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圖文頻道 >

華夏嘉實基金最新股票池(附股)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17日 15: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經濟臺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銀行股集體“落伍” 華夏南方仍看好銀行股

  任憑市場高歌猛進,“脫鞋”之後的農業銀行較為低迷。8月16日,大盤上漲2.11%,農業銀行卻在2.68元至2.72元之間波動,最終收漲2分錢,漲幅0.74%。其他大盤銀行股如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等當日漲幅也低於大盤。

  事實上,自7月2日市場反彈以來,截至8月16日,上證指數上漲12.13%,而wind銀行指數的漲幅只有5.8%。而原先的兄弟行業,房地産也和銀行股分道揚鑣,同時間段wind地産指數上漲了24.44%。銀行股,已經背離大盤。

  銀行股落伍了

  8月16日,一系列概念板塊漲勢喜人。

  中航證券宏觀策略分析師戴磊稱,首先是南亞出現“超級細菌”,存在蔓延全球的威脅,讓人聯想到“非典”期間醫藥股的爆發行情,致使醫藥股大漲;其次,中國進出口數據顯示全球貿易修復速度較好,航運指數BDI大跌後出現了強烈的反彈,催生航運版塊領漲;第三,新興能源産業發展規劃可能在9月中下旬發佈的消息也刺激了新能源板塊;還有廣西獲得1.5萬億元的計劃投資,帶動廣西板塊強勢走強。

  這些消息下刺激下,外圍市場上週五的“悲慘”走勢被A股“輕描淡寫”地表現。8月16日A股低開後展開強烈反彈,1753隻個股上漲,只有23隻個股下跌。中金在線資金流量統計,當日200億資金凈流入股市。

  但比較遺憾,農業銀行在當日大漲的市場中卻充當了悲情角色。A股上漲只有0.74%、H股下跌1.18%。

  悲情的事情還有,此前一天,農業銀行公告其首次公開發行A股超額配售選擇權(“綠鞋”)已于2010年8月13日行使完畢。在“綠鞋”行使完畢後,農行共計募集資金達到221億美元,約合1503億元人民幣,成為全球最大的IPO。

  這一世界之最並不算“光彩”。“‘綠鞋’是農業銀行出嫁的‘彩禮’,如果農行是個好媳婦,需要‘彩禮’嗎?”中信建投首席宏觀經濟學家魏鳳春稱,“彩禮”用完了,以後就靠自己了。

  8月16日的市場表現證明,“彩禮”用完的第一天,農行表現乏善可陳。

  事實上,農業銀行只是銀行股悲情的代表。8月16日,A股15隻上市的銀行股中,只有興業銀行(601166)、寧波銀行(002142)、浦發銀行(600000)、南京銀行(601009)等4隻銀行股當日跑贏大盤,其他個股漲幅均在2%之下。

  時間拉長些,7月2日市場反彈以來,上證指數上漲12.13%,而wind銀行指數的上漲只有5.8%。這意味著這段時間,銀行股的漲幅相對於大盤的β系數只有0.48(簡單算法)。

  而過去4年,銀行股一直是高β值板塊。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wind銀行指數走勢分別是上漲204.45%、上漲96.05%、下跌63.98%、上漲103.76%;同期,上證指數走勢分別是上漲130.43%、上漲96.66%、下跌65.39%、上漲79.98%。銀行指數同大盤相比,過去4年的β系數分別為1.56、0.99、0.98、1.29(簡單算法)。

  總體看來,過去4年,銀行股的走勢接近或強于大市。今年年初至7月1日,銀行股同上證指數走勢也較為接近。而本次反彈,銀行股的表現差強人意。

  國信證券也注意到了銀行股的背離,不過該機構是同地産股相比的。8月16日,該機構報告稱:“銀行和地産最近的走勢出現了背離,典型個股是萬科和農行。”

  7月15日農業銀行上市以來,萬科A(000002)上漲了20%、農業銀行下跌了1.09%。   背離之謎

  從銀行股中報披露的業績來看,其表現本應該受到市場青睞。如華夏銀行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80.57%、中信銀行(601998)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45.35%;民生銀行(600016)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20.23%;南京銀行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49.78%。

  高增長帶來的是估值的下降。8月16日,申銀萬國銀行股投資策略就稱,銀行板塊目前的絕對估值和相對估值水平已經接近歷史低點。

  “銀行股的估值確實很有吸引力。”華南某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稱。

  而在基金二季度報告中,華夏、南方等大型基金公司也表達了對銀行板塊的看好。但是銀行股和大盤的背離還是發生了。

  國信證券給出的解釋是銀行股的擴容。

  近期銀行股的擴容確實頻繁:如最近光大銀行上市,預計融資190億元;公佈中報的中信銀行推出260億元的A+H配股計劃,這是繼中、建、工、交、招商之後的第六家公佈的A+H再融資計劃的銀行;還有工行可轉債發行18日上會,延續了銀行繼續擴容的壓力……

  而中信建投的魏鳳春則認為,銀行之所以不受青睞,是因為銀行要為去年的肆意放縱還債。政府不會為此買單。

  魏鳳春稱:“近期我們的路演,發現機構對銀行的判斷存在一些自相矛盾,一方面對於未來是否會出現不良貸款的大幅增長持懷疑態度;另一方面又抱有一些似是而非的想法,如即使出現了銀行的不良貸款,也會有政府再次買單。”

  但魏認為,銀行重組和不良貸款從形成到處置是一個讓利於地方和實體經濟同時自身享受制度紅利的過程,農行農業銀行和光大銀行上市,標誌著國有銀行重組改制的落幕,制度紅利已經釋放完畢,但是形成的鉅額損失還難以彌補;關於未來,魏鳳春認為,銀行業無二次紅利,這意味著政府買單的可能性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