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0年07月05日 14:2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
立足於國情的政府,立足於利益的企業,乳業新國標集眾多“智慧”,卻被指一夜倒退25年。梁偉馳/製圖
乳業新國標
是進步,還是倒退,是個問題
是保護消費者,還是保護奶農,是個問題
是受制于現實,還是鼓勵先進,也是個問題
細菌含量超出國外數十倍的原奶,用還是不用?
蛋白質含量遠低正常標準的原奶,用還是不用?
炎症纏身的病體奶牛擠出的原奶,用還是不用?
懷揣著上述疑問的上海奶協副秘書長顧佳升,剛參加完6月上旬的中國奶業首屆大會,未能尋到答案。
在行業反彈雀躍中舉行的這次盛大集會,洋溢著對産業一體化的期許,幾乎屏蔽了三鹿事件後的安全陰影。顧佳升再一次嗅出了曾經的集體沉默的味道。
這些質問,本是拋給6月1日正式施行的乳業“新國標”的,此前數月,作為業內專家,他反復被新國標究竟是歷史倒退還是進步的爭論聲浪所淹沒,在化名博客裏,他直言不諱,“對三聚氰胺事件的反思正走向歧途”。
兩個月前,在另一處奶業的集會上,壓抑在業內的腹誹之聲,最終卻是因為一位好事者的意外提問,才在會議結束前刻,公然引爆。
那場不免憤激的評論中,不止一家乳企,不止一家行業協會,也不止一位專家,炮打了乳業新國標,“離奇”、“意外”等説法頻頻出口。中國乳業陣營林立,互相攻訐的事情並不新鮮,但放諸一項集11部委、機構之力,耗時近兩年,並被寄予開啟食品安全新紀元期待的新國標之身,還是令人驚詫。
乳業新國標怎麼了?官方語境中的共識之下,究竟掩蓋著什麼樣的秘密和爭議?
一夜退回25年前
“現在的中國原奶質量,可以説是全世界最低了。”
問題出在了乳業新國標的分支“生乳安全標準”中的蛋白質含量、菌落總數等細分指標的設定上。
三鹿事件中,元兇三聚氰胺正是在生乳環節添加,而添加的最直接動機就是增加蛋白含量,可見這些指標的生死攸關。
一直以來,對於生乳(又稱鮮乳,生鮮乳),中國奶業從不乏標準,引用最頻的當是1986年農業部頒發的收購標準,以及2003年衛生部的鮮乳衛生標準。
三鹿事件後,奶業標準混亂之弊屢被提及,並一度成為反思所向。2009年初,清理原有乳業標準,再造新國標,即已啟動,衛生部受託領銜。
然而,對照兩份舊有的生乳標準,在蛋白含量上卻難得一致,均係2.95%(即100克生乳含2.95克乳蛋白),菌落總數(通俗理解就是細菌含量)亦呈從嚴之勢,從原有的最低容許每毫升400萬提升至50萬。
三鹿垮臺後,國務院緊急出臺《奶業整頓和振興規劃綱要》,在反思中尤為提及“對生鮮乳及乳製品(以下統稱乳品)質量監管存在嚴重缺失,標準體系不完善”,上溯一年,2007年,國務院在關於促進奶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中,更是明確要求“把提高原奶質量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努力提高原料奶的乳脂率和乳蛋白含量,降低菌落總數”。
前有國家指導思想,後經三鹿事件血般教訓,太多人堅信,新國標必將更趨嚴格生乳細分指標,以構築乳業的第一道安全之門。
然而,2010年4月,等到千呼萬喚的新國標正式頒布,年近八旬的原國家乳製品訂標組副組長曾壽瀛,難抑驚詫,“這簡直是一夜退回25年前”。
若單純從數值上看,甚至連25年前都不如了,乳蛋白含量從1986年的2.95%,降到了2.8%,菌落總數則從2003年的每毫升50萬下調至200萬,均為歷史新低。在丹麥,在新西蘭,在幾乎所有的乳業大國,生乳蛋白質含量標準都至少在3.0以上,而菌落總數,美國、歐盟是10萬,丹麥是3萬,更是嚴至中國的數十倍。
“世界上哪一個國家的標準放低至此?二十多年來一直沿用的歷史經驗,為什麼驟然被推翻?”曾感慨,“現在的中國原奶質量,可以説是全世界最低了。”此外,一度呼聲頗高的體細胞標準,也未出現在終稿中。體細胞,是反映奶牛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國際上早已通行,“不設此標準,新國標開宗明義的生乳應來自‘健康乳畜’的定義幾乎是一紙空文。”
被推翻的專家“共識”
“與其桌面下偷偷摸摸做,不如把事情拿到桌面上解決。”
因為生乳並不直接飲用,很難説,這些數字上的變更會立竿見影地帶來安全禍患,但質疑者仍不免擔心,關鍵標準的顯著降低,會傳遞出寬鬆妥協的信號,置乳業于新的不可預知的風險之中。
1986年農業部生乳標準中悄然取消了“不準有任何添加或提取”的條款,二十餘年後,三聚氰胺被肆意添加,“很難説當初的取消沒有埋下縱容的種子。”一位業內人士稱。
這樣全線放寬的標準何以出臺,讓顧佳升和曾壽瀛兩位專家頗為惶惑,他們都曾參加專家起草組會議,並均認為:“在蛋白質含量等標準上,專家組已達成共識2.95%,何以最終形勢逆轉?”曾壽瀛記得,2009年6月第一次參加專家組會議,關於蛋白含量的爭議,“會場就像是鐘擺,左邊喊2.8,右邊喊2.95,甚至還有喊2.7的,莫衷一是。”同年7月,在重慶的一場奶業集會上,部分與會代表公開叫板“對於乳蛋白質含量,不能降低標準遷就落後的生産者和生産方式。”曾壽瀛為此還寫信給衛生部領導,直陳“蛋白質菌落總數的指標,無論加加減減,都要有客觀依據。”曾壽瀛在信中回憶,自己早年主持乳業標準制定,之前都要在全國東南西北選中5個城市的衛生單位及企業,每年根據春夏秋冬的季節變化,採樣分析數據,進行統計學的處理,最後提出項目指標。
而這一次,因為重在梳理和歸併整合,且領銜單位衛生部不分管奶源,基礎數據的準備工作並不充分,遂造成了各種意見,各懷動機,各自為政。
多少因為領導批示此信的作用,8月的專家會上局勢出現了變化。尤其是8月19日,“專家送審稿,幾乎是專家一條條地過堂,再也聽不到2.8%的呼聲了。”他説。
但顯然,老先生過於樂觀了。先是兩個月後的公開徵求意見稿中,蛋白質含量標準被折中為2.95%,附加每年5-9月為2.8%,至正式發佈稿,則只余2.8%了。
南方週末記者獲悉,最終拍板是在專家送審稿的審定會議上,一位參會專家回憶説,農業部和奶協,力挺2.8%方案,這一意見最終被衛生部和國家標準委員會採納。
這位專家記得,當時農業部門的人指出,在內蒙古、黑龍江等北方地區,許多散戶奶源蛋白含量連2.8%尚難達到,何談2.95%?“沒有哪個企業敢説它沒有收過2.95%以下的牛奶,與其桌面下偷偷摸摸做,不如把事情拿到桌面上解決。2.8%就是立足國情實事求是。”農業部奶辦主任王俊勳此前回應媒體時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