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首頁資訊科技農業健康

商家精明算計:“雙11”預售亂戰 你中了多少槍

315 來源:法制日報 2017年11月02日 10:33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雙11”預售亂戰,你中了多少槍

  調查動機

  0.5億、9.4億、33.6億、191億、350億、571億、912億、1207億,這一串數字,是過去8年曆屆天貓“雙11”活動當天所産生的交易額。隨著交易額增長,“雙11”已然成為一個全民購物狂歡節。

  今年的“雙11”即將來臨,“剁手黨”發現,要想在今年的購物狂歡中有所斬獲,必須做好充分的數學知識儲備。

  近日,很多消費者反映,往年簡單的直接打折降價難覓蹤影,眾商家促銷活動的玩法越來越複雜。預售、定金膨脹金、各類滿減紅包、各種優惠券……網友紛紛吐糟:“沒有奧數功底,還真不敢應戰。”

  當然,“拼奧數”只是消費者一句無奈的調侃,但玩笑背後卻是實實在在的問題。

  □ 本報記者 趙麗

  金娟是北京的一名全職媽媽,拼殺“雙11”多年,可謂經驗豐富。今年“雙11”前,金娟早早準備,打算給女兒“搶”一個爬行墊。

  不過,摸爬滾打多個“雙11”的金娟最近蒙圈了——定金翻倍、火炬紅包、購物津貼、上不封頂、優惠分攤……“這些預售規則把人弄暈了,積累多年的經驗瞬間歸零”。

  在金娟看來,規則越複雜,陷阱就越多。

  規則複雜門道多

  “以往‘雙11’都只是定金翻番,但今年,在指定時間內前多少名,定金甚至可以膨脹9倍,想要優惠,還得要搶。”對今年一些電商平臺推出的“雙11”預售規則,金娟有些無奈。

  與金娟有類似感覺的網購族不少。有網友發帖稱,光是“購物津貼”就有疊加順序:大促價(促銷價)→單品級優惠→店舖級優惠→優惠券→購物津貼→紅包等,這些看著相似實則大有不同的名詞,足以把人繞暈。

  原本簡單的優惠活動為何變得如此複雜?

  程曉麗是某電商平臺一家女裝店的店長,她向《法制日報》記者介紹了複雜規則背後的門門道道:首先是預熱造勢作用,即提前預熱,烘托氛圍;其次是緩解物流壓力,提前知道有多少人買哪些東西,提前調貨分配,以避免“雙11”收貨時間太長;最關鍵的還是為了提升總銷售量,預付提前買與“雙11”淩晨開搶的感覺不同,總有種讓消費者覺得不屬於“雙11”當天開銷的感覺,不知不覺又多掏錢,尾款是“雙11”當天付,能算入業績;最後一點,很多消費者不曾想到但又真的“被套進去”——用戶付尾款時總要回來,只要一回來,就很容易産生二次購買。

  商家很精明,但是在龐大的買家人群中,也有些精明人。在北京從事心理研究的祝嘯從消費者心理出發,發現了複雜優惠規則背後的些許門道。

  在祝嘯看來,今年“雙11”預付定金的方式是將以前的滿減優惠券給拆分了,“更直白地説,就是玩了個心理戰術”。

  祝嘯説,消費心理學裏有個概念稱作“比例偏見”。舉例説,消費者在“雙11”當天看到一件中意的羽絨服,剛好自己有一張之前搶到的“滿1000減100”優惠券可以使用,消費者可能會認為花1000元才有100元優惠,難免吐槽“‘雙11’也沒便宜多少”。但是,從商家的角度而言,這100元優惠足以讓他內心滴血。所以,滿減券讓商家陷入被動,要麼做大額滿減消除用戶的“比例偏見”,以量取勝;要麼接受滿減券的核銷率,放棄市場佔用率。在這種情況下,“定金膨脹”優惠工具可以非常好地彌補滿減券的“比例偏見”弊端,它能夠實現既讓用戶覺得自己佔到便宜,又讓商家多掙錢的共贏局面。

  預付定金“坑”不少

  “付定金15元抵30元”“付定金25元可抵50元,‘雙11’定金多倍膨脹”……最近幾天,各大電商平臺上,商家的預付廣告可謂鋪天蓋地。

  可是,這些提前支付的定金可以退嗎?擁有大量粉絲的網上銷售店舖均表示,“根據預售活動規則,很抱歉預售訂單定金是不支持退的”。

  記者調查發現,一般而言,定金不能退(除法律規定的特殊情況),而訂金可退。記者查看至少10家網店發現,商家預售中需要消費者支付的基本上都為“定金”,雖然定金可翻倍看似十分優惠,但如果消費者在支付尾款前不想購買了,則定金不退還。在一些店舖,預售商品只能單獨購買,想要使用優惠券還需購買其他商品。

  金娟告訴記者,往年“雙11”也有支付定金的活動,但是相比之下,今年越來越多的商家選擇了讓消費者先支付定金再提交訂單,否則無法購買該商品。“就像是消費者在提前鎖定商品的同時,商家也在用不同的手段鎖定客源”。

  事實上,根據一些電商平臺上公佈的預售規則,如果消費者想要退定金,就必須將商品的尾款支付完畢,之後再申請退款。

  因此,不少“剁手黨”提出質疑,當越來越多的商品選擇以定金的形式進行預售,為何不能單獨開闢一條定金退款通道,或者繼續放出“加入購物車”選項,為何非要讓定金的退款過程如此繁瑣?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問題在預售過程中逐漸顯現出來。

  在北京讀大學的劉燦就遇到了一個問題——預售商品不能退定金,還不能改收貨地址。

  對此,作為賣家的程曉麗給出了這樣的解釋:“改地址確實比較麻煩,‘雙11’訂單量大,改地址會嚴重影響商家的發貨效率。”

  金娟在支付定金過程還發現一個問題,“‘雙11’定金商品不能批量付款,只能一個一個付款,這樣就無法使用大額優惠券。再者,在‘雙11’當天,那些沒有做預售的商品的價格低於預售商品,你會怎麼辦”?

  對於金娟的問題,作為“過來人”的毛娜表示“只能忍了”。去年“雙11”,毛娜在網上購買了某品牌的bb霜,預售價147元,但是“雙11”當天的價格是89元,“147元裏雖然還有粧前乳和洗面奶,但這些根本不值錢”。

  在採訪中,不少消費者向記者表示,優惠條件限制多、優惠承諾不兌現、保價承諾不保價,商家打著促銷讓利的口號上演著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套路,這不禁讓人反問:全民購物節到底是誰的狂歡?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