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2.7-2.23

全程視頻直播冬奧會

從"寬衣解帶"到"封條大巴" 看索契冬奧安保工作

2014年02月12日 16:01 來源:人民網 進入體育論壇 手機看冬奧

人民網索契2月12日電 2013年年底,俄羅斯境內的兩起爆炸事件讓索契冬奧會蒙上了一層陰影。時至今日,冬奧會已經進入了第五天,記者經過幾天的親身經歷,感覺索契冬奧會的安保還是十分給力。

奧林匹克公園全封閉進入需要“寬衣解帶”

本次索契冬奧會的賽事區域分為兩部分,一個是比鄰黑海的奧林匹克公園區,另一個則是以高爾基新聞中心為圓點的雪上運動區域。奧林匹克公園區域是此次索契冬奧會的核心區域,幾個冰上比賽場館、主新聞中心和廣播中心和冬奧會頒獎廣場都聚集在這裡,所以安保更是嚴格。

每天各種持證人員充斥著奧林匹克公園,不同身份的人需要從特定的安檢口進入。在媒體案件入口,每個安檢門外都豎立著一塊牌子,上面列舉了一長串禁止帶入新聞中心的違禁物品。例如槍支、炸藥、有毒物品、自帶的食物和飲料、刀具、金屬或玻璃製品等等十多項,很多記者因為自帶的水杯是金屬或玻璃質地的,被安保人員告知無法帶入新聞中心,處理方法只有兩個:要麼扔掉,要麼放回酒店,他們概不負責保存。

另外,想要進入新聞中心,在安檢時需要脫掉外套,摘掉帽子和圍巾,如果你係了皮帶,那麼不好意思,也要解下來,所以新聞中心的安檢通道經常可以看見一堆記者紛紛“寬衣解帶”的場景。

轉場要坐“封條大巴”記者感嘆像開往侏羅紀公園

索契冬奧會為媒體提供了通往各個比賽場館的媒體大巴。在奧林匹克公園內大巴會環線行駛,將媒體送到各個場館的媒體入口。如果想要採訪雪上運動,那就需要乘坐其他班車,歷時一個小時,前往高爾基新聞中心,再換乘去往各個雪上項目賽場的大巴。

在媒體大巴上,記者發現車體上貼滿了密密麻麻的小紙條,後來才知道,這是索契冬奧會專用的安保封條。如果媒體大巴要進入社會區域,在出發前會在大巴所有可以打開的地方都貼上這種封條,包括車門、車窗、天窗,甚至發動機蓋子兩側也會貼上封條,確保大巴在行駛過程中處於完全封閉狀態。如果抵達目的地時發現封條有破損,那麼這輛大巴將被視為“不安全的”,必須重新經過嚴格的安檢之後,才能進入場館區域。

而且記者在登上媒體大巴時,會有安保人員進行逐一登記,用一個儀器掃描一下記者的證件就會顯示出本人的照片,到達目的地以後,也會有安保人員再次對每個記者進行身份確認,保證人、證對應。因為此次冬奧會媒體巴士線路繁多,所以有些等候區設立在新聞中心裏,而有些則設置在新聞中心外的社會道路上。所有從社會區域登上媒體大巴的記者到達目的地後,還需要通過一次“寬衣解帶”的安全檢查才能准許進入奧運場館。

在奧運場館周圍,到處都可以見到高高的鐵絲圍墻,確保與社會區域處於相對隔絕的狀態。媒體大巴在開出奧運區域時,會經過一道鐵門,當兩扇高達4-5米的鐵門徐徐開啟時,有記者説,這種感覺就像電影《侏羅紀公園》裏的場景,我們將從安全島進入一個充滿危險的未知世界。

天上地下全天候監視山上設置防空武器

在奧運場館的上空,抬頭就可以看見飛艇,這些空中飛行器全天候24小時運作,從高空監測整個奧運區域,,走在街上,抬頭就能看到直升飛機在空中巡邏。在去往勞拉雪上中心的路上,記者無意間看到了一輛帶有雷達的防空火炮,奧運相關設施周圍也遍佈著民兵、警察和特警,讓人切身的體會到了索契冬奧會嚴密的安保措施。

索契安保花費重金打破“奧運紀錄”只為確保萬無一失

雖然奧運開幕前夕恐怖陰雲籠罩,但是索契冬奧會組委會對安保工作信心十足,主席切爾內申科就表示,本次冬奧會將是“史上最放心的奧運會”。索契冬奧會的投資高達500億美元,其中僅僅安保一項就投入了30億美元,這也一舉超過了2004年雅典15億美元的“奧運會紀錄”。

目前索契共部署了4萬多名警察,大部分是從外地抽調而來,而索契總人口也不過37萬人,記者在街上步行10分鐘,就可以看到一組正在巡邏的警察。

索契冬奧會的安保工作看似繁瑣、複雜,但並沒有給人帶來不便的感覺。只要你遵守規定,就可以非常順利的通過安全檢查。這讓記者感覺到,索契冬奧會的安保工作不僅僅只是用錢“砸”出來的,而是真正用心辦事。相信索契能夠舉辦一屆成功的冬奧會。

 

從"寬衣解帶"到"封條大巴" 看索契冬奧安保工作
860010-110310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