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消費調查頻道 >

旱災頻發恐成我國糧食安全主要威脅

發佈時間:2010年07月23日 10:3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參考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相關研究報告認為,氣候變化將導致乾旱問題進一步惡化,我國需要採取更多措施來保護受到威脅的“糧倉”

  記者 董振國 陳鋼 李鈞德 北京報道

  2009年和2010年春季,北方冬麥區和西南地區分別發生歷史罕見的大旱,給糧食生産和人民群眾生活帶來了巨大威脅。《經濟參考報》記者最近在我國部分糧食産區調查了解到,氣候變暖極有可能導致未來極端氣象災害的範圍、程度和頻率加大,頻發的旱災將成為我國糧食安全的主要威脅。

  每年因旱災損失糧食300多億公斤

  麥肯錫公司去年發佈了與國家發展改革委國際合作中心、中國農業科學院聯合開展的“從糧倉到旱地——中國華北、東北地區抗旱措施的經濟影響評估”報告。這份研究報告認為,氣候變化影響預計將導致乾旱問題進一步惡化,中國需要採取更多措施來保護受到威脅的“糧倉”。

  去年冬季至今年春季,西南地區發生大旱,耕地受旱面積一度達9654萬畝,作物受旱7097萬畝,待播耕地缺水缺墑2557萬畝。雲南省今年小春作物因旱絕收超過1000萬畝。2009年,華北主要省區冬春連旱,高峰時全國作物受旱面積達到1.61億畝,國家防總首次發佈了旱災的紅色預警,後來內蒙古和遼寧西北的伏旱和秋旱導致大面積糧食絕收。

  “洪災一條線,旱災一大片”。陜、豫等省區一些水利部門幹部認為,與我國歷史上多次出現的全國性多年持續旱災相比,北方近幾年的旱災只是區域性和季節性的乾旱,但已暴露出旱災對我國糧食和水源安全的嚴重威脅。陜西省防汛抗旱辦副主任翟大明説,陜西“十年九旱”,旱災損失佔自然災害損失量的50%以上,2009年全省因旱災減收糧食100多萬噸。陜西省以2007年為基本年進行評估,如果2020年出現特大旱情,將會有500萬人出現吃水困難,糧食産量減少20%左右。

  我國的乾旱事件幾乎年年出現。據《中國水旱災害公報》公佈的數據,1950年至2007年,全國農業平均每年因旱受災3.26億畝,年均因旱損失糧食158億公斤,佔各種自然災害造成糧食損失的60%以上。與此同時,全國農作物年均因旱損失糧食由20世紀50年代的43.5億公斤上升到90年代的209.4億公斤,2000年以來高達300多億公斤。

  未來旱災發生頻率可能提高

  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羅勇認為,自從上個世紀70年代以來,在全球範圍內受乾旱影響的地區已經增加。對於今後旱災發生規律的演變,目前一個較為廣泛接受的結論是氣候變暖極有可能導致未來極端氣象災害的範圍、程度和頻率加大。

  廣西壯族自治區水利廳副廳長王春林、陜西省防汛抗旱辦副主任翟大明等水利專家分析,近年來,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我國年平均氣溫升高,區域降水和河川徑流變化波動明顯增大,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增多增強,乾旱災害呈現出加劇態勢。旱災的影響範圍也不斷從農村向城市和生態環境擴大,旱災發生區域也從西部、北方擴展到東部、南方。

  水利部部長陳雷指出,北方地區連續多年乾旱,水資源短缺問題十分突出。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浩分析,受氣候變暖及人類活動日益頻繁的影響,長江流域年均氣溫有顯著上升趨勢,年徑流減少趨勢明顯,徑流年內分佈更不均勻,未來這一流域洪澇與乾旱災害發生的頻次將有所增加。

  中國農業科學院林而達教授説,總體來説,氣候變化這種負面影響已顯端倪。比如過去20年,華北、西北、西南氣溫上升,對糧食生産有抑製作用。

  水資源緊缺和農業用水總量剛性的矛盾,制約著我國的糧食生産能力。目前我國人均水資源量2200立方米,約為世界平均水平的31%。專家預測,到2030年我國人口將達到16億,人均水資源量將降到1750立方米,接近國際承認的1700立方米“用水緊張”標準。但是,人口增加對糧食需求的增長,很大程度上還要靠水來保證。

  旱災成為糧食生産的主要威脅

  據估算,在“中等”氣候變化的情景下,2030年東北地區的旱災損失會增加50%,東北和華北兩個地區的損失將從140億元擴大至180億元。在“嚴重”氣候變化的情景下,兩個地區的農業損失最高可達370億元。

  麥肯錫公司與國內相關部門聯合開展的研究報告指出,東北和華北是中國重要的糧食生産基地,兩地糧食産量佔到全國的1/4。氣候變化預計將加大旱災的發生次數和嚴重程度,如果不加大力度緩解乾旱威脅,未來中國糧食主産區可能遭受重大農業損失。

  這一報告認為,近年來中國政府實施了多種防旱抗旱措施,但考慮到氣候變化對旱災的影響,有必要對現有措施進行鞏固和加強。如果節水灌溉、保護性耕作、蓄水以及種子工程等抗旱措施能夠全面實施,2030年中國因旱災造成的農業損失可減少50%,相當於90億元的農業産值。

  我國70%的糧食來自灌溉農業,從資源的角度看,水源不足將使旱災成為我國糧食安全的主要威脅,主要表現為南北糧食生産和水資源的結構性失衡。

  農業經濟專家曹利群認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糧食生産重心持續地從水資源豐富的南方向缺水的北方轉移,這一趨勢自2000年後表現尤其突出。北方很多低産田由於灌溉設施的改善變成了高産田,而南方很多省份農民的種糧積極性下降,糧食總産量減少。傳統的“南糧北運”變為“北糧南調”,很大程度是以犧牲北方的水資源,尤其是地下水資源為代價的。在華北平原糧食産區,由於常年超采地下水,出現大量地下漏斗區。

  曹利群指出,如果説20世紀60年代以前,因為缺乏對地下水資源的認識而在旱期無水可用,那麼在將來,可能會因為長期的無節制開采地下水而在旱災面前出現無水可抽的局面。若不提早扭轉目前存在的南北糧食生産和水資源的結構性失衡趨勢,極端旱災的應急措施會因資源的枯竭而變得無能為力。

  我國部分糧食産區抗旱能力薄弱令人擔憂

  灌溉設施“帶病運行” 抗旱應急能力“透支”

  近些年頻發的旱災正在對我國糧食和水源安全造成嚴重威脅,而《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日對河南、陜西等多個糧食産區抗旱能力的調查卻發現,地表水調蓄能力普遍不足、地下水資源過度開發、灌溉設施老化失修“帶病運行”……目前我國糧食産區的抗旱能力之薄弱,讓人擔憂。

  調蓄能力不足 守著黃河缺水“吃”

  在糧食産量佔全國1/10、有“中國糧倉”之稱的河南省,因為調蓄能力低下,“守著黃河難用水”。河南省防汛抗旱辦副主任魏振峰説,全省沿黃糧食産區只有5座平原水庫具有調蓄能力,由此出現的結果是:守著黃河缺水“吃”——用水的時候沒有水、不用的時候水又白白流走。

  河南省在開發利用黃河水資源方面曾有過驚人之舉。早在上世紀50年代,河南就開始較正規地發展引黃,灌溉面積達30萬畝的人民勝利渠就是當時的傑作。後來十年,河南引黃灌溉得到快速發展,相繼建成鄭州東風渠、蘭考三義寨人民躍進渠、新鄉共産主義渠、封丘紅旗渠四處大型引黃灌溉工程和濮陽渠村引黃灌區。與山東省相比,當時河南引黃工程規劃設計規模超過山東省一半還多,但到如今,河南實際引黃灌溉面積不足山東的一半,年均引水量也只有山東的1/3。根據黃河水量分配方案,河南省黃河干流每年可用水資源35.67億立方米,但2000至2007年年均引黃水量只有17億立方米左右,不足一半。

  位於陜西省渭南市的洛惠渠灌區,設計灌溉面積77萬畝,但目前實際灌溉面積只有47萬畝,一個原因就是渠首加壩加閘工程一直未能實施,沒有調蓄能力。灌區管理局局長張公民説,目前洛惠渠渠首蓄水能力僅有60萬立方米,倘能實施加壩、加閘工程,蓄水能力可提高到600萬立方米。近年來洛河年均徑流量6億立方米左右,灌區年需灌溉引水2.8億立方米,但實際引水量只有1.5億立方米左右。

  咸陽市是陜西易受乾旱影響的糧食産區之一。咸陽市防汛抗旱辦主任王曉健説,咸陽抗旱能力不足,除了水資源量較少之外,主要是控制性工程缺乏。咸陽境內有涇河、渭河兩條河流,全市66座水庫總庫容只有2.88億立方米,佔水資源總量的25.5%,對水資源的調蓄能力嚴重不足。

  設施老化失修 抗旱能力呈萎縮之勢

  《經濟參考報》記者最近在河南、陜西一些大型灌區走訪看到,大多建設于30年前的灌溉設施普遍老化失修,干支渠道破損、淤積和田間工程損毀的現象十分普遍,不僅造成輸水損失嚴重,而且使實際灌溉面積大大低於設計灌溉面積。

  河南省安陽縣共有耕地107萬畝,曾經有5個自流灌區,設計灌溉面積70萬畝。安陽縣水務局局長謝宣海無奈地説:“由於多年來渠道破損失修,目前全縣灌區覆蓋面積僅剩15萬畝左右。上個世紀70年代修建的洹南灌區,設計灌溉面積30萬畝,目前只能灌溉7萬畝。近6年來全縣糧食連續豐收,主要依靠的是井灌,每年新打機井數量在400眼以上。”

  河南橫跨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四大水系,入過境水量較豐富,河灌條件較好,先後建起萬畝以上灌區243處,設計灌溉面積4438萬畝。然而近20年來,在井灌迅速發展的同時,河灌不斷萎縮。據河南省水利廳統計,目前全省大中型灌區有效灌溉面積為2460萬畝,僅佔設計能力的55.4%。黃河在河南境內總長達到700多公里,其中僅30萬畝以上灌區就達17處,設計灌溉面積1977萬畝,但有效灌溉面積約為67%。

  在陜西省糧食産區,灌區老化失修的問題同樣導致灌區抗旱能力萎縮。據陜西省水利廳農水處副處長李少毅介紹,陜西全省設計灌溉面積2300多萬畝,但實際灌溉面積僅有1600多萬畝。

  去年10月,由全國人大常委會發佈的《關於農田水利建設項目實施情況的調研報告》指出:由於國家財政投入不足,多數水利設施老化失修,一些地方在乾旱面前束手無策,水利設施不堪重負;大型灌區工程設施的完好率不足50%,中小型灌區工程設施的完好率不足40%。由於水利設施跟不上,我國有一半以上的農田得不到有效灌溉,仍然“靠天吃飯”。

  地下水“透支” 帶來水安全隱患

  提高農業抗旱能力是一項系統工程,包括了引水灌溉、調整種植結構、保護性耕作等手段。然而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各地在抗旱過程中,過度依賴灌溉,特別是井灌,造成抗旱應急能力的“透支”。

  2009年春天儘管發生了罕見的大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在陜西省合陽縣甘井鎮使用留茬免耕、秸稈全程覆蓋技術種植的小麥(2305,3.00,0.13%)仍然獲得豐收,畝産達到250至300公斤,比當地傳統耕作的小麥增産1倍左右。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旱作農業專家李立科認為,保護性耕作技術是提高糧食生産抗旱能力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利用得還不夠。

  我國大部分旱作地區一直沿襲傳統的以鏵式犁翻耕土壤、裸露耕作法,容易破壞土壤結構、降低水肥含量、加劇水土流失,最終降低抗旱能力。實施保護性耕作,具有顯著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然而推廣應用並不理想。在“十年九旱”的陜西省,目前開展保護性耕作技術示範的面積僅有260萬畝。

  如同保護性耕作技術一樣,噴灑抗旱生物製劑、種植抗旱作物都是農業抗旱的長效手段,但在實際生産中,這些手段的使用遠不如對灌溉條件的依賴。

  地下水資源是農業抗旱能力的應急保證,但在一些糧食産區,地下水正在成為抗旱的主要手段,帶來了水安全隱患。2008年冬至2009年春,河南省出現了連續108天的冬春連旱,但2009年全省糧食産量仍達到了539億公斤,比2008年增産2.5億公斤,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前提是大量開采地下水。目前河南省有機井120萬眼,全省7500萬畝有效灌溉面積中,“井灌”面積高達5000萬畝。

  河南省水文水資源局副局長王有振説,河南淺層地下水資源量為196億立方米,根據測算,每年可採最大額度在100億立方米,而實際年開採量在110億至120億立方米。

  觀點

  用水資源安全保證糧食安全

  河南省水利廳農水處調研員 李斌成:

  根據河南省水利部門編制的2009年至2020年大型灌區骨幹工程的改造規劃,需要總投資204億元,年均需要投資17億元,但近幾年的年均投資只能達到2億多元,完成投資需要上百年,但水利設施的使用年限平均只有15年,也就是説,舊的沒修完,新的又要修了。

  陜西省防汛抗旱辦副主任 翟大明:

  目前很多地方沒有建立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抗旱投入機制,許多市縣均無財政專項抗旱資金,嚴重影響抗旱減災措施的有效落實。此外,提高抗旱能力還應加強乾旱管理的立法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抗旱條例》正式頒布實施後,更具體的條款尚有待進一步完善相關的配套法規,形成自上而下的完整法規體系。

  河南省水利廳農水處幹部 周月紅:

  近年來農田水利建設投入不足的一大原因是農村義務工、勞動積累工取消後形成的巨大欠賬。河南省2004年全面取消“兩工”以前,每年“兩工”投入折合資金30至40億元,這項虧空有待彌補。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 鄭風田:

  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新的投入機制一直沒有建立起來。全國農民興修農田水利的投工量,1998年超過100億個工日,2003年減少到47億個,2004年不到30億個,即使每個工日只按10元計算,今後我國每年僅農田水利建設投入的缺口都要超過700億元,而如果按照最低工資標準折算,則至少5倍於此。

  河南省防汛抗旱辦副主任 魏振峰:

  為了保障糧食安全,我們需要重視“水安全”,“水安全”需要更多的“軟體”支持。比如,應該加強信息化預警技術研發。目前我國乾旱的信息化管理及預警能力十分薄弱,尚沒有建立起完整的乾旱管理數據庫,旱情監測信息和指標體系很不健全。需要制定數據共享法規,打破多年來形成的行業信息不共享局面,建立統一的數據庫,研究綜合的旱情指標體系和預警參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