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圖文頻道 >

鄭州城市總體規劃獲批 與武漢形成中部雙中心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25日 14:4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方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8月23日,國務院發佈了《關於鄭州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以下稱“批復”),原則同意《鄭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0-2020年)》。

  批復指出,河南省省會鄭州是“我國中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鄭州成為中部地區繼武漢之後,國家認可的又一座“中心城市”。

  “鄭州擁有明顯的區位優勢和重要的經濟影響力,可以説國家的這個定位還是十分準確的。”河南省社科院副院長喻新安説。

  同樣需要注意的是,在城市功能定位方面,鄭州被定位為“國家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

  “相比同時獲批復的深圳的全國性經濟中心,乃至之前武漢的工業基地而言,鄭州在經濟方面還顯得比較薄弱。”鄭州大學城鄉一體化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張闔林説,“這也是鄭州正需要解決的問題。”

  中部雙中心成型

  今年初,《促進中部地區崛起規劃》公佈,中部地區正式以一個整體在國家區域經濟新格局中亮相。

  隨後,3月份國務院批復《武漢城市總體規劃(2010-2020年)》。武漢市成為國家認可的中部地區中心城市。彼時,鄭州一度感到被邊緣化的危機。

  “當時就有人提出過鄭州的邊緣化問題,但我是不同意的。”喻新安説,“鄭州承擔著承東啟西的作用,是西部內陸地區和東部沿海地區經濟互動的中轉站。國家不可能忽視鄭州市的作用。”

  國家對鄭州“中心城市”的最終認可,也印證了喻新安的判斷。

  按照批復要求,到2020年,鄭州中心城區城市人口控制在450萬人以內,城市建設用地控制在400平方公里以內。相比武漢而言,規模都要略小一些。

  “從兩方面的因素考慮,我認為這是可以理解。”張闔林説,“一方面由於城市形態的原因,鄭州市城市框架沒有武漢大。再一方面,這個批復要求鄭州市在發展過程中,要更加注重土地的集約利用,以節約耕地。”

  隨著國務院批復的下發,中部地區武漢、鄭州雙中心城市的格局正式形成。作為中心城市而言,它的最主要作用就是輻射和帶動作用。

  鄭州成為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但定位的上升是否也同時意味著影響力的上升還是個疑問。

  中部地區共由六個省份組成,儘管同為中部地區,但六省各自的區位條件是各不相同的。特別是南部三省,都有自己特有的發展方向。

  “湖南省臨近珠三角,重點向南;江西和安徽則靠近長三角,重點則向東。”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陳秀山説,“所以,鄭州儘管作為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但地位仍需要明確。鄭州的中心城市效應更多的還是會體現在對中原城市的輻射上。”

  《促進中部地區崛起規劃》提出了“兩縱兩橫”經濟帶,成為整部規劃的亮點之一。其中的“兩橫”經濟帶分別是指長江經濟帶和隴海蘭新經濟帶。武漢和鄭州作為兩個中心城市,恰好位於這兩大經濟帶上。

  “這樣的話,兩個城市一個靠南,發揮在長江沿線的經濟帶動作用,一個靠北,發揮帶動中原、聯通西北的作用。從而形成兩條完成的經濟帶。”喻新安説。

  發展動力不足

  在城市總體規劃獲批以後,鄭州市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讓自己的中心城市定位“名副其實”。

  “國家的認可確實能夠使鄭州在城市地位上獲得很大的提升,但這僅僅只是頭銜,真正起到中心城市的作用,還需要擁有足夠的經濟實力。”陳秀山説。

  鄭州2009年的地區生産總值達到了3300億,首度跨入所謂“3000億俱樂部”。但同是作為中部地區中心城市的武漢,2009年的地區生産總值達到了4500億。

  鄭州市的産業規模較小,被認為是制約經濟規模的重要因素。而喻新安也指出,一個城市的發展壯大,首先也是依靠産業進行支撐。

  批復中針對鄭州市産業發展指出,鄭州應“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産業、科教、文化旅遊産業,不斷增強城市綜合實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高新技術産業的發展可以説是鄭州的薄弱環節,而科教是與此緊密相關的環節,可以説提出了鄭州在未來需要加強的一個方向。”喻新安説,“歷史文化則是河南省的一個非常大的優勢。”

  但這三大産業的發展,對急需要做大産業規模、提升城市競爭力的鄭州而言,則顯得有些力度不足。

  “這個就應該考慮到規劃的滯後性的問題。”河南科技學院副院長劉榮增説。

  這份批復是針對河南省《關於<鄭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08-2020年)>的請示》做出的。

  近期發生在河南省的重要動向,包括中部崛起、中原經濟區的概念,都沒有反映在這份鄭州市的規劃當中。

  “規劃當中硬性規定,比如城市規模、人口數量,我們還是應該努力做到。”張闔林説,“但如果考慮到鄭州市未來的發展,我想還是應該結合實際形勢去考慮。”

  陳秀山則認為:“國家認可了這些規劃,但國家的認可不是最終目的。更關鍵的是,政府在規劃的指引下充分做好服務職能,最終去依靠市場和企業來真正實現地方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