源貿易業績最大的一個缺口,虧損額達數億元。

  中鋼集團爐料公司一位業務人士對本報記者證實,中鋼集團是國內主要紅土鎳礦進口商。該人士坦承,紅土鎳礦業務給中鋼集團帶來虧損。

  據本報記者了解,鎳資源中30%是硫化鎳礦,70%是紅土鎳礦,國外的硫化鎳礦多數被各國鎳巨頭掌控。從2006年開始,隨著鎳價翻漲,中鋼、寶鋼等國內企業開始大量從菲律賓、印尼、新喀多尼亞等國進口本來已經被棄之不用的紅土鎳礦,應用火法生産新工藝,生産含鎳生鐵供不銹鋼廠使用。

  一位負責礦産資源貿易的央企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自中國企業開始涉足鎳礦貿易開始,“贏得少虧得多,做得越大,虧損就越多”。

  中國海關的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中國的鎳礦進口量(主要是紅土鎳礦)達1657.5萬噸,較2008年的1237.2萬噸漲幅達34%,同時超過了2007年的1562.6萬噸,創歷史新高。

  中鋼集團是國內鎳礦進口的龍頭企業。據上述業務人士提供的數據,2006年,中鋼進口紅土鎳礦僅5萬噸,2007年的進口量就激增至119萬噸,增幅達2230%,進口量位居全國第二。此後,中鋼集團紅土鎳礦進口規模保持在全國前三的地位。

  上述知情人士還告訴本報記者,中鋼在紅土鎳礦業務上的轉捩點,是2008年斥鉅資在印尼開發紅土鎳礦,並與寶鋼合資鎳鐵項目,但該項目給中鋼和寶鋼都帶來巨大損失。

  此外,2008年至2009年,中鋼集團在高價位進口了大量紅土鎳礦,後來,鎳價狂跌,中鋼一度低價甩貨。

  “由於紅土鎳礦的高含水性,公司處理庫存的方法一般是委託鋼廠加工成下游産品,然後等待時機出手。”上述業務人士説。

  中鋼爐料公司上述業務人士還對本報記者表示,中鋼與印尼、菲律賓礦主一般採取協議合同制,雙方以談判方式來確定紅土鎳礦在固定時間內(一般是一年)的進口價格及進口量。

  “在形勢不好的時候,迫於庫存壓力,我們也積極與礦主商量,減少紅土鎳礦的進口量,但對方一般很難讓步。”上述業務人士表示。

  鐵礦石基地風險加大

  中鋼集團除了在紅土鎳礦業務上栽跟頭,在其傳統鐵礦石貿易領域,也面臨權益礦“青黃不接”的尷尬局面。

  目前,中鋼集團有兩個鐵礦石資源基地,一個是澳大利亞基地,另一個是印度基地。目前,中鋼集團僅在澳大利亞擁有中西部礦業公司(Midwest)、恰那鐵礦(Channar)兩個權益礦。

  某央企駐澳大利亞人士告訴本報記者,中鋼集團在澳大利亞的資源基地整體經營形勢“不樂觀”。

  上述人士告訴記者,中鋼旗下的中西部礦業公司,“一度連工資都發不出來,2009年虧損近1億元人民幣”。

  中西部礦業公司是中鋼集團在2008年出資14億美元收購的全資子公司,原計劃鐵礦石年産量3000萬噸以上。但截至目前,中西部礦業公司的年産量不足100萬噸。

  恰那鐵礦是中鋼澳大利亞資源基地的最大威脅,恰那鐵礦是中鋼集團與力拓的合資項目,該鐵礦年産量達1250萬噸,幾乎支撐了中鋼澳礦的全部包銷業務。

  據本報記者獲得的最新消息,目前,中鋼與力拓的談判依然在艱難進行,雙方未就新合同的業務合作模式達成一致,而舊合約明年將到期,屆時,如果沒有達成延期合同,中鋼將失去恰那的鐵礦石包銷權益。

  中鋼在澳大利亞的另一潛在權益礦是澳洲礦業公司Brockman Resources Ltd.(下稱Brockman),中鋼集團已與後者簽訂一個包銷協議的“理解備忘錄”,未來五年將每年從Brockman進口1000萬噸鐵礦石,交易總價值60億澳元。

  但上述駐澳大利亞人士對記者表示,Brockman項目僅是一個探索性的合作,未來生産計劃存在很多不確定性。

  印度是澳礦之外的另一鐵礦石採購基地。但目前,還沒有中國企業在印度開發包括鐵礦在內的礦山資源,中鋼集團只能從印度礦山和貿易商手中買“二手礦”銷售到國內。

  “印度政府不允許外資開發礦山,連合資都很難。”“我的鋼鐵網”諮詢總監徐向春表示。

  然而,中鋼集團在印度買“二手礦”的前景也不樂觀。近兩年,印度採取加徵關稅、限制出口等多種措施,不斷加大對鐵礦石出口的限制。甚至在今年,印度部分地區宣佈禁止港口出口鐵礦石。

  徐向春認為,印度為保障本國鋼鐵行業利益而加大對鐵礦石的控制勢在必行。

  這意味著,由於沒有權益礦作為後盾,中鋼集團在印度的鐵礦石業務將存在政策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