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美食

立春吃點啥傳統食物

來源:中國食品報 | 2023年02月02日 14:29
中國食品報 | 2023年02月02日 14:29
原標題:春打六九頭 吃穿不用愁 立春吃點啥傳統食物
正在加載

2月4日是立春,其是二十四節氣之首。“立”為開始,“春”代表著溫暖、生長。冰雪融化、草芽萌動,古往今來,人們習慣了賦予這一天的儀式感;花枝孕蕾、耕耘播種,歷朝歷代,文人雅士不惜筆墨記錄與抒懷。詩詞裏的人兒或是備上極為講究精緻的“春盤春餅”;或是鞭打“泥牛”勸農耕種;或是庭院高挂“春幡春勝”喜迎春風……

立春意味著天氣逐漸變暖。古人講究立春三候:“一候東風解凍,二候蟄蟲始振,三候魚陟負冰。”意思是這個時節,東風送暖,大地開始解凍;蟄居的蟲類慢慢甦醒;河裏的冰也開始融化,魚背負著碎冰片向水面游動。

“一年之計在於春”,立春是一年當中重要的節氣,意味著農耕的開始,人們常在此時“鞭打春牛”。春牛其實是用泥土塑的牛,舊時人們認為土牛是寒冷的象徵,要“出土牛以送寒氣”。後來民間認為“造土牛以勸農耕”,土牛成了春天的象徵,鞭打春牛被稱為“鞭春”。這一習俗流傳已久,在唐代詩人元稹《生春》詩中就曾寫到“鞭牛縣門外,爭土蓋春蠶”。

資料顯示,古時人們會在立春前夕用泥塑好春牛,立春當天用鞭子抽打,直到土牛被打碎為止。有的地區,人們會將打碎的泥土片扔進牛棚,以保祐牛一年的平安健康。明清時期,“鞭春”更為隆重,由宮廷組織,文武百官參與,這也代表著古代人們對農業的重視。

立春這一天,我國民間會有一些“迎春”習俗,而飲食也是其中一項。那麼,在立春這麼重要的節氣裏,人們都吃什麼呢?

吃春餅

吃春餅是我國民間立春的飲食風俗之一。在一些地區(東北、華北等地區)立春有吃春餅的習俗,春餅是麵粉烙制的薄餅,一般要卷菜而食。最早春餅與菜放在一個盤子裏,稱為“春盤”。宋《歲時廣記》引唐《四時寶鏡》載:“立春日食蘿菔、春餅、生菜,號春盤。”從宋到明清,吃春餅之風日盛,且有了皇帝在立春時向百官賞賜春盤春餅的記載。到清代,伴春餅而食的菜餡更為豐富。人們備上小菜或各式炒菜,吃春餅時可以隨意夾入餅內。立春吃春餅有喜迎春季、祈盼豐收之意。

如今,春餅在製作方法上仍沿用了古代的烙制或蒸制,大小可視個人的喜好而定,在食用時,有些人喜歡抹甜面醬、卷羊角蔥食用,有的地方還講究用醬肚絲雞絲等熟肉夾在春餅裏吃。

最初的春餅是用麵粉烙制或蒸制而成的一種薄餅,食用時常常和用豆芽、菠菜、韭黃、粉線等炒成的合菜一起吃,或以春餅包菜食用。清代詩人蔣耀宗和范來宗的《咏春餅》聯句中有一段精彩生動的描寫:“勻平霜雪白,熨帖火爐紅。薄本裁圓月,柔還卷細筒。紛藏絲縷縷,才嚼味融融……”清代詩人袁枚的《隨園食單》中也有春餅的記述:“薄若蟬翼,大若茶盤,柔膩絕倫。”傳説吃了春餅和其中所包的各種蔬菜,會使人們更加勤(芹)勞,生命更加長久(韭)。

立春時,大蔥冒出的嫩芽,清香脆嫩,特別是春回大地,萬物復蘇,嫩蔥先出,人們嘗鮮,也是有“咬春”的意思。此外還講究吃和菜,就是用時令菜的心,如韭黃、菠黃等切絲,叫炒和菜。有的地方還講究用醬肚絲雞絲等熟肉夾在春餅裏吃。

吃春餅講究將和菜包起來,從頭吃到尾,叫“有頭有尾”,取吉利的意思。

吃春卷

立春吃春卷是我國民間的一個傳統習俗,是由立春之日食用春盤的習俗演變而來,就像端午吃粽子,大年三十吃餃子一樣,伴隨人們千百年來一直的延續。春卷是用幹面皮包餡心,經煎、炸而成。

據傳在東晉時期就有春卷,那時叫“春盤”。當時人們每到立春這一天,就將麵粉製成的薄餅攤在盤中,加上精美的蔬菜食用,故稱“春盤”。那時不僅立春這一天食用,春遊時人們也帶上“春盤”。到了唐宋時,這種風氣更為盛行。著名詩人杜甫的“春日春盤細生菜”和陸游的“春日春盤節物新”的詩句,都真實地反映了唐宋時期人們這一生活習俗。在唐代,春盤又叫五辛盤。宋朝吳自牧在《夢粱錄》中這樣描述:“常熟糍糕,餛飩瓦鈴兒,春餅、菜餅、圓子湯。”到了清代,富家或士庶之家,也多食春餅。明代李時珍説:“以蔥、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雜和食之,謂之五辛盤。”以後春盤、五辛盤又演變為春餅。清代富察敦崇在《燕京歲時記·打春》中記載:“是日富家多食春餅,婦女等多買蘿蔔而食之,曰咬春,謂可以卻春鬧也。”吃春餅逐漸成了一種傳統習俗,以圖吉祥如意,消災去難。

隨著烹調技術的發展和提高,“春餅”又演變成為小巧玲瓏的春卷了。這時它不僅成為民間小吃,而且也成為宮廷糕點,登上大雅之堂。在清朝宮廷中的“滿漢全席”128種菜點中,春卷是9道主要點心之一。

現在有關春卷的諺語也很多,如“一卷不成春,萬卷春如醉”等,春的意思在這裡就是春之吉兆。

吃生菜

立春吃生菜古已有之。資料顯示,在漢代,就有“立春日食生菜”的記載。在清朝咸豐時期的地方誌《順德縣誌》中,就有記載過立春要“啖生菜、春餅”。

關於立春飲食的文獻記載中常出現生菜,但是各地生菜的含義並不盡相同。不過這裡的生菜是指立春時剛剛長出來的野菜,民間賦予其“迎新”的美好祝願。生菜既可以炒著吃,也可以生吃。生菜音同“生財”,還有新生的寓意,象徵著立春是一個好的開始。

吃蘿蔔

據《明宮史·飲食好尚》記載:“立春之時,無貴賤皆嚼蘿蔔,名曰‘咬春’。”寓意接下來的一年都萬事順遂,由此可見立春吃蘿蔔由來已久。

立春為什麼要吃蘿蔔呢?比較普遍的説法是可以解春困。立春後,氣溫逐漸升高,人之陽氣步步升發,講究食補的人們,此時選定了具有辛甘發散之特質的食物,以讓身體順應天時。蘇東坡有詩云:“蘆菔根尚含曉露,秋來霜雪滿東園,蘆菔生兒芥有孫。”明代李時珍更是對蘿蔔讚譽有加:“可生可熟,可菹可醬,可豉可醋,可糖可臘可飯,乃蔬菜中之最有利益者。”

飲春酒

清代地方誌關於立春的記載中常常提到“飲春酒”。這裡的春酒有著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春酒指的是酒,在北方一般是燒酒,在南方是米酒,只是立春飲食的成分之一;廣義的春酒指的是立春的春宴。《儀封縣誌》和《考城縣誌》載:“立春:迎春,觀土牛,飲春酒。”另外,新年的宴席也稱為春宴。這種新年春宴的日期要持續數日之久,甚至要到元宵節。在此期間,親戚朋友和鄰里之間互相宴請和拜訪,這種新年之後的宴請在東北地區又稱為“會年茶”。《蓋平縣誌》載:元旦後“十數日,此往彼來,有攜物品為敬儀者。張筵招宗族親友飲春酒,名日會年茶。”

這種春宴在華北地區被稱為“請春酒”,《天津縣誌》載:“親友詣門互拜,數日交相宴會,名日請春酒。”這表明當“春酒”單獨出現時,是指立春宴席,如果春酒和其他的食品共提時,例如春餅、春盤等,那麼這裡的春酒就僅僅指燒酒或者米酒。但是“春酒”的這兩種意義可以表明,不論是立春的家庭春宴,還是官方的春宴,都以酒作為宴席上的主要飲品。

飲食需注意

飲食清淡 春季人易上火,出現舌苔發黃、口苦咽乾等,因此飲食宜清淡,忌油膩、生冷及刺激性食物。有明顯上火症狀的人可以吃一些清火的食物如綠豆湯、金銀花茶、菊花茶、蓮子心泡水等。

黃綠蔬菜 “春困”使人身體疲乏,精神不振,應多吃紅黃色和深綠色的蔬菜,例如胡蘿蔔、南瓜、番茄、青椒、芹菜等,對恢復精力,消除春困很有好處。

細選食物 春季氣溫逐漸升高後,細菌、病毒等微生物也開始繁殖,活力增強,在飲食上應攝取足夠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例如塔菜、芥藍、西蘭花等新鮮蔬菜和柑橘、檸檬等水果,富含維生素C,具有抗病毒作用;胡蘿蔔、菠菜等黃綠色蔬菜,富含維生素A,具有保護和增強上呼吸道黏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細胞的功能,從而可抵抗各種致病因素的侵襲。

胃腸疾病 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易在春天發作,飲食上應避免攝取含肌酸、嘌呤鹼等物質豐富的肉湯、雞湯、魚湯、動物內臟和刺激性調味品,因為這些食物有較強的刺激胃液分泌的作用或形成氣體産生腹脹,增加胃腸負擔。

我國古代名醫孫思邈説:“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業內人士表示,立春後的飲食選擇要考慮此時陽氣初生,飲食要對肝臟進行調養。酸味入肝,具有收斂之性,不利於陽氣的生發和肝氣的疏泄,因此這個時節要多食辛甘之物。可以選擇一些具有辛甘發散作用的蔬菜,例如油菜、芥菜、白蘿蔔、芹菜、菠菜、茭白、竹筍等。也可以選擇一些具有疏肝理氣的藥食同源的食材來進行藥膳的搭配,例如枸杞、百合等。當然一些口味微甜的甘潤食品也非常適宜這個時節食用,例如大棗、荸薺、梨、桂圓、銀耳等。

編輯:唐麗博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文旅熱點
更多精彩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立春吃點啥傳統食物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