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07月29日 09:4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參考報
地處江蘇鹽城大豐市的江蘇輝豐農化股份有限公司自今年5月28日首發申請過會後,一直飽受媒體和投資者的質疑。輿論質疑的焦點集中在其集體股權零價格轉讓、上市前夕突擊收購關聯方以及強迫老股東退股等方面,而《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日在深入實地調查後發現,輝豐農化涉嫌因隱匿違法排污方面的重大信息而矇混過會。一些環保方面的專家認為,這樣的企業不但不能上市,反而應該立即停産整頓並追究相關人員的違法排污責任。
傷農事件頻發生村民怒斥“毒工廠”
輝豐農化是鹽城市的“環境友好企業”,但卻被大豐市新豐鎮赤旗村群眾怒斥為“毒工廠”。
近日記者在大豐市新豐鎮赤旗村看到,這家農藥廠的廠區緊挨著赤旗村,最近的村民住宅距廠子竟然不足百米。採訪時,不時能聞到刺鼻的難聞氣味。當地村民反映,這時聞到的氣味還不嚴重,每到晚上農藥廠排放毒氣時根本無法忍受。一位姓奚的村民説,他住在廠子東面大約1公里處,每當颳起西南風時,總感覺頭暈目眩,門窗不得不都關上。村民們還説,農藥廠生産的一些藥很毒(如102,二四滴等),産生的污水經常通過一條較長的暗道直接偷排到鬥龍港裏,然後排入大海。記者繞著輝豐農化圍墻走了一圈發現,周邊的幾條小河河水發黑泛綠,幾乎都處於嚴重污染狀態。
由於嚴重污染,小麥、油菜、蠶豆等農作物收成銳減,水稻秧苗、棉花出現了發黃、枯死等現象。最讓村民痛心的是,進入二十一世紀後,一直賴以糊口生存的家蠶也因遭遇污染出現了大面積死亡,往年平均每張蠶能養四五十公斤蠶繭,而受污染後只有二三十公斤,周圍近1500畝桑園每年損失都不低於20萬元。為此,當地村民不斷向廠方、政府以及新聞媒體反映,但多年過去了,污染仍在加劇,問題始終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記者通過深入採訪知情人和調閱各種資料發現,從2005年至今,輝豐農化傷農事件屢屢發生:
——— 2005年6月7日,據《新華日報》報道,大豐市新豐鎮赤旗村讀者來電反映,建在村裏的江蘇輝豐農化股份有限公司産品大都含有毒性,附近農田作物産量普遍下降,有時整片枯萎死亡,連居民飼養的家禽家畜也生長緩慢。
———2006年5月27日,村民自製的影像資料顯示,當地桑蠶出現了大面積死亡現象,一些蠶農指著死去的蠶蟲痛心地説:“這讓我們老百姓以後怎麼過啊!”來自鹽城市蠶桑技術指導站的一篇文章則指出,2006年5月底,由於輝豐農藥廠排放的廢氣污染了蠶室和桑葉,新豐鎮960張蠶種80%受到危害,當季蠶農減收1000多萬元。
——— 2007年8月15日,村民韋廣紅、陳遠美向鹽城市環保局反映江蘇輝豐農化集團污染造成養蠶損失,鹽城市環保局建議他們向大豐市林業局和大豐市環保局反映。2007年9月22日,七組村民彭喜祥等養蠶戶向大豐市環保局舉報所養秋蠶大面積死亡問題,大豐市環保局王勇和馮衛雲兩同志出具的環境監察現場檢查單指出,環保部門將進一步對江蘇輝豐農化有限公司加強監督管理,建議由新豐鎮政府對養蠶戶桑園一次性補貼,進行産業結構調整。
———2008年9月23日,落款為大豐市新豐鎮赤旗村七組全體養蠶受害戶的一封上訪信上按滿了23位農民的手印。信中説,又一年的秋收來了,我們卻要用悲憤和憂愁交織成的淚水來品味秋收……
面對一系列傷農事件,輝豐農化董秘鄭路明竟然表示,最近幾年沒有發生污染桑蠶的事件,只在2004年以前因污染給蠶農補償過。另據了解,2005年,輝豐農化在大豐港經濟區徵用土地,新建了一個名為生産事業二部的廠區,赤旗村的廠區則成了生産事業一部,大規模的生産轉移到海邊。
超標污水直排大海當事企業矢口否認
記者驅車幾十公里來到了黃海之濱的大豐港,車子駛入大豐港經濟區南港工業區(也被稱為大豐海洋經濟區),一塊高大的宣傳牌赫然入目———“高目標定位,高強度定位,勇創江蘇沿海首家國家級生態化工示範園”。此時雖然隔著車窗,一股惡臭仍穿透過來,讓人噁心得想吐。記者來到了佔地約700畝的輝豐農化生産事業二部,路邊“輝澤萬物,豐滿天下”的宣傳語十分醒目。
在一位知情人的指引下,我們沿著輝豐農化東墻走到最南端,拐過彎便發現了一個排污口。這個排污口是企業的排水口,裝有閥門,但閥門沒有關死,不斷有污水慢慢流淌出來,流到了緊靠廠子的一條名為八中溝的小河裏。記者在裝有閥門處的水池裏看到,污水黑得發亮,像墨汁一樣濃稠,而流到小河裏面的污水已經呈現油污狀、褐紅色,不時散發出一陣陣惡臭。記者分別在閥門處和小河邊取了水樣,經專業機構檢測,化學需氧量(CO D)分別高達1000m g/l和200m g/l。
這位知情人士透露,輝豐農化的違法排污行為已經到了明目張膽的地步,污水處理設備運轉極不正常,2個排水口全部變成了排污口,另外還設了2個所謂的排澇泵,每逢下雨天或者夜晚就會將未經過任何處理的污水通過這些排污口公然排到八中溝中,繼而直排大海。
輝豐農化的違法排污行為,在一家污水處理廠得到了進一步證實。這家名為聯合環境水處理大豐有限公司的污水處理廠,是由江蘇騰龍集團和新加坡聯合環境技術有限公司共同投資的,負責南港工業區10多家化工企業的污水處理。廠方一管理人員告訴記者,輝豐農化按照目前的生産情況,每天應該産生大約3000噸廢水,經過初步處理達標(即C O D達到500m g/l以下)後應該有七八千噸,而現在的實際情況是,每天只送來900噸廢水。這位負責人氣憤地説,輝豐農化有時候竟然直接從河水裏抽一些水然後勾兌一些廢水,交給污水處理廠矇混過關。
針對污水處理設備運轉不正常的反映,記者向輝豐農化廠方提出進廠區看看污水處理設備,但遭到了拒絕,一位名為陳經華的管理人員在請示了領導後回答:“高溫季節廠區不接受記者採訪”。輝豐農化董秘鄭路明在接受採訪時稱,企業所有的污水都在經過處理達到接管標準(C O D 500m g/l以下)後交給污水處理廠了。針對記者提出的日廢水排放量、月排污費等問題,鄭路明則明確表示拒絕回答。鄭路明認為,企業在報告期內未發生過污染環境的重大事件,不存在違法排污。她還説,中國是一個工業水平還不是非常先進的國家,作為一個化工企業沒有污染是不可能的,真正要做到像外國大公司那樣治污也是不可能的。
應該説,國家相關部門對上市公司的環保監管工作一直十分重視。近年來,相繼出臺了《關於進一步規範重污染行業生産經營公司申請上市或再融資環境保護核查工作的通知》、《關於加強上市公司環保監管工作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文件。
然而,這樣的文件在地方,在落到實處時卻遭遇了重重阻力。
記者登錄江蘇省環保廳網站,調閱鹽城市及各縣(市、區)環保局領導帶案下訪暨包案情況的記錄發現,僅最近兩年,大豐港經濟區南區因群眾舉報污染問題並被調查處理的多達6次,其中涉及輝豐公司的有兩次:2009年6月11日,因群眾反映南區大氣污染嚴重,鹽城市環保局相關領導在下訪後責令江蘇輝豐集團等5家化工企業根據各自存在的問題于2009年7月12日前完成廢氣處理裝置改造,否則將採取降低企業信用度和新聞媒體環保網絡曝光等手段;2009年11月14日,大豐市政府決定對大豐港區南區環境綜合整治並對該區13家化工企業都下達了限期治理達標的通知,如不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限期治理達標的任務,將依法對企業進行停産和經濟處罰。此外,2009年7月14日,有群眾向江蘇省環保廳廳長信箱投訴大豐港化工區直接排污入海。
發人深省的是,連續多年來的惡性傷農事件以及從未間斷的群眾舉報,卻都沒有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輝豐農化招股説明書竟稱:江蘇省環保廳通過專項核查,確認本公司報告期內未發生環境污染事故。江蘇省環境保護廳出具了《關於江蘇輝豐農化股份有限公司申請上市環保核查的函》,認定“核查時段內該公司未因發生環境違法行為而受到環保部門的行政處罰”。就這樣,一個涉嫌隱匿重大環境信息、涉嫌常年違法排污的重污染企業,在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發行審核委員會2010年第84次會議上矇混過會。
記者在大豐調查的時候,當地很多群眾非常想不通這樣的企業怎麼上市,非常擔心這樣的企業上市後會帶來更大的污染之禍。大豐市新豐鎮赤旗村的眾多村民向記者疾呼,這樣的制藥企業為什麼不搬離居民區?
據報道,輝豐農化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咪鮮胺、二噻農産品,全球規模第二的溴苯晴産品,國內規模最大的二四滴、吡氟酰草胺、氟環唑産品。對農藥頗有研究的原滄州市農林科學院研究員武之新告訴記者,102、二四滴等産品都是中等毒性農藥,肯定要産生嚴重的污染,這樣的企業距離居民區至少應該在2公里以上。
耐人尋味的是,輝豐農化在大豐當地地位十分顯赫,是大豐市三制保護企業(即“檢查準入制、收費扎口制、處罰申報制”),對當地財稅貢獻較大。據相關報道,該公司2009年全年實現銷售6.8億元,利稅1.37億元,上交稅金4200多萬元,成為大豐地區工業企業第一納稅大戶。值得注意的是,輝豐農化居然是鹽城市“環境友好企業”,輝豐農化董事長仲漢根被評為2008年、2009年大豐市“十大明星企業家”。
南京大學環境學院有關專家指出,這樣的企業不但不應該上市,反而應該立即停産整頓,並追究企業相關人員的違法排污責任,同時追究環保部門的監管責任。這位專家指出,推進已上市公司的環境信息披露工作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將防線前移,在企業上市前嚴把“環保關”。否則,重污染企業一旦矇混上市,有朝一日將給投資者帶來巨大投資風險。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王毅也認為,一個企業如果連起碼的污水達標排放都做不到位,是不應該上市的。
本報將對這一事件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