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圖文頻道 >

出口企業復蘇超乎想象 貿易商提價搶工廠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27日 08:5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證券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從“工廠搶訂單”到“貿易商搶工廠”

  今年以來,出口連續超預期增長,出口值在近兩個月內連創歷史新高。記者調查發現,今年上半年出口企業經營情況好得超乎想象。在長三角、珠三角等出口企業集中的地區,金融危機後的“工廠搶訂單”變成了“貿易商搶工廠”。一番喧囂過後,隨著下半年海外貿易補充庫存告一段落,企業出口訂單也開始回歸理性。但8月底開始的“聖誕訂單”又使得外貿情況回暖,目前已基本穩定在2008年危機前水平。

  調查發現,不少出口企業議價能力有所提高,趁著訂單回暖之勢順勢將上漲成本轉嫁給境外客戶。同時一批具備規模和技術優勢的出口企業,通過産品升級提高利潤附加值,化解匯率波動和成本上升風險。

  這些地區的出口情況顯然好于預期。不過專家提醒,出口在超預期增長後面臨回落的風險,出口回落可能在第四季度或明年一季度顯現出來。外部出口環境未來可能繼續變差,內部工資上漲壓力增加、人民幣匯率波動等風險不容忽視。

  本報記者 盧錚

  出口企業:加班趕貨 驚現價高者得訂單

  “上半年真是忙得要死,工人經常加班趕訂單,現在訂單量回落了一些,但基本上穩定在2008年金融危機前的水平。”廣東東莞一家製衣廠廠長史東光表示。這家企業十幾年前落戶東莞長安鎮,是一家為歐美戶外服裝品牌代工的港資企業,德國、法國、英國是其歐洲的主要市場。

  他介紹,上半年訂單量猛增最主要原因是補充庫存。整個2009年貿易商訂單採購量很少,上半年庫存消化得差不多了,亟須補充庫存。另外,金融危機後有些製衣廠倒閉,工廠數量縮減,訂單集中度增加也是一大因素。

  不少出口企業對此都感同身受。在長三角、珠三角等出口企業集中的地區,金融危機後的“工廠搶訂單”變成了“貿易商搶工廠”。江蘇一家服裝類外貿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上半年國外客戶訂單催得火燒眉毛,加工廠還要坐地起價。因為訂單太多,不少加工廠甚至不顧以前的合作關係,誰出的價高就給誰做。

  經過一番喧囂過後,下半年出口訂單開始回歸理性,但最近情況又有所回暖。史東光介紹,一般8月底工廠開始接單聖誕訂單,三個月左右的生産週期後這批産品要保證節前出貨。“上半年是補充庫存,現在是真正反映需求量。看起來歐洲訂單情況不錯,尤其是德國經濟率先恢復,出口德國的訂單量這段時間增長得最快。”史東光説。

  記者調查發現,目前一些規模較大、實力雄厚的出口企業訂單情況更為樂觀。全球最大假發加工企業瑞貝卡董秘陸新堯對記者表示,現在女裝假發的訂單已經排到年底,工藝發條訂單也排到11月,訂貨最為靈活的化纖發條也排到9-10月份。“現在最大的産能不足集中在歐洲白人假發産品,非洲産品目前也十分正常。”

  調查發現,除紡織服裝等大宗商品出口訂單穩定增長外,在出口商品中佔主導的機電産品訂單也基本保持穩定。“訂單沒有驟降,現在正值西方聖誕節禮品生産高峰期,訂單不斷增多,都忙不過來,缺工依然很嚴重。”東莞市一家電子企業負責人表示。

  據東莞匯安人才市場招聘信息,近幾場招聘會企業招聘環比上月有10%左右的漲幅,招聘職位數上升了14%,特別是普工技工類崗位需求上升37%。

  海關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在出口商品中佔主導的機電産品出口增長36.2%,高於同期總體出口增速0.6個百分點。其中電器及電子産品出口2026.3億美元,增長34.7%;機械設備出口1696.7億美元,增長36.6%。

  漲價風:議價話語權在增強

  在調查中記者發現,不少出口企業議價能力有所提高,反而趁著訂單回暖之勢,順勢將上漲成本轉嫁給境外客戶。

  陸新堯介紹,隨著海外市場需求改善,目前瑞貝卡産品價格已經恢復到金融危機前的水平。“2008年到2009年,根據當年的運行情況,我們對價格做了調整,使得當年的業績達到了20%的增長。目前價格又分批恢復到金融危機前的情況。現在隨著産品的升級、高檔産品的出現,價格有望繼續得到提升。”

  分析人士指出,中國出口企業的議價能力得以提升,與金融危機中中國出口市場份額的擴大不無關係。2009年中國超過德國成為全球最大出口國,且中國産品多具有剛性需求特徵,一旦外部需求恢復,作為供給方的話語權也將得以提升。

  中金公司報告認為,如果把日本與四小龍四小虎作為一個整體考慮,其出口增長持續了40年,佔世界出口市場份額最高到達23%。中國出口雖然經歷了30年的高速增長,出口占世界市場份額只有9.6%,還有很大發展空間。

  “任何一個大的經銷商要依賴於供應商對它經營需要産品的供應,對企業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在價格上、利益分配上經銷商要考慮企業的分成,這是進行二次分配的過程。”陸新堯介紹,瑞貝卡將在附加值上下工夫,多推出高檔産品,雖然高端産品成本要比普通産品高,但在毛利相同的情況下,利潤附加值的絕對值要明顯增加,這無疑將撫平匯率波動和成本上升的壓力。

  此外,出口成本上升不僅僅是中國面臨的壓力,以製造業出口為主的全球其他國家也已逐漸告別低成本年代,全球製造業正在進行一輪新的變化。

  全球最大貿易與物流企業香港利豐集團總裁樂裕民指出,來自孟加拉、越南和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國家成本都在上漲。當中國的價格上漲時,多數其他國家也會跟進。多數零售商都接受價格上漲而別無選擇。不僅是中國的價格在漲,到處都在漲。但至於把漲價部分傳遞給現在這個市場的消費者會更加困難。零售商真正指望的是怎樣提高效率,怎樣少搞降價促銷。

  未來:潛在風險不容忽視

  中國出口企業也並非前途一片光明,一些潛在的風險仍需警惕。大部分分析師都認為,出口在超預期增長後面臨回落的風險,出口回落可能在第四季度或明年一季度顯現出來。

  交通銀行研究院陸志明指出,從外部環境來看,新興市場國家採取加息、緊縮貨幣等措施減壓經濟過熱、歐美日發達國家弱勢復蘇、CRB指數漸趨穩定,中國的出口需求將會有所放緩。再加上去庫存週期逐漸開始,外部出口環境未來可能繼續變差。從內部環境來看,中長期工資上漲壓力增加、人民幣匯率波動增加、出口企業利潤空間收窄,不斷擠壓出口企業的增長速度和盈利能力。

  分析師指出,尤其是機電産品等彈性比較大的産業,未來波動的幅度可能更大。譬如機械設備的出口方向是新興經濟體和資源國,但受國外經濟復蘇的不確定性、美元反彈等複雜因素的影響,下半年國外對機械設備的需求存在緊縮的風險。上半年超預期的需求部分透支了未來,未來機械設備的出口增速將低於上半年。而7月份被取消出口退稅的部分行業産品出口,如對橡膠、農藥、無機鹽等行業受影響比較大,部分企業搶在出口退稅取消之前突擊出口造成近兩月出口快速增長,三季度開始這些行業出口可能會大幅減少。

  同時,中國出口遭遇貿易保護主義的風險也在增加。自1995年以來,我國連續15年成全球反傾銷最大受害者。去年我國GDP佔全球8%,出口占全球9.6%,而遭受的反傾銷佔全球40%左右,反補貼佔全球75%。今年1月-5月,共有14個國家(地區)對我國産品發起31起貿易救濟調查,總案值約18億美元。

  來自歐美的貿易救濟調查往往對整個出口行業帶來重大打擊。以陶瓷業為例,歐盟國內産業5月下旬對中國進口瓷磚啟動反傾銷調查提交的申訴,根據慣例歐盟將於本月10日至20日期間正式立案。由於涉案金額超2億美元,涉案企業幾乎涵蓋國內知名陶瓷企業,一旦立案,將成為中國陶瓷行業面臨的史上最大的反傾銷調查。分析人士認為,這些潛在風險也不能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