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人民日報:球類集體項目 牽掛中有思考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07日 09:46 | 進入體育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channelId 1 1 1

人民日報:球類集體項目 牽掛中有思考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07日 09:46 | 進入體育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球類集體項目 牽掛中有思考

    本屆倫敦奧運會,中國五支球類集體項目隊伍亮相賽場,其中既有國人高度關注的女排男籃,也有並未處在聚光燈下的女子曲棍球、女子水球項目。同中國奧運軍團摘金奪銀的優勢項目相比,球類集體項目的表現不算搶眼,但也總讓人牽掛。

    因為其中不少項目擁有廣泛的參與和關注人群,在國家體育發展戰略的結構中,球類集體項目受到重視,但這些項目現在的水平還處於相對弱勢。

    個中原因為何,又該依循怎樣的發展規律?奧運會上球類集體項目的表現,讓人們有了一次新的審視和思考的機會。

    關注是項目發展動力

    ■  職業化程度決定球類集體項目發展境遇

    ■  基於市場培養人才是國家隊的源頭活水

    薛原:如果從關注程度區分,參加奧運會的五支中國球類集體項目隊伍可以分為三個檔次。首先是女排和男籃,其次是女籃,然後是女曲和女水。女排和男籃受關注的原因又有不同,女排是三大球中最先在世界打響的項目,在國人心中有深厚的情結。男籃則是眼下國內聯賽開展較為紅火的項目。這些關注會成為項目發展的動力來源,但不是絕對的,畢竟發展脫離不了各自具體的開展條件。女足和女曲都曾在奧運會上拿到獎牌,希望能夠帶動起項目的普及,但現在看沒這麼容易。

    汪大昭:球類集體項目因為娛樂性和觀賞性強,易於參與,也最有可能受到商家青睞,助其實現職業化。職業化程度不一,也導致了中國三大球水平不一和三大球之外其他球類集體項目困難更大。職業化程度越高的國家,越不把奧運會當回事,對中國隊來説,這反倒是爭取好成績的機會。如果打不好,那只能説是自身存在問題。足球沒踢進倫敦,男籃打成這個樣子,還不及國內聯賽中的水平。只有女排的表現還算正常,畢竟中國排球是專業化隊伍,對手是半職業半業餘狀態。

    薛原:男籃在奧運會上表現低迷,球隊的風格到底如何打造?如何跟上世界潮流的腳步?這些思考都可以回歸到聯賽中去。作為職業化走在前面的項目,通過聯賽去培養和選拔人才,是世界籃球強國的基本模式。NBA不僅培養出了“夢之隊”,也為不少國家培養出了高水平選手。當然,這種“培養”完全基於市場需求,只是在客觀上帶動了世界籃球的發展。所以,聯賽以市場為導向,有自己的發展訴求,如何同國家隊的提高相輔相成,需要繼續探討。而國內女籃聯賽的關注度雖然比男籃要差不少,但培養模式並沒有根本區別。“為有源頭活水來”,聯賽就是國家隊的“源頭活水”。

    青少年培訓體系薄弱

    ■  基礎訓練水平決定國家隊的基本能力

    ■  理論和理念可以加速追趕世界的步伐

    汪大昭:中國球員站在那兒唬人,打起來卻沒有威懾力,因為青少年競賽過分追求成績,在選材中身體條件成為首要條件。這種教訓每屆奧運會都有不少,但是依然改進不大。日本男女足在倫敦奧運會雙雙打進半決賽,再次做出了榜樣。

    核心球員是隊伍的領軍人物,不同時期能否總有稱職的中場、後衛、二傳等組織者,最能反映出人才培養的體制和機制有沒有問題。這種位置上的經驗很重要,身經百戰,頭腦清醒。如果沒有一定的文化素質基礎,又沒有活躍的草根比賽,靠從小閉門接受專業訓練,往往缺乏困境中解決問題的創造性。中國男女籃在這方面最明顯。一遇到歐美國家高水平對手,教練員的佈置無法得到核心隊員的領會和實施,拖累全隊。

    薛原:從2004年以來,中國男籃已經有三屆奧運會連續由外籍教練帶隊。聘請外教自然是希望能儘快了解和掌握世界籃球發展潮流,儘快縮小同世界強隊的差距。但現在看,過程仍在起伏之中。這既有外教自身水平的問題,也有中國籃球人才培養理念的問題。國家隊並不是培養人才的地方,而是使用人才的地方,青少年培訓的體系是否完善,聯賽的教練水平如何,這些是中國籃球的根基所在。國家隊選手的基本能力和對籃球的理解,其實大都源於基礎訓練階段所接受的內容。在國家隊層面談理念,其實已經晚了。

    陳晨曦:從金昶伯再到現在的金相烈,中國女曲從起步開始就一直接受韓國教練的指導,現在一些地方隊仍然聘請的是韓國外教。應該説,韓國在上世紀末和本世紀初,確實代表了世界曲棍球運動的較高水平。而且,金昶伯的一些執教理念和大運動量訓練也在中國收到實效,讓中國女曲躋身世界一流強隊之列。

    現在,女曲的世界已經大不相同。現在在球場上更為強調球員一對一的能力,強調速度與局部的接應配合。從奧運會的比賽看,中國隊在這方面的能力已經落在了歐洲球隊的後面。與此同時,韓國隊的實力已經大不如前,與理論和理念的落伍不無關係。至於中國女曲,是繼續堅持韓國式的訓練方法,還是與歐洲球隊、教練加強交流,學習更為先進的理念,值得管理者探討和思考。

    許立群:中國女子水球隊隊員楊珺認為,中國選手與歐美隊員的身體素質有一定差距,中國人找到了自己的優勢,“小、快、靈”的特點在女子水球比賽中同樣得到了張揚,“美國隊身體條件好,打力量,我們拼速度。”

    來自西班牙的外籍教練胡安認為,練好基本功才是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胡安不像其他一些外國教練,並不講很多戰術,而是緊抓基本功,盯著球員傳球、射門、踩水,看似簡單,其實非常關鍵。一個好的外教,的確可以加速項目追趕世界的步伐。

    “精英戰略”面臨挑戰

    ■  閃亮成績未能促進參與人群的增長

    ■  新老交替後隊伍和項目都無法持續發展

    陳晨曦:中國女曲正處於新老交替,在本屆奧運會上的表現已經很不容易。在隊中,仍能看到付寶榮、高麗華等老將的身影,年過36歲、已經當了母親的唐春玲也出現在代表團名單中。這其中,能看出老將的作用不可或缺,也反映了中國女曲在人才培養上的斷檔。

    儘管目前曲棍球運動員的註冊人數已經達到兩三千人的量級,全運會的參賽隊伍也能達到十幾支,但參與人群絕大多數仍只是專業球員。距離中國女曲首次進入奧運會已經整整過去了12年,曲棍球仍難以進入尋常孩子的生活。

    目前世界排名第一的荷蘭隊之所以能穩居世界前列,與其雄厚的群眾基礎密不可分。在倫敦奧林匹克曲棍球場,只要有荷蘭隊的比賽,賽場一定是一片橙色。一位在荷蘭廣播電臺工作的同行介紹,曲棍球在荷蘭很受歡迎,學校裏就有曲棍球課。很多孩子從四五歲起就拿起球棍,然後與之相伴一生。對曲棍球運動的熱愛,已經融入荷蘭人的血液之中。相比之下,我們用十幾個從小就接受專業訓練的運動員對抗人家從整個國家成千上萬的優秀參與者中選拔出的運動員,難度可想而知。

    許立群:2004年才組建起來的中國女子水球隊,近年來進步明顯,在北京奧運會上奪得第五名。舉國體制強大的動員力量和保障能力,為隊伍的快速成長提供了優越的條件。但是,中國水球的基礎仍很薄弱,社會普及程度幾乎為零。水球項目雖然已進入全運會,但其關注度依然較低,目前只有四川、天津、廣西、上海、安徽等5個省區市設立了女子水球隊,專業隊員不過100多人。而美國水球運動非常普及,女運動員就有1.5萬多名。在俄羅斯參加水球訓練的女運動員不少於2000人,有10支成熟的女子水球隊,每年都有固定的聯賽。

    這種首先栽培少數尖子選手的“精英戰略”也會出現發展中的問題,閃亮的成績並不能促進參與人群的增長,更不能改變運動項目自身的發展模式,當體制優勢催生出的一批精英球員離場之後,就有可能出現人才斷層,隊伍和項目無法實現可持續發展。

    (本報倫敦8月6日電)

32項
  • 5+奧運下午茶 奧運日記 奧運風雲會 全景風雲會 倫敦行動 張斌話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