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10日 09:5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證券時報
今年以來全球自然災害頻發,惡劣的天氣在導致一些國際主要糧食産區大幅減産的同時,部分國際農産品也漲價迅猛,使得市場對國內糧價上漲的預期更加強烈,同時也加大了下半年通脹壓力的擔憂。對此,多數業內專家表示,我國糧食消費主要依靠國內供給,國際糧價上漲對國內糧價影響有限,對CPI推動力量不大。
國際糧價
上漲對國內糧價影響有限
近期,位列全球小麥出口前十名的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斯坦等國遭遇百年難遇的高溫乾旱,市場預期其減産可能接近三成。同時,巴基斯坦西北部則遭遇80年來最嚴重水災,重創該國主要農産區。而加拿大今年降雨過度,歐洲部分小麥産區遭遇旱災,澳大利亞鬧起蝗災……這些都加重了市場對於全球範圍農産品減産的預期。
受此影響,國際糧食價格出現暴漲。8月2日,國際小麥期貨價格刷新了近22個月的歷史記錄,CBOT 9月玉米期貨價格自7月初以來累計上漲超過兩成,CBOT 11月大豆期貨價格自7月初以來也上漲近15%。
儘管中國三大主糧以自給自足為主,但由於從年初的西南大旱、北方寒潮到目前的南方洪澇和北方高溫,災害範圍覆蓋多個糧食主産區,使得市場對國內糧價上漲的預期更加強烈。此前,中國社科院和國家統計局聯合發佈的2010年《農村綠皮書》預測,2010年糧食生産價格上漲幅度可能超過5%,進而帶動農産品價格總體上漲4%。
中國社科院發展研究所副所長李祥認為,旱澇災情加大了糧食生産壓力,但不會出現長時間、大幅度的糧食價格上漲。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國有糧食企業原糧總庫存超過4500億斤,庫存消費比達40%以上,遠超過國際公認的17%至18%的安全線水平。
中信建投證券研究所認為,目前我國糧食總供給是充足的,在這之前我國糧食連續6年豐收,庫存比較充足,從總體的供求關係來講,目前糧價不具備大幅上漲的基礎。二季度中有些糧食品種,包括小雜糧確實漲幅較大,但仍然是一種結構性的上漲。從糧價總體走勢來看,目前還處在一個比較穩定、緩慢的上升趨勢中,而這正是宏觀政策特別是糧食價格政策支持的結果。
國家糧食局副局長曾麗瑛近來數次公開表示“目前糧源充足”,糧食價格將保持基本穩定。同時,7月份國家糧食局網站連續刊登兩篇文章強調,不要對玉米、小麥價格上漲有過高預期。
糧價對下半年CPI影響有限
作為影響CPI的重要變量,雖然糧價對CPI的影響程度目前學界仍未達成共識,二者聯動機制亦相對複雜,但糧食價格穩定對CPI穩定所産生的作用毋庸置疑。不過,分析人士普遍認為,糧食價格對下半年整體通脹水平影響有限。
國家信息中心專家表示,國家將有效管理通貨膨脹預期,將會進一步加強價格調控和監管,加上糧食庫存比較充裕,房價過快上漲勢頭得到遏制,以及國際市場大宗初級産品價格同比漲幅趨緩等因素,將有助於減輕物價上漲的壓力。
興業銀行資金運營中心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也分析指出,政府儲備糧庫中掌握著大量的稻穀、小麥、玉米,對糧食市場具有較強的調控能力,因此,糧價漲幅完全可控。至於通過影響生豬等養殖成本推動肉類價格,進而間接影響通脹的程度就更加有限。
此外,農業生産資料價格和PPI以及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的走勢較為一致,因此,農業生産資料的輸入性因素較為明顯。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轉弱的影響,6月份PPI的增速可能見頂回落。因此,輸入性因素對於農業生産資料價格的拉動作用也不會很強。
據中金研究報告測算,如果今年糧食總産減産範圍控制在5%以內,國家有能力調節市場供需。在經濟增長趨緩的形勢下,糧食以外的商品價格出現明顯上升壓力的可能性不大。
中信建投也表示,雖然最近由於氣候變化影響,某些農産品價格出現上漲,但不會導致通貨膨脹水平失控,今年年初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CPI漲幅控制在3%左右的預期目標一定能夠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