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廈門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黃強介紹,歷屆廈門市委、市政府始終把增進人民福祉作為發展的根本目的和不懈追求,圍繞就業、就學、就醫、社保和住房等與人民群眾關係最直接、最密切的現實問題,不斷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全市財政一般預算70%以上用於民生和社會事業,努力讓廣大群眾最大程度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目前,廈門已率先實現大病醫保城鄉全覆蓋,率先通過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國家認定,率先構建多層次的住房保障體系,實現城鄉低保標準全市統一。這些“率先”,勾勒出居民不斷上升的幸福指數。
就業是民生之本。廈門市始終把就業作為保障民生的頭等大事來抓,近兩年來,全市新增城鎮就業35萬人,轉移農村勞動力2.3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保持在3%左右的較低水平。
發展教育是惠及千家萬戶的民生工程。多年來,廈門市大力實施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努力破解“上學難”“上好學難”等問題,在全國率先推行全民義務教育,率先通過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基本均衡區國家認定,較好保證了讓包括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在內的所有孩子都“有學上”、儘量爭取“上好學”。
方便群眾看病就醫是重要的民生工作。多年來,廈門市委、市政府圍繞建設健康廈門目標,不斷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大投入,促進醫療軟硬體條件顯著提高。
為解決“看病貴”問題,廈門市率先實現大病醫保城鄉全覆蓋,加快公立醫院改革,取消藥品加成、耗材加成,實施慢性病醫院社區一體化管理模式,保證了城鄉居民都能看得起病。為解決“住院難”問題,廈門市抓好綜合性醫院改擴建,不斷增加優質醫療衛生資源,預計“十三五”期間新增床位13600張。為解決“看病難”問題,廈門市以推進分級診療改革為契機,認真抓好基層衛生服務中心建設,不斷提高基層的醫療技術水平,吸引更多市民就近就診,分級診療改革成為國家範本,2016年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門診量增長37%。
“三師共管”團隊服務模式是廈門市醫療改革的一大創舉,即以家庭醫生為責任主體,專科醫生為技術支撐,健康管理師為輔助的團隊模式。該模式實現了以醫院為中心向以醫生為中心轉變,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市民健康為中心轉變,通過為居民提供簽約品牌服務,讓居民看病更便捷、簽約更實惠。簽約服務團隊以家庭醫生的管理為核心,家庭醫生根據簽約對象病情需要,幫助推薦聯絡或預約相應專業的二三級醫院專科醫師,共同提供可“三師共管”的家庭醫生團隊服務。
住房問題,事關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和長遠利益。廈門市委、市政府始終把住房保障工作作為重大民生和民心工程,率先探索建立並大力推行社會保障性住房制度,創新住房保障管理體制機制,努力使本市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基本“應保盡保”,在本市穩定就業人員的住房需求得到基本滿足。廈門已經基本形成一整套符合本地實際的分層次、全覆蓋的住房保障政策體系,全市規劃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項目23.3萬套、總投資約1100億元。其中2017年計划動工建設約4萬套、總投資約180億元。
得天獨厚的地理氣候條件,造就了廈門一年四季藍天白雲相伴、綠樹鮮花常開的優美環境,再加上良好的基礎設施、完善的公共服務、優越的社會保障、良好的社會治安,身在廈門,無論是老廈門人還是新廈門人都是幸福的。(經濟日報記者 薛志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