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發行上市工作即將正式啟動,許多投資者都在思考要不要參與創業板投資。
與主板相比,創業板最大的特點是機會多,但風險大。這種風險,除了由於上市公司流通股本相對較小,股價更易大幅波動外,還表現在公司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弱,退市風險遠高於主板市場的上市公司。
要不要參與投資
創業板股票投資,從某種意義上説玩的就是“心跳”。因此,投資者首先應在盡可能多地了解創業板特點、投資風險,並客觀評估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後,再審慎決定是否適度參與投資。否則,還不如“安分守己”,繼續待在主板市場為好。
這也是有關部門反復強調要加強創業板投資者風險教育,規定在參與創業板投資前需按要求籤署風險揭示書的原因之一。
投資多少才好
若最終決定“試水”創業板投資,那麼接下來要考慮的是用什麼樣的錢投資?投資多少?
投資創業板的資金,應該是“閒錢”。即除去生産、生活、教育、養老等必要支出後,剩餘的既無投資期限約束,又無具體盈利要求,更沒有各種負擔壓力,能賺最好、虧也無妨的多餘資金。
但即使是“閒錢”,也不能抱著“賭一把”心態,“把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而是要適度控制好“總量”。投資前,可以設定一個“上限”,一般不超過炒股資金的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而“上限”一旦設定,不能隨意突破,尤其當投入的本金萬一齣現虧損,更不能産生“虧了想翻本、越虧越想加”的想法,以免壞了心態,越陷越深。
應該怎麼投資
創業板到底什麼樣,誰也沒見過。但與其“進去後再説”,不如事先作幾個假定,確定相應對策。
上市首日的參與技巧,典型的介入時機有三種:一是開盤價介入。這是相對“中性”的介入方式。介入後,既有大漲機會,也有大跌風險,投資者可視風險偏好和承受能力決定。二是急跌後介入。這種介入方式成本最低、風險最小,但需謹防“貪心”過重,跌了還盼跌,錯失介入良機。三是急漲後介入。這是僥倖心理使然,以為股票還會大漲。殊不知,大漲後的股票風險大於機遇。因此,要儘量避免用這種方式介入,寧願錯過,也不要做錯。
其他交易日的參與技巧主要有:買跌不買漲、賣漲不賣跌;見好就收、有賺就走;有所“為”有所“不為”,即要知進退,因為一般而言,創業板股票“變臉”很快,並不適合長期投資。
投資前做哪些準備
加強學習包括與創業板股票投資有關的知識、政策、法規,如《深交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媒體刊登的有關文章等。
辦理開通投資者應儘早向證券公司提出開通創業板市場交易的申請,簽署風險揭示書,辦好開通手續。
相關鏈結:
責編:陳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