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圖文頻道 > 公司新聞 >

中信證券一投行高管逃匿 涉ST興業重大內幕交易

發佈時間:2010年06月27日 10:5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觀察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約兩個月之前,正在被中國證監會調查的中信證券投行部執行總經理謝風華以休假之名去了香港,然而自此一去不返。

    而此前的3月份,證監會稽查局一行人來到中信證券(600030SH)位於上海的投資銀行分部,提取了謝風華的電話記錄以及電腦上的IP地址等資料。

    一個投資銀行保薦人的內幕交易大案自此被正式揭開。本報從多個渠道證實,中信證券投行部高管謝風華在做ST興業(5.45,-0.18,-3.20%)(600603SH)重組項目時,涉嫌嚴重的內幕交易行為。據悉,舉報人通過多種渠道多次向中國證監會舉報,今年3月證監會介入調查此事。

    記者得到的確切信息表明,中信證券做財務顧問的ST興業重組項目,謝風華帶領中信證券投行部的四個人具體負責此事,然而在項目的運作過程中,謝風華利用內幕信息讓其親戚朋友在消息放出前買入ST興業股票,而他自己也在本人的電腦上通過其堂弟的股票賬戶買賣這只股票。

    此事已經得到中信證券公司的證實,中信證券方面表示,現在正配合調查等待結果,一旦證監會查實,公司內部將會嚴懲。對此,證監會立案處處長王修祥表示:“是否披露有嚴格程序,具體情況不太清楚。”

    然而,謝風華在調查期間前去香港,據悉目前蹤跡全無,其手機已經無法聯絡。

    東窗事發

    謝風華被調查以及離境的消息,在中信證券內部並不為很多人知曉。其實去年年底以來,很多舉報就已經紛沓而至監管部門。接近上海市證監局的一位人士告訴本報,證監局曾經收到過對其管轄下的ST興業重組問題的舉報材料,並且也派人進行了初步調查,並向證監會作了彙報,只是“不清楚最後如何處理”。

    一位投行界人士聽説此事非常震驚,在他的印象中謝風華在這個行業裏已經深耕多年,而且小有名氣了,他供職的還是中國證券業最有實力的證券公司之一。

    中信證券一位內部人士透露,謝風華的電腦裏留下的資料顯示,他涉嫌通過其堂弟股票賬戶買賣ST興業的股票。今年3月份證監會來調取資料對其進行調查時,他表示想出去散散心,自此再沒來公司上班。

    ST興業董事長陳鐵銘透露,今年年初中信證券方面就告知公司謝風華已長期公休,但並未知悉其涉案被調查。ST興業證券事務代表陳建軍説:“謝風華是負責ST興業的重組項目,但還有其他項目承辦人。即使有相關情況,中信證券也不會給公司通報。公司現在也沒有接到相關的調查。公司是跟中信證券簽的項目,並非跟他個人簽的項目。”

    據悉,謝風華在跟中信證券相關人士溝通時,並未承認自己的內幕交易行為,只是説擔心法律制裁。但中信證券後來聯絡他時,其通話電話已經轉為香港號碼。在之後就無法再聯絡上他。

    據其曾經的一位同事透露,謝風華兩個月前跟妻子已經去了新西蘭。

    對於謝風華來説,這樣的逃離並不困難。謝風華有多年的海外工作經歷,有認識謝風華的投行業人士告訴本報,謝風華可能還持有新西蘭護照。同時,他的前妻和孩子早就已經移民到新西蘭。

    據悉,謝風華涉嫌參與ST興業內幕交易一事,最早有人向上海證監局舉報相關情況,在上海證監局調查後不久。又有人進行實名舉報,調查由此全面深入。

    本報了解到,大約一個多月之前,證監會調查人員還曾到國信證券調查過謝風華曾經使用過的電腦,調取IP地址和相關資料。

    中信證券方面向本報表示,對謝風華的一切內部處理要等待調查結果,公司一直的經營風格都比較穩健合規,因此一旦查實將會嚴懲,同時也會反思公司的引入人才情況。

    涉及ST興業重組

    謝風華2009年2月,從國信證券投行部副總裁的職位上跳槽來到中信證券投行部。作為中信證券引入的人才,領銜企業發展融資部的並購、重組業務。據了解,當時來中信證券的時候,ST興業的重組項目是謝風華作為見面禮從國信證券一塊帶過來的。

    陳鐵銘也向記者證實,廈門大洲集團自2008年初就開始操作入主ST興業的事宜,謝風華接觸他們的時候,還在國信證券。後來謝轉投中信證券,他們也最終和中信證券簽訂了財務顧問協議。

    陳建軍説,立案調查可能是對他個人做立案調查,並不一定對他所做的項目進行調查。如今重組項目還在讓中信證券正常操作,目前公司也沒受到影響。

    公開信息顯示,謝風華來到中信證券之後,ST興業重組項目是其操作的唯一已經公開披露的項目。謝風華本人對這個項目也非常賣力。謝在去年4月份接受媒體採訪時,還把ST興業的二級市場並購行為標榜為是 “境內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的一次革命”。隨後他更在媒體上發表了《中國證券市場急需“用手投票”的積極投資者》為這次重組搖旗吶喊。

    這個時間正是ST興業股權爭奪戰的關鍵時點,廈門大洲集團董事長陳鐵銘先生甚至以 “致ST興業全體股東的公開信”的方式在媒體上刊登大幅廣告徵集ST興業中小股東的委託投票權。而此時的ST興業股票更是瘋狂的連續出現了六個漲停板。在網上很多投資者在這樣的背景下也喊出“沒有最高,只有更高”。

    2009年4月26日,ST興業召開臨時股東大會,選舉産生的新一屆董事會董事、獨立董事、監事中,由上海北孚提名的七名董事、三名獨立董事和三名監事全部落選。廈門大洲全面掌控局面。

    一位對ST興業當時控制權爭奪有所了解的人士介紹,“作為廈門大洲的重組顧問,謝風華將一些上市公司未來的重組細節透露給許多機構和個人,目的是讓這些機構在股東大會前進入並投票給大洲方面的董監事,而另一方面也可能打算從中獲得股票差價的分紅。”

    在當天的股東大會中,董監事會投票中,陳鐵銘以50.85%贊成的微弱優勢當選董事長,不少廈門大洲推薦的董監事均是涉險過關。上述熟悉內情的人士稱,這些都是謝風華的“功勞”,而這也可能是此後謝動輒便以ST興業一事對外 “炫耀”的原因。

    據本報了解,此時ST興業的前十大股東中,大多數都是福建、北京的股東,和陳鐵銘一樣,謝風華本人也是福建人。

    在爭奪戰中失利的北孚集團很快在2009年底就迅速獲利出局。此時正是ST興業股價到達最高位的時候。北孚集團副總裁顧艷麗向本報表示,他們對ST興業股票牽涉內幕交易案不知情。

    而ST興業董事長陳鐵銘表示,如果有內幕交易的話,肯定是他的個人行為。

    時至今日,北孚集團高位拋股,謝風華內部交易獲利豐厚,大洲集團如願入主ST興業。

    2008年11月ST興業股價最低為2.43元,此時大洲集團準備舉牌,開始持續買入,到2009年4月17日股價漲到8.46元。在重組事件不斷地推動下,2009年12月14日,ST興業股價已高達10.47元,一年漲幅高達330%。

    全盤掌握著ST興業重組事宜的謝風華利用內幕交易的獲利可想而知。自今年年初開始,ST興業股價一路下跌,6月25日以5.45元收盤。一位投資者在股吧上留言感嘆道 “有誰比我慘,成本10元左右,這輩子估計都難解套了”。

    個案?

    謝風華,1971年出生,祖籍福建,高級經濟師,國內首註解冊保薦代表人。曾就職美資機構中國代表處、香港百富勤和廈門證券。曾就學于國際關係學院、北京大學、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謝從1994年開始從事投資銀行工作,主持和參與的項目包括:海洋集團首發、廈門建發首發、廈門大洋首發、法拉電子(25.39,0.12,0.47%)首發、陽光轉債、雅戈爾(11.25,-0.14,-1.23%)轉債、廈門建發增發、東信和平(17.77,-0.62,-3.37%)首發南山轉債等項目,在發行承銷、上市推薦資産重組和證券投資分析等方面具有豐富的證券從業經驗。並且還著作出版有《市值管理》、《中國證券發行制度與市場研究》、《保薦上市》等專業書籍。

    中國證券業協會網站上的信息顯示,謝風華是2004年4月19日在國信證券取得保薦代表人資格證書的,跳到中信證券後,在2009年8月14日重新取得該證。

    謝從國信證券跳槽到中信證券任投行部執行總經理,在上海工作。謝風華在投資銀行圈可以説小有名氣,這也是中信證券引進他的重要原因。據了解,謝風華這次跳槽的另一個原因是,2009年是創業板與中小板大量發行之時,國信證券這類項目也會被排在前列,他抱怨自己錯失大好的業務發展機會。

    謝風華的一位同事評價他,十分聰明,做事目的性很強。另一位認識他的人對此也有同感,同時覺得他善於整合各方資源,包括與監管層溝通。

    謝風華在國信證券一路升至投行部副總裁一職。2007年,謝風華帶領十二三個人的隊伍做了6個項目,這相當於一個中等券商投行的業績,其業務能力可見一斑。

    一位與謝風華接觸過的財經公關公司負責人説,謝心思縝密,但他經常都是繃著勁,有些琢磨不透,業務能力確實不錯。他也認為,像謝這種目的性太強的人遲早是要出事的。

    據了解,謝風華于2009年2月來中信證券後,帶來了樊長勇、先衛國等人,他們均為謝風華在國信投行五部(上海)時的老部下。而樊長勇也是ST興業重組財務顧問的經辦人之一。

    做為投行保薦代表人、項目執行人的謝風華獲得其操作項目的內幕信息易如反掌。但在投資銀行業內,內幕交易行為,謝風華並不是個案。

    一位曾做過財經公關行業的人士直言,他在接觸的項目中也有投行人士參與內幕交易,洩露內幕信息。“內幕交易一直是比較難以查到的行為,而且投行項目也是小組承包的形式,監管層和證券公司都不好發現。”

    謝風華只是浮出水面的那一個,接近證監會的一位人士向本報直言,“現在投資銀行領域的問題確實不是個案,已經擴散到面的地步了。其實證監會也一直很重視投行領域的問題。”

    “投行在給上市公司做融資和重組之前,把消息漏給機構甚至已經成為項目推廣的慣例。”一家證券公司的人士説。本報曾刊發的《哈空調(14.53,-0.22,-1.49%)樣本:增發利益鏈的合謀與背叛》一文就對此類行為有過報道。“這實際就是內幕交易、操縱股價。”(黃利明 張勇 趙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