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從今年12月份開始,高鐵票價將再次優化調整。在限價內實行多檔次票價,總體有升有降,以降價為主,而且這次打折最大的幅度能夠達到5.5折。靈活的定價會給鐵路運輸帶來一種什麼樣的改變?尤其是在市場化改革和公益性的矛盾中間應該如何平衡呢?市場化改革的方向是否是堅定要走的呢?
靈活定價 買票更好買了嗎?
本次調價多為城際短途客運
北京交通大學中國交通運輸價格研究中心主任李文興表示,從12月1日開始,鐵路方將局管內的高鐵票價進行調整,最低不得低於5.5折,高限是公佈票價。公佈票價實際上是一個天花板價格。定價的原則是500公里以下參考高速公路的運價,500公里以上參考飛機的機票價格。對一些旅客而言,對價格還是有一定的敏感度的。這次調價基本上是短途,而且是在局管內,這種路線一般的上座率都不高,把票價的定價權給鐵路局,讓鐵路局更貼近市場,價格下浮以後有可能吸引一部分客流上來,應該説對鐵路的收入水平還是有一定提升的。
票價浮動 乘客有了更多選擇
央視財經評論員劉戈表示,以前的一些票價浮動,乘客的感受不太明確。浮動的範圍很窄,這次調整的浮動範圍比以前放寬了,對乘客來説是增加了選擇。其實,鐵路的競爭對手是很多的,比如短途就要和自駕、大巴來競爭,長途要和飛機來競爭。在這樣的背景下,一些時間段不好的短途車次,降價後它的吸引力就非常明顯了。目前是局管內的,以後跨局的,價格也有可能進一步下降。
如何平衡盈利性和公益性的矛盾?
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國家18個鐵路局,其中有6個是盈利的,而且整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凈利潤首次突破了20億元大關,達到了20.45億元。而成都、哈爾濱、瀋陽鐵路局是虧損超百億元。在市場化盈利和公益性的矛盾中間應該如何平衡呢?
李文興表示,首先是貼近市場,因為現在鐵路收入的清算原則是“誰承擔、誰發車,收入清算歸誰”。
劉戈表示,其實每一個鐵路局作為一個核算單位,可以核算出自己的盈虧情況。但鐵路運輸是一個大的系統,由鐵總進行清算規則的制定。每個局的利潤水平,也不一定就代表了其運營管理水平。各個地方、機構的發展水平也不一樣。回到高鐵上,更重要的是怎麼樣通過現有機制的改革,讓高鐵的效率提升。
有的高鐵時段上座率不高
高鐵票價的市場化改革是不是堅定要走的一個方向呢?
高鐵市場化方向應該是主流
李文興表示,中國的高速鐵路應該向市場化方向發展多一些,因為現在鐵路有普通客運、高速鐵路,高速鐵路已經超過50%。比如京廣、京滬等主要線路還存在一票難求票的情況。目前,第一步局管內的自主定價權放開的話,下一步兩個局之間定價也可以協商,這樣市場化的程度可再大一些。高速鐵路我們一般認為它是偏奢侈性的産品,所以説市場化方向應該是主流。
提高社會效益依然是高鐵票價浮動的基本目標
劉戈表示,目前高鐵有一些時段、區段的上座率還不夠高,怎麼樣把高鐵效能發揮到最大?降低票價後,讓更多的人能夠選擇高鐵出行,放棄能耗更高、更耗時的交通方式,那對整個社會效益是有一個提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