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圖文頻道 >

央行副行長胡曉煉稱嘗試定期公佈名義有效匯率

發佈時間:2010年07月23日 09:4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胡曉煉指出

  要從一籃子貨幣角度看匯率

  不要片面關注與某單一貨幣匯率 嘗試定期公佈名義有效匯率

  本報北京7月22日電 (記者田麗)匯改五週年之際,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胡曉煉今日發表署名文章指出,我國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匯率浮動,發揮匯率的價格信號作用;根據經常項目主要是貿易平衡狀況動態調節匯率浮動幅度,發揮“有管理”的優勢;參考一籃子貨幣,即從一籃子貨幣的角度看匯率,不片面地關注人民幣與某個單一貨幣的雙邊匯率。

  發揮匯率價格信號作用

  胡曉煉認為,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匯率浮動,意在實現國際收支大體平衡。理論和經驗都表明,供求大體平衡時資源配置有效性高。如果供求不平衡,資源配置就難以實現最優化的結果。

  她説:“當總出口長期小于總進口,表明資源並未充分向出口部門配置,結果是外匯短缺,無法滿足包括消費品和生産投資品在內的進口需求;當總出口持續明顯大於總進口,就表明資源過多向出口部門配置,出口爭取到的外匯無法通過進口消化,而是變為對外投資,當投資集中于境外低收益領域時,表明資源配置效率不高。自黨的十四大決定建立市場經濟體制時起,就已明確了基於市場供求實現資源有效配置的市場化改革方向。”

  匯率浮動管理要體現三個取向

  如何理解“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對此胡曉煉指出,要根據經常項目主要是貿易平衡狀況來把握對匯率浮動的管理。具體而言,對匯率浮動的管理主要體現三個取向:一是在宏觀經濟上要應對國際國內市場異動,防止匯率過大波動和金融市場投機;二是匯率向引導優化資源配置、趨向國際收支平衡的方向調整;三是與大多數企業在資源配置優化過程中的承受力相適應,避免出現大規模的關閉和裁員。

  “匯率調整會給企業結構調整帶來一定壓力,但若貿易順差仍較大甚至快速增長,就表明企業總體上是適應的,調整是可以承受的。如果貿易順差快速減少,表明企業適應能力還需要提高。匯率調整過程中要把握好節奏,充分發揮正確積極的因素,控制不利因素,還要綜合考慮國際經濟形勢、國際合作等因素,維護好戰略機遇期。”胡曉煉解釋説,通過匯率調整,改變國民經濟內外比價關係,引導資源在對內和對外部門之間優化配置,促進擴大內需、産業結構調整、科技創新等。這些變化反過來又能夠以市場化的方式對經常項目收支進行調節,兩者互相促進,實現經濟均衡可持續增長。

  事實上,5年來,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對我國實體經濟發揮了積極影響,為宏觀調控創造了有利條件,也在應對國內外形勢變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取得了預期的效果。相比5年前,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幅度達22%。

  以一籃子貨幣作調節參照係

  對於“參考一籃子貨幣”提法,胡曉煉認為,匯率浮動主要是調節實體經濟中的總進口和總出口,所以調節不能僅對一國的雙邊貿易狀況,也不能僅看人民幣和美元之間的匯率。具體選擇上,有效匯率籃子中的貨幣應該多元化,以體現貿易和投資的多元化。在計算權重時,主要根據經常項目收支的情況,並結合資本項目收支和本國經濟主體跨境收支的幣種結構,選取與本國經濟來往密切的國家和地區的貨幣,以及經濟交往中使用頻繁的貨幣作為籃子貨幣。

  胡曉煉指出,參考一籃子貨幣與盯住單一貨幣相比,更能發揮調節進出口、經常項目及國際收支的作用,也更能體現出匯率上下浮動的特點。人民幣對單個貨幣有升有貶雙向浮動,整體上則是在合理均衡的基礎上保持穩定。

  她認為,2005年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來,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一直是重點強調的內容。但是,僅關注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觀念短期內還是難以改變,其中既有長期形成的習慣問題,也有在會計、統計等方面使用美元較多的因素。未來可嘗試定期公佈名義有效匯率,引導公眾改變主要關注人民幣兌美元雙邊匯率的習慣,逐漸把有效匯率水平作為人民幣匯率水平的參照係和調控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