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首頁資訊科技農業健康

最高院打擊以房養老套路貸:這紙合同為啥無效?

資訊 來源:第一財經 2021年02月26日 09:54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近年來,“以房養老”理財騙局事件頻發。許多老年人為投資所謂“以房養老”理財項目,將自有房産進行抵押,在背負鉅額債務的同時,最後上當受騙失去房産,導致房財兩失。

  2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發佈老年人權益保護十大典型案例,其中一個案例就是“以房養老”套路貸。

  2016年,高某經人介紹參加“以房養老”理財項目,與王某簽訂《借款合同》,約定王某出借220萬元給高某。高某將案涉房屋委託龍某全權辦理出售、抵押登記等,如高某不能依約歸還王某借款,則龍某有權出售案涉房屋償還借款本息,雙方對相關事項進行了公證。

  後龍某作為高某的委託代理人為案涉房屋辦理抵押登記,並出售給劉某。房屋轉移登記至劉某名下後,龍某自稱係劉某親屬,委託房屋仲介機構再次尋找買家,同時,劉某為房屋辦理新的抵押登記,登記的抵押權人為李某。王某、龍某、李某等人在交易期間存在大額、密集的資金往來。後高某起訴請求判決龍某代理其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無效,並判令劉某將案涉房屋過戶回高某名下。

  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認為,王某、龍某、李某等人存在十分密切的經濟利益聯絡,相關五人係一個利益共同體,就案涉房屋買賣存在惡意串通。龍某以規避實現抵押權法定程序的方式取得出賣案涉房屋的委託代理權,且濫用代理權與買受人劉某惡意串通簽訂房屋買賣合同,損害了高某的合法利益,應當認定龍某代理高某與劉某就案涉房屋訂立的房屋買賣合同無效。故判決確認案涉房屋買賣合同無效,劉某協助將案涉房屋變更登記至高某名下。

  “2013年提出開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試點,又稱‘以房養老’,為老年人養老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思路。但從司法實踐看,一些投機取巧之人利用多種手段來對理財能力較差的老年人進行欺騙,侵佔其房産,再加上騙子灌輸的種種好處,許諾給高息、組織免費旅遊等,一些老年人的房屋就被套路進去了。”一位北京地區律師對第一財經記者稱。

  最高人民法院稱,此類“套路貸”難以根除的原因之一,是行為人常常在法律空白或者規定不明確的領域,利用老年人性格特點以及尋求投、融資渠道的迫切心理,將“套路貸”披上“迷惑外套”變裝成“以房養老”理財項目,進而非法佔有老年人房産。人民法院在對“套路貸”採取刑事手段打擊的同時,亦應注重通過民事審判依法維護老年人的合法財産權益,保障人民群眾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切實享受到國家“以房養老”政策的紅利。同時,也提醒老年人,還需時刻保持理性和冷靜,審慎選擇投、融資渠道,以免落入“請君入甕”的“套路”之中。

  “要對不法行為加大打擊力度,通過依法確認合同無效等方式較好維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切實保障老年人既‘老有所養’,享受國家政策紅利,也避免陷入‘套路貸’陷阱,實現老年人住有所居。”最高人民法院表示。

經濟首頁
分享到:
掃一掃
央視影音客戶端
央視影音客戶端
掃一掃
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
掃一掃
央視財經客戶端
央視財經客戶端
掃一掃
熊貓頻道客戶端
熊貓頻道客戶端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