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最近,知名互聯網籌款平臺水滴籌因為一則視頻被捲入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在一則視頻中,水滴籌的線下志願者在醫院“掃樓”式地引導患者發起籌款,他們按單提成,實行末位淘汰制,並且存在隨意填寫募捐金額、有意隱瞞求助者財産狀況等行為。水滴籌隨後發佈聲明,承認違規並暫停地推服務。但包括水滴籌在內的網絡籌款的這種形式,無疑已經開始面臨信任危機。地毯式掃樓,水滴籌哪兒錯了?互聯網公益,誰來保護捐助人的善良?
地毯式掃樓 水滴籌哪兒錯了?
提供虛假信息 欺騙捐助人
清華大學公益慈善研究院副院長鄧國勝表示,水滴籌本身就是一個企業,它有盈利動機,在管理模式裏採取給予所謂志願者提成的方式,這樣會不會誘發志願者為了獲得更多提成來追求發單量?會不會對虛假信息形成失守甚至共謀?
慈善眾籌地推人員的身份要厘清
央視財經評論員劉戈認為,水滴籌給外界的印象,是做慈善的。但視頻揭示的現象,給人感覺卻是在做生意。這些地推人員都説自己是志願者,但實際上更像企業員工或合作者,他們要面對考核。並且,明顯在考核的驅動下,有意地對病人、患者或者其家庭不嚴格考察,以獲得業績。這些人的身份不搞清楚,此事到底是慈善還是商業行為,就會打上問號。
商業機構介入公益不能突破底線
清華大學公益慈善研究院副院長鄧國勝表示,現在從全球發展的趨勢來看,公益跟商業的邊界變得越來越模糊,在這種情況下,厘清公益與商業的邊界確實具有很大的挑戰。作為商業機構,不管什麼原因要參與公益事務,最重要的是不要違反底線性的東西,如最起碼的法律法規和基本道德,不能利用虛假信息來欺騙捐贈人。
互聯網公益 誰保護我的善良?
既要政府監管又要行業自律
鄧國勝表示,目前這種行為在監管方面確實有盲區,因為互聯網眾籌,從慈善法的角度不是慈善行為,儘管它源於善意,但它是一種個人的贈與行為。如果捐給慈善組織,這種捐款行為是受慈善法保護的,會由民政部門對慈善組織進行監管,慈善組織需要及時披露信息。但是個人通過眾籌方式贈與,不受民政部門監管。傳統工商部門對該公益領域也不很熟悉。所以,未來怎麼做好?政府監管要跟上,行業自律也不能少。
慈善和商業模式的邊界要摸清
劉戈表示,一方面,網絡籌款的確是一種模式創新,它讓很多需要救助的人獲得了善款;但是,另一方面,基於對商業利益的追求,這種模式必然會導致某一些受助者的信息被故意隱瞞。而慈善是以人們願意付出最大善意為前提的,這種善意或善良,必須要以誠信為基礎,一旦造假,慈善就會被輕鬆摧毀。所以,要把這件事情的定位搞清楚,尤其是當下很多公司都在這麼做,資本也看好這種模式。拿慈善吸引流量,對流量做商業開發,這中間沒有防火墻是最大的信任危機所在。所以,要摸清慈善和商業模式的邊界,這需要探索。
個人救助平臺適合非營利性組織運營
鄧國勝表示,地推在商業模式上,吸引的購買人是消費者,它的信息是對稱的;可在公益領域是不一樣的,捐贈人本身不是消費者,只是捐了錢由受助人享受,其中存在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所以,這種手段用在公益領域其實非常不合適,它很容易誘發這些所謂志願者及平臺機構利用信息不對稱,來謀取自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