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圖文頻道 >

重慶戶籍制度改革全面啟動 超10萬群眾諮詢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16日 07:5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昨日,我市(重慶市)統籌城鄉戶籍制度改革正式全面啟動,全市40個區縣、部分大中專學校和企業均設立諮詢轉戶站,為有轉戶願望的農民現場辦理轉戶申請。

  各部門現場一站式辦公

  據重慶市公安局治安總隊政委郭金嚴介紹,重慶全市807個派出所自8月1日開設戶籍改革轉戶窗口以來,已經為14111名農村居民發放了城市戶口簿,其中有2276戶農民自願進行整戶轉戶,廣大農村居民參與戶籍制度改革的積極性很高。

  昨日,重慶戶籍制度改革全面啟動當天,由於廣大農村居民戶籍制度改革的關注度很高,為方便農民諮詢轉戶政策,全市40個區縣、相關部門、企業、高校在15日集中設立戶籍制度改革諮詢轉戶站。同時為方便農民辦理轉戶手續,公安、國土、農委、社保等部門在活動現場開展一站式辦公,受理農村居民轉戶、退地、參保申請。

  外省學生也想成重慶市民

  昨天,重慶市農村籍大中專學生轉戶工作率先在重慶師範大學等11所學校同時啟動,有上百名農村學生紛紛遞交轉戶申請,連一些外省學生也渴望成為重慶市民。

  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市教委副主任趙為糧説,我市目前有農村籍學生60多萬人,是工作啟動後人數最多的一年。從明年起,轉戶工作將形成每年17-18萬人(每年招收的農村籍新生)的常態規模。

  據市公安局治安管理總隊政委郭金嚴介紹,此次“農轉城”戶籍辦理全部採用網上遷移,學生只需帶上本人戶口簿、身份證、錄取通知書或就讀證明,到入戶地派出所農轉城辦理窗口或在學校集中申請辦理即可。

  據了解,在8月20日之前,我市農村籍大中專學生轉戶工作將全面展開,只要願意成為重慶市民的大學生都可以將戶口轉到重慶來。

  享受城鎮居民同等待遇

  市戶籍改革辦公室統計,昨日全市超過10萬名群眾前往諮詢轉戶站諮詢,其中300名農村居民和11所學校辦理的100多名學生,都在昨天拿到城市戶口。

  “農民轉戶後,可享受城鎮就業、社保、住房、教育、醫療政策,與城鎮居民享有同等待遇,重慶市戶籍制度改革將用10年時間讓1000萬農民帶著尊嚴和財富轉戶進城。”市發改委副主任、戶籍制度改革協調組組長徐強表示,我市戶籍制度改革配套方案明確1000萬農民轉戶進城分“兩步走”:第一步,2010年至2012年,重點推進有條件的農民工及新生代轉為城鎮居民,力爭在兩年內新增城鎮居民300萬人。第二步,2012年至2020年,通過系統的制度設計,建立完善土地、住房、社保、就業、教育、衛生支撐保障機制,進一步放寬城鎮入戶條件,每年轉移70-80萬人,到2020年新增城鎮居民700萬人,非農戶籍人口提升至60%。

  “女兒成城裏人,讀書方便了”

  -白太容 家住巴南區花溪街道

  “終於轉成了城市戶口,這真是一件大喜事”,昨天一早,家住花溪街道的白太容和女兒捧著才領到的戶口本,看了又看,愛不釋手。白太容一家是作為優秀農民工首批轉為城市戶口的。

  昨天,和白太容一樣幸運的還有20多名首批轉為城鎮戶口的市民,他們在巴南區統籌城鄉戶籍制度改革啟動儀式暨大型宣傳活動上,一起領到了新的戶口本。

  白太容是巴南姜家鎮蔡家村村民,她的丈夫老家在合川區官渡所通廟村6組。因為丈夫李洪亮在花溪工業園區一家機械廠當衝壓工,他們一家人一直居住在花溪街道,10歲的女兒在魚洞四小讀書。

  “我從報紙上了解到農民可以轉為城市戶口,就趕緊去諮詢。”白太容説,雖然一直居住在城市裏,但是在找工作和女兒讀書等方面,目前還是感覺到有區別,“今後就好了,我的女兒也是城裏人了,讀書也方便了。”

  “畢業後找工作更容易了”

  -湯潤 重慶科技學院學生

  昨天,在重慶科技學院“農轉城”戶口申請點,大四學生湯潤正在認真地填寫申請表,決心將自己的戶口轉到學校裏來。

  湯潤説,她是銅梁縣太平鎮鵝壩村人,2007年考上大學,到學校報到時,根據相關政策可以選擇是否轉戶口到學校,她選擇了保留農村戶口。湯潤説,父母都認為城鄉戶口差別很小,轉不轉都無所謂,將戶口留在農村,還有可能享受富農政策。

  下學期,湯潤就要面臨畢業找工作了,她認為如果自己還是農村戶口,以後到單位去了,轉戶口會更麻煩。現在市裏推出的農村戶口轉城市的優惠政策讓她很心動,在電話裏與父母溝通了20多分鐘,大家一致決定立即轉為城市戶口。

  湯潤説,把戶口轉到城裏來,畢業以後就更加方便在城裏就業,還可以享受公租房,參加社保、醫保等優惠政策,對自己以後工作和生活會更加有利。 (來源:重慶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