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18日 00: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CTV-今日觀察
日本發佈二季度經濟數據,媒體稱,季度對比,中國已超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如何解讀數據背後的新信息?《今日觀察》正在評論。
主持人(王小丫):這裡是正在播出的《今日觀察》,歡迎各位的收看。8月16號日本公佈了初步的統計數據,日本國內第二季度國內生産總值較前一個季度增長了0.1%,那麼根據上半年平均匯率來測算,日本和中國第二季度分別是1.28萬億美元和1.33萬億美元。日本有媒體稱,如果以第二季度來比較的話,中國國內生産總值的總量就超過了日本,成為了全球第二。近三十年來,隨著改革開放我國經濟是持續快速的發展,經濟總量不斷在提升,逐漸的趕超其他國家這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經濟總量躍居第二到底意味著什麼?在國際社會的一片熱炒聲當中,我們應該保持怎樣的一種冷靜和理智呢?今天我們將就此展開評論。
我們的兩位評論員是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的張燕生所長,歡迎您;還有就是來自於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的楊宏山教授,歡迎您。
現在呢,我們首先通過一個短片來了解一下相關的一些新聞背景。
日本經濟復蘇勢頭受消費和出口增長乏力拖累,在2010年第二季度驟然放緩。16號,日本內閣府公佈的初步數據顯示,去除物價變動因素,並經季節調整後,第二季度,日本國內生産總值環比增長0.1%,按年率計算,增長0.4%,雖然這只是日本一個季度的統計數據,然而這一數據卻成為眾多外媒關注的焦點。
《紐約時報》在其報道中稱,中國在2012年第二季度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隨後日本官方證實了這一消息,日本第二季度的GDP總值為1.28萬億美元,中國第二季度的GDP總值為1.33萬億美元,鋻於日本的季度GDP增長率僅為0.4%,且全年的增長率預計更低,中國全年GDP超過日本沒有懸念。
美國摩根大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布魯斯卡斯曼説,這對於全球經濟而言是一個里程碑,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中國在一個對於很多國家而言,相當困難的時候,仍然能保持經濟的快速增長。
對於此次中國超越日本,是否意味著中國已經成為經濟強國,有專家表示,僅僅按照GDP的排名衡量一國經濟實力有失偏頗,根據世界銀行數據,中國人均收入在全球排第124位,位於拉美和一些非洲國家之後,日本則排名第32位,美國排在第17位,值得注意的是,二季度中國GDP超過日本,更多的是被海外媒體所關注,其中奧妙何在?國人又該怎樣理性看待?
主持人:這個中國和日本一一帶水,這兩個國家從這個經濟總量上來比大小,看上去似乎是一個非常簡單的一個算術題,但是在很多人看來,這是意義重大和意味深長的,那麼對於這兩個國家來説,這個GDP也就是國內生産總值,它在這個對比上到底意味著什麼?數字給我們帶來著什麼樣的意義?
張燕生(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我想呢,首先來講呢,就是他代表了兩層意思。
主持人:兩層。
張燕生:第一層意思,也就是它是代表了中國取得了我們的經濟,我們的社會取得了歷史性的進步。為什麼説我們取得了歷史性的進步呢?因為我們知道中國的GDP曾經在1820年的時候,是世界第一,也就是説我們的GDP曾經在世界佔全球的GDP的規模是33%,也就是第一的地位,但是我們後來呢,逐步逐步,我們的經濟,我們的國力衰落了,那麼也就是到了1950年,我們的人均GDP是相當於1890年的水平,60年我們的人均GDP沒有進步,而跟我們相比的像日本在這個時期呢,它的人均GDP的增長基本上翻了八番。
主持人:八番了。
張燕生:我們落後了,因此呢,經過了60年,尤其是改革開放30年,應該講它是一個歷史性進步,另外一個角度來講,我認為它也代表了我們中國未來的路,仍然是任重而道遠的,為什麼這麼講呢?因為我們的人均GDP只有日本的1/10,所以説我經常問自己,什麼時候中國的人均GDP能夠超越日本?實際上也是一個很高,很難逾越的檻,也就是我們的人均GDP什麼時候能夠超越?那麼我們知道,人均GDP即使超越了,實際上它有第三個檻。
主持人:第三個是什麼?
張燕生:也就是我們的綜合國力,什麼時候能夠名列世界前茅,因為我們知道,日本在1995年的時候,它的人均GDP曾經是美國的1.5倍,也就是在1995年的時候,日本它的人均GDP是遠遠超過了美國,但是後來,日本人停滯,停滯了10年,15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那麼今天的話,日本的人均GDP大致上也就是美國的87%,88%左右,你能不能夠在一個高點上站住,更多的取決於你的人才,創新能力和你的綜合國力。
楊宏山(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我想從客觀的數據上來看,它展示了我們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這30年裏頭,我們的經濟增長確實取得了相當不容易的成果,但是這樣一個成果,為什麼會講它不容易?因為第一,我們這种經濟的發展,我們付出了很大的環境的代價,資源的代價和社會的代價,我們的經濟增長在一定意義上,主要依靠像投資拉動以及出口拉動,那麼我們的出口的很多産品,實際上是一些資源性的産品,勞動密集型的産品,那麼這些産品實際上使得我們自身也付出了相當大的代價,比如説我們出口5億件襯衫才能購買一架波音飛機,所以説那麼這樣的一種龐大的,勞動力的投入和資源的支撐使得我們確實在這一方面付出了代價;另一方面,就是剛剛張所長所講,實際上我們跟日本之間的差距非常大,這種大,可以説不是未來一代人能夠完成,我們看到從80年代初,中國和日本的經濟,從GDP總量來講,日本是我們的4倍,到現在經過30年,中國的GDP達到和日本相提並論的這樣一個地步,但是未來如果人均GDP,根據張所長剛剛所描繪的,人均GDP我們發展到第二步,那麼某種意義上來講它不是一代人所能完成的,就意味著我們有更長的路要走,我們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包括我們在結構上的調整,在社會政策上的調整。
主持人:其實國內的反響,無論是媒體也好,公眾的反應都是比較冷靜的,比較理智的,但是在國外,國際上的反響可以説是一片熱炒,為什麼這個反差那麼大?這是什麼原因?我們來梳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