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圖文頻道 >

中信集團啟動股改欲整體上市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10日 10: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參考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中信集團的股改已悄然啟動,並計劃股改後於明年在香港整體上市。據消息人士透露,中信集團已經聘請仲介機構開始清産核資,在清産核資結束後將準備改制方案,但由於業務龐雜,且多家子公司已經在A股和H股上市,股改上市的整合難度頗高。記者就此向中信集團公關處求證,但一直沒有得到明確回復。

  中信集團股改上市的準備工作由中信證券和中信證券國際負責,中信證券負責整理其大陸資産,中信證券國際負責整理其海外資産和香港資産。中信集團已經聘請了中聯資産評估有限公司,以3月31日為基準日,進行清産核資,同時也聘請了畢馬威開始審計工作。目前,主要工作在於摸清集團資産現狀,從而決定把那些業務板塊放進未來的上市公司。

  “但是,中信集團的業務太過多元化,且旗下有多家上市公司,資源整合面臨很大挑戰。如何避免監管層反對的‘一女二嫁’,是股改上市所必須考慮的難點所在。”一位投行人士説。

  雖然是一家金融控股公司,但中信集團的業務多元化程度極高。年報顯示,截至去年末,中信集團合併總資産21538億元,合併凈資産1352億元,全年營業收入2091億元,利潤總額354億元。其中,金融業務總資産18066億元,營業收入667億元,利潤總額210億元;非金融業務總資産3637億元,營業收入1395億元,利潤總額138億元。非金融業務包括房地産、工程承包、資源能源、製造業、信息産業、商貿等六大類。

  在中信集團龐雜的業務體系中,其擁有的全資子公司及控股公司達38家(這些子公司同樣也控股參股了眾多企業),其中十多家控股參股企業為上市公司,金融類企業包括A+H股上市的中信銀行、A股上市的中信證券,非金融類的上市公司更多,包括A股上市的中信國安、ST中葡、中信海直,香港上市的亞洲衛星、中信資源、中信泰富、中信21世紀等。

  中信集團董事長孔丹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放我出海,中信可以到境外再拿100億美元回來。”但在外界看來,境外上市可能是中信集團的無奈選擇。這是由於A股市場不允許二次上市,若在A股整體上市,中信集團需要先對旗下A股上市公司進行收購並退市。

  據悉,中信集團現在已與有關部門溝通改制事宜,待清産核資結束後將準備改制方案,並上報國務院。孔丹此前曾表示,現在想先推動股改,看能不能擇機實現境外上市。中信集團認為,整體上市能更好地實現各個子公司間的協同效應。

  而外界認為,籌劃改制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中信集團的管控問題。由於集團總部只承擔管理職能,全部業務由下屬各個子公司負責,這种經營模式面臨頗大的管理與內控風險。當年中信泰富事件爆發後,中信集團即成為最終責任人。經過中信泰富危機之後,中信集團專門設立了風險管理部門,現在正在推動從集團到子公司風控流程的管理。

  還有投行人士認為,中信集團的業務整合還需要在很多環節上突破現有政策的約束。在金融業務方面,如果集團整體上市,無疑將有助於銀行、證券、保險和信託這些板塊的業務整合,但在現有分業經營、分業監管的框架之下,如何界定交叉銷售的底線,如何控制關聯交易的風險,將是極大的考驗。

  “二次上市在香港雖然沒有什麼法律障礙,但必須考慮的是,能上市的優質資源基本都已經上市了,現在的問題是拿什麼資産上市。在金融類資産中,中信銀行已經A+H股上市,如果這部分不放入未來的上市公司,不僅金融板塊的協同效應難以有效發揮,而且還將面臨更多的關聯交易限制。如果以非金融類資産為主體,非金融類資産中優勢的資源類業務主要在中信泰富和中信國安,這兩家公司也已經上市。”一位投行人士説,中信集團其他有優勢的業務在地産業和工程承包方面,地産板塊去年的利潤總額有36億元,工程承包板塊利潤有7億元,但監管部門並不鼓勵地産類業務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