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圖文頻道 >

創業板過濾閥將啟 深交所已提交直接退市報告

發佈時間:2010年09月01日 07:5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證券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知情人士稱,首家直接退市創業板公司最快可能明年出現

    □ 本報記者 侯捷寧

    在創業板上市的公司大多都頭頂“高成長”光環,然而剛剛交出的2010年半年報卻令其頭上的這頂光環失色不少。整體來看,不僅平均利潤增長幅度低於中小板和主板,而且部分公司業績驟然“變臉”也令投資者大為失望。《證券日報》記者採訪的知情人士稱,創業板公司業績的大變臉極有可能導致公司退市,創業板退市公司最快有可能在明年出現。

    記者了解到,目前深交所已經向證監會上交了關於創業板直接退市制度的正式報告,建議及早明確地建立創業板不同於主板的退市制度。根據深交所之前公佈的《創業板上市規則》,創業板退市制度比主板更嚴格,與現有主板的退市規則相比,創業板的退市標準概括起來主要有三個特點:“多元標準、直接退市、快速程序”。

    “適用嚴格的退市標準是保證創業板上市公司質量、發揮資源優化配置的必要‘過濾閥’。這點既是對海外創業板成熟做法的借鑒,也是對A股市場以往經驗的總結。”深交所有關人士這樣表示。

    “創業板已經運行快一年了,明確直接退市制度細則非常必要”記者採訪的一家券商投行負責人表示,創業板實施直接退市後,將會對創業板公司形成強烈的刺激動力,對他們加強公司治理的經營動作有很大的好處,因為一旦他們在經營管理中出現鬆懈,極可能導致公司退市。

    深交所創業板公司管理部總監傅炳輝表示,創業板非常有必要且有條件儘快建立直接退市制度,該制度與保護投資者利益並不矛盾。創業板設立時間比較短,目前沒有歷史遺留問題和包袱。建立直接退市制度,實際上不涉及到對現有市場利益格局的調整,也就是説市場不需要為此支付成本。相對來講,創業板實行直接退市的條件、機會和時機都比較好。從海外創業板市場經驗和教訓來看,建立直接退市制度是保證市場最終成功非常關鍵的一點。

    據了解,在海外創業板市場上,公司退市是一種十分普遍和正常的市場行為,其退市率明顯高於主板市場。例如,美國納斯達克每年大約8%的公司退市,而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的退市率為6%;英國AIM的退市率更高,大約12%,每年超過200家公司由該市場退市。

    通過較高的退市率,海外創業板市場形成了良好的信號傳遞效應,逐步建立起對上市公司嚴格的約束機制,保證了市場形象和整體質量。

    統計顯示,2003—2007年間,納斯達克退市公司數為1284家,超過了同期該市場新上市公司1238家的數量,以至於納斯達克在2007年末的公司總數僅為3069家,低於2003年末3294家的水平;日本佳斯達克、加拿大多倫多創業板和英國AIM的退市公司數量儘管不及新上市公司數量,但退市與新上市數量之比均超過了50%;而韓國科斯達克退市公司數超過100家,為該市場新上市公司數量的1/3。

    知情人士表示,源源不斷的公司流出和流入是創業板市場得以保持活力的根本保證。建立直接退市制度不僅可以杜絕殼資源惡性炒作現象,減少相關內幕交易和市場操縱,而且,直接退市也讓上市公司多了個“緊箍咒”,有助於提升創業板的質量。

    但該人士也強調,直接退市制度一旦付諸實施,對投資者的影響也非常大,雖然退市制度有利於保證上市公司的質量,為投資者提供更多優質的上市資源,但另一方面,投資者也將會面臨更多的公司退市風險。上市公司如果被強制退市,其股票的流動性和價值都將急劇降低甚至歸零,這一風險應當引起投資者的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