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圖文頻道 >

糧價兇猛 都是錢多惹的禍

發佈時間:2010年07月21日 09:0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證券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本報資料圖 合成/尹建

  擔心農産品供不應求無疑是杞人憂天。但農産品價格和供求關係並不一定有必然聯絡。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因為農産品價格上漲導致的CPI上漲,都是在農業大豐收的背景下發生的。換言之,農業出現大豐收,農産品未必不漲價。如果發生自然災害,再加上遊資炒作,那麼農副産品的價格就不能不讓人擔憂。

  綠豆、大蒜、小麥、早秈稻輪番熱炒 遊資蜂擁農産品鏖戰方酣

  王建 哈繼銘 謝國忠 王小廣會診通脹脈象

  今年的農副産品價格可謂風起雲涌:綠豆、大蒜被爆炒,夏糧收購驚現錢等糧,很多糧商已經囤積糧食,種糧成本上升和糧價上漲預期又進一步加劇農民惜售心理,最近南方水災等因素又推高了菜價和肉價,每每漲價的背後總有遊資出沒。農副産品價格還會不會漲?農産品價格推動結構型通脹“洪峰”警報會否再次拉響?記者採訪了中國宏觀經濟學會秘書長王建、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以及國家行政學院決策諮詢部研究員王小廣等專家進行深入分析。

  貨幣氾濫 遊資推波助瀾

  中國證券報:從綠豆、大蒜到早秈稻,價格大漲的農産品都有遊資在背後炒作,遊資是不是糧價上漲的幕後黑手?

  謝國忠:糧價上漲的罪魁禍首不是遊資,是貨幣過多引起的。中國貨幣太多,民間流通很大,所以通過投機行為轉變為通脹。因為短期內增加糧食生産可能性不是很大,中國現在糧食非常依賴於進口,中國飼料進口規模非常大,如果價格跟國際價格接軌的話,利潤很大。一些遊資看到這樣的機會,利用災害囤積居奇。只要囤積成本不是很高的話,糧價很容易被炒起來。

  實際上,國際糧價本來就比中國高。比如日本和韓國,大米價格比中國要高好幾倍以上,像韓國是7、8倍,這跟他們自己內部保護農民利益有關。中國生産成本當中最重要的是化肥,化肥跟能源價格是聯動的。如果能源價格上升,要避免糧價上升是比較困難的。

  王建:自4月份以來包括綠豆、大蒜在內的農副産品價格暴漲背後是大量投機資金入場的身影,這恐怕與股市低迷和打壓房地産使這兩個最大的資産池資金大量外流有關。應該看到中國産能過剩除了有壓低商品價格的一面,還有從實體經濟中擠壓出資本的一面,在人口不斷增長的條件下,與土地相關的産品如農産品和房地産等都具有長期的短缺特性,仍會形成結構型的通脹,以前的房價與目前的農副産品價格上漲就是很好的説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