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22日 22:0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CTV-經濟信息聯播
以普通米和低檔米冒充或者摻雜知名品種大米,不會對消費者帶來安全方面的隱患,但這卻擾亂了大米市場的正常經營,那麼,究竟該怎樣來監管,由誰來監管呢?接著看記者的報道。
在這些真假名品大米的外包裝上,都醒目地寫著這樣一行字:本産品由廣東省糧食科學研究所監製。然而,在記者調查大米加工生産和市場的過程中,卻發現這裡大米的生産和銷售監管是失控的。
深圳市商會理事 林林告訴記者,現在市場是沒法監管,今天我們不管哪個監管手段,並沒法去證明它不是名産地米。
在糧食領域工作了十幾年的林林告訴記者,目前大米的市場狀況是,假冒名品種大米的價格,都要比真正的大米産品價格低,對那些堅持做正宗優質大米産品的生産銷售商來説,無疑造成了巨大的衝擊,不少經銷商是被動選擇出售這樣的大米。
有大米經銷商表示,他們怎麼做我們也管不了,我們也只是想賣這個牌子,就是幫他賣。你看其它的産地的,像江西、安徽、河南這些外地進過來的普通米,我們又沒有加工廠,拿過來就賺中間差價,我們也不會摻假,對方廠也不會摻假,本來那個米就那個價。
記者從一位業內人士處了解到,要制止假冒知名品種大米,必須要按照知名品種大米的一個標準樣去鑒定真假,而現在有關部門在這方面還沒有可以參照的標準和手段。
深圳市商會理事 林林説,這個沒有辦法實現。因為這涉及到,如果跟蹤産地,這是一個追索的過程,如果查品種,是查DNA的過程,這兩件事在今天的中國,就我從業這麼多年,我沒有見到有這種監管手段。
林林告訴記者,這是一個技術難題。目前我國還沒有推進這項工作,如果一定要去實現,成本會十分昂貴,同時標準認定的細化也非常必要。有個官方的東西,有個權威的東西證實哪是真的,哪是假的,否則的話説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