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文化為民:讓藝術的脈搏貼緊人民的心跳
10年來,文化體制改革大潮洶湧,文化理念的變革日新月異,但變化的是體制機制、是形勢環境,不變的是文化為人民服務的理念。這一理唸經歷了市場經濟大潮的洗禮、經歷了消費觀念的變遷,越發顯示出寶貴的價值。
對於十八大代表、遼寧人民藝術劇院院長宋國鋒而言,過去10年裏話劇這門藝術戲劇般的境遇使他對於“人民藝術劇院”中的“人民”二字,有了更深的體會。1993年宋國鋒接任遼寧人藝院長一職時,正是話劇從80年代的鼎盛期驟然跌落的開始。隨著電視機和VCD的普及,所有舞臺藝術甚至連電影在內開始了一段漫長的衰落期。“一個總的感覺就是觀眾越來越少。”宋國鋒説,有一年劇院排演的一部反映金融改革的新戲《銀行家》,台下只來了7位觀眾。
當時正值電視劇《渴望》播出,那萬人空巷的觀劇熱潮給了宋國鋒巨大的啟發。“老百姓這麼愛看《渴望》,不就是因為它演的是咱老百姓自己的事嗎?反映百姓的生活和心路歷程,就會贏回觀眾!”
隨後的日子裏,遼寧人藝相繼推出了《淩河影人》、《矸子山的男人女人》、《黑石嶺的日子》、《父親》等現實主義題材的佳作。好戲不愁沒人看,觀眾又重新回到了久違的劇場。這些劇最少的也演出了200多場,其中《父親》這部反映國企改革下崗職工的話劇已經演出555場,成為遼寧人藝的保留劇目。
“遼寧人民藝術劇院名字裏有‘人民’二字,我們的創作不管什麼題材,始終把人民性放在第一位。”宋國鋒説,“這聽起來像套話,卻是我們實實在在的體會。創作如果離開了人民,是沒有生命力的。”
對於“人民”二字,十八大代表、農村電影放映員馬恭志的體會同樣深刻。20餘年裏,他用孱弱的肩膀挑著沉重的電影放映機走遍了周邊鄉鎮1000多個村寨,放映1.1萬多場次電影,觀眾達250萬餘人次。馬恭志説,十幾年前,周邊鄉村的農民只能在過節的時候看上電影,每年最多三四次。但隨著農村電影放映工程的實施,現在每個村都能保證每個月看上一場電影。
事實上,近10年是我國基層文化建設力度最大的10年。主要面向農村基層的文化惠民工程如農家書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工程、農村電影放映工程等加速推進,目前已經覆蓋有條件的行政村,正在向自然村延伸。
圖片説明:
圖①:在第二屆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展示會上,藝人在演示包頭剪紙技藝。
李勝利攝
圖②:國家大劇院
資料圖片
圖③:河南省焦作市武陟縣喬廟鄉馮丈村農家書屋,孩子們在翻閱圖書。
馮小敏攝
圖④:第七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産業博覽交易會現場。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