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2.7-2.23

全程視頻直播冬奧會

索契冬奧會益處多 讓78.5%國人願嘗試冰雪運動

2014年02月18日 10:04 來源:中國青年報 進入體育論壇 手機看冬奧

  2014年索契冬奧會進行得如火如荼,短道速滑、單板滑雪等項目成為國人關注的焦點。通過索契冬奧會,很多人都對冰雪運動躍躍欲試。上周,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和手機騰訊網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4506人參與),78.5%的受訪者因為看了比賽,更願意嘗試冰雪運動。

  冰雪運動在民間很有發展潛力

  國人具體關注索契冬奧會的哪些方面?調查發現,中國隊獎牌數量(38.6%)、精彩賽事(20.5%)、索契風貌(12.2%)最能撩動他們的心弦。

  重慶某單位技術員向於倩(化名)不僅關注中國隊能拿多少獎牌,更在意冰雪項目的魅力。單板滑雪和冰球是她最愛的項目,“單板滑雪特別刺激,運動技巧和冒險精神充分結合。在本次冬奧會上,通過單板滑雪U型場地賽,我發現我國也有史萬成、張義威這樣非常有潛力的選手。”

  向於倩覺得每年我國運動員都會在新的項目上展現奪金實力,因此不必緊盯著固有優勢項目,這樣也會減輕運動員的壓力。“而且,很多運動員展現的奧林匹克精神更令人期待。比如,日本花滑運動員羽生結弦在獲勝後,將俄羅斯老將普魯申科視為英雄的説法,令人動容。”

  在遼寧瀋陽一家地産公司工作的王曉國(化名)小時候是“練滑冰的”,他對運動員的辛苦很有感觸,“記得我第一天上冰時,穿上冰鞋都站不穩,老師就讓我在冰上立了3個多小時,晚上回家腳踝腫得老高。”王曉國很關注選手們表現出來的體育精神,他認為,“體育精神其實就是堅持的精神”。

  在本次調查的受訪者眼中,北歐兩項(23.2%)、短道速滑(15.1%)、冰壺(12.7%)、速度滑冰(9.9%)、花樣滑冰(9.8%)、自由式滑雪(7.5%)等一些國人有優勢奪金的項目最值得關注。而 “滑板滑雪”(6.8%)、“越野滑雪”(2.3%)、“跳臺滑雪”(2.3%)等項目,也進一步拓展了受訪者對冰雪項目的興趣。

  中國單板滑雪運動員、本屆冬奧會單板滑雪男子U形池比賽第6名張義威一回國就接受了本報記者採訪,對於在冬奧賽場上的成績,他覺得自己表現很好,“很多難度動作超常發揮,只是飛躍高度差了一點。”1992年出生的張義威11歲時和隊友們由體操改練單板滑雪,是我國第一批單板滑雪運動員之一。如今,當時那批人不少已轉業,對於自己為何最終能奮戰奧運賽場,他覺得“其實沒什麼優勢,只是堅持”。

  華南師範大學體育科學學院教授譚建湘認為,冬季奧運會是世界奧林匹克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展示運動發展的平臺。“我國近些年對冰雪運動的關注和發展不遺餘力,無論是從溫哥華冬奧會的表現上,還是將冬季運動會個別項目的成績計入全國運動會積分的做法上,都使得越來越多的地區開始重視和佈局冰雪運動。”

  “很多南方城市現在都出現了冰上俱樂部,像單人滑、雙人滑等一些冰上舞蹈訓練,也陸續開展起來了,民間的滑雪發燒友也在不斷增加,這説明冰雪運動項目很有發展潛力。”譚建湘説,這幾年,國家體育總局一直將冰雪運動作為重要的戰略研究方向,從普及措施到運動員隊伍的發展和提高,都取得了顯著成效。

  適合和有趣是個人選擇嘗試體育運動的標準

  調查中,52.6%的受訪者表示喜歡冰雪運動。其中,“滑冰”(42.8%)最受歡迎,“滑雪”(37.4%)也頗受青睞。還有受訪者想親自操練一下“冰壺”(7.0%)、“雪車、雪橇”(5.3%)和“冰球”(5.1%)。

  在北京一家外資汽車公司的辦公室裏,邊立文(化名)正和同事們商量下次去京郊滑雪的日程。他是吉林人,小時候就在長白山滑過雪。“雖然不專業,但我在同事眼裏已經是高手了。我們看了冬奧會後,都對滑雪很感興趣。上週末在京郊某滑雪場待了兩天,很多同事都是第一次嘗試,摔得都走不動道兒了,但還想繼續滑。”

  王衛哲從加拿大留學回國後就特別關注冰球項目。他認為冰球既兼顧冰上速度又講究團隊合作,更是力量感的體現。“護具像盔甲,球棍像武器,無法避免的合理衝撞都會成為展示男性荷爾蒙的機會。”

  王衛哲感覺我國在冰球項目上要形成 “突出戰鬥力”還有一段距離。“身體素質過硬和職業聯賽支撐是必不可少的,但和將冰球作為國球的加拿大相比,我國在這兩點上還差很多。”但他也強調,體育本來就是多元的,因此,適合和有趣才是個人選擇嘗試的標準。

  本次冬奧會上,我國運動員不斷在新項目上呈現奪獎實力。譚建湘認為,這主要源於我國奧運戰略在觀念上的突破——敢於挑戰一些過去歐美人擁有長期強勢的項目。“亞洲人有自身的特點,借助體型、身體重量等方面的優勢,在空中技巧等項目上的表現並不會輸于歐美人。”

  譚建湘認為,隨著國力提升和對運動科學的認識,在冬奧會賽場上,從幾年前的速滑到現在的空中技巧,從過去的女子過渡到現在的男子,都取得很大進步。如果繼續加強科學訓練,逐步開發,未來會在更多項目和領域上和傳統強國直接競爭。

  冰雪運動應該成為全國範圍內的運動

  長久以來,冰雪運動在我國普及程度有限。在受訪者看來,“學習、訓練的成本太高”(30.3%)、“冰雪地區較少”(25.1%)和“滑雪場、冰場等場地有限”(24.6%)是制約人們參與的主因。也有受訪者認為原因是“缺乏專業教練”(6.1%)、“太危險”(4.5%)等。

  退休教師許真友(化名)對冬奧會的關注更多是對俄羅斯的關注。“俄羅斯曾是傳統強國,辦冬奧會的硬體水平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他們的國力和生産能力。俄羅斯也是體育強國,他們運動員的競技水平也能反映國民身體素質和國家有關方面的培養能力。”許真友覺得我國地廣人多,緯度跨度大,應該加大在冰雪項目上的投入。“南方很多人沒見過雪,更應加大投入。有的城市在商場裏開了冰場,像成都的萬象城,有很多小孩子去滑,非常火。但這樣的配置還是太少了。”

  單板滑雪雖然觀賞性好,但在運動員張義威看來,國內玩單板滑雪的人不是很多,“不然我也會很火吧?”他認為要普及這項運動,“首先應該增加人們對這項運動的了解,擴大影響力;其次應該把滑雪的成本降下來,能讓更多人參與”。

  “要普及冬季運動,北京、張家口聯合申辦2022年冬奧會是一個重要契機。”譚建湘認為,這既會督促各地方重視硬體設施建設投入,也會鼓勵民眾積極嘗試冰雪項目,擴大參與和培養的基本面。

  譚建湘表示,應該把冰雪運動當作全國範圍內的運動,而不能再走過去集中東北幾個省搞體育的老路了。普及某項運動更不能一味為了成績,而應該增加民眾的娛樂項目,讓他們在休閒中感受運動的快樂。事實上,奧運會最大的意義就在於通過鼓勵民眾的參與和關注,讓他們感受生命的價值。“如果把焦點只停留在金牌上,那就太狹隘了。”

索契冬奧會益處多 讓78.5%國人願嘗試冰雪運動
860010-110310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