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美食

生態文明建設向縱深推進

來源:經濟日報 | 2022年05月27日 09:24
經濟日報 | 2022年05月27日 09:24
原標題:生態文明建設向縱深推進
正在加載

在前不久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對話海南”分論壇上,一段視頻吸引了與會者的廣泛興趣:來自熱帶雨林裏一個個珍稀動物,用不同國家的語言向大家“問好”……這一聲聲特別的“問好”,傳遞著自然之聲,更是一場關於生態文明的對話。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推進生態文明頂層設計和制度體系建設。2016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設立統一規範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意見》,福建、江西、貴州和海南等省份先後開啟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2020年底,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了《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推廣清單》,對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階段性成果進行了發佈。這些來自試驗區的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對於推進“十四五”時期我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進一步加快生態文明建設,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貢獻智慧 積極探索有效模式

作為中央的重要戰略部署之一,設立統一規範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旨在通過開展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綜合性試驗,探索可複製、可推廣的制度成果和有效模式,引領帶動全國生態文明建設和體制改革。

今年4月18日,在福建三明市召開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理論與實踐研討會上,一則當地村民用碳票給女兒作嫁粧的故事,讓與會專家們饒有興趣——去年5月份,三明市將樂縣高唐鎮常口聯村黨委書記張林順領到了編號為“0000001”的全國首張林業碳票,而張林順正是把碳票給女兒作嫁粧的村民之一。據悉,三明市將樂縣高唐鎮常口村現有生態公益林3197畝,每年可為村集體增收約14萬元。

“從過去無新房、無水泥路、無路燈的三無村,到如今的‘碳票第一村’,常口村之變,正是福建生態文明建設成果的有力證明。”福建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楊晶説。

福建省作為全國首批生態文明試驗區之一,近年來,紮實推進26項生態文明體制改革重點工作,取得38項重大改革成果,特別是人水和諧共生的保護與發展模式、水土保持與生態經濟協調發展模式、以“林票”制度改革激活發展新動能模式、以“生態銀行”打通“兩山”轉化通道模式等,為美麗中國建設提供了越來越多的“福建智慧”。

同為全國首批生態文明試驗區之一的江西省,近年致力於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紮實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全力做好治山理水和顯山露水兩篇大文章,實現經濟發展高質量與生態環境高顏值的協同並進。從景德鎮轉型發展、贛江新區綠色金融改革獲國務院表彰,到與福建共創武夷山國家公園的“靖安模式”,以及撫州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贛南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僅在2021年,江西省就有35項改革經驗和制度成果加快落地實施。

貴州省按照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要求,以建設“多彩貴州公園省”為總體目標,持續構建産權清晰、多元參與、激勵約束並重、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經濟社會發展內生動力不斷增強。“十三五”期間,貴州累計完成營造林2988萬畝,治理石漠化5234公里,森林覆蓋率達61.51%,草原綜合植被覆蓋率達88%,生態環境治理持續改善。與此同時,貴州通過建立生態建設脫貧攻堅機制,實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生態扶貧工程,生態脫貧及創新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創新引領 關鍵改革不斷破題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體制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在這個過程中,既要有最嚴格的制度和法治保障,也必鬚髮揮全社會智慧和基層探索積極性,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不斷前行。

“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良性互動,確保了基層探索的風險可控,同時,依靠強大的國家力量,又可以迅速推廣基層的成功經驗。”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王學軍説。

據介紹,福建、江西、貴州和海南4個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啟動以來,從編制生態保護紅線、夯實環境質量底線、明晰資源利用上線入手,系統梳理生態環境準入清單,把生態文明建設每項指標和要求落實到管控單元裏,固化在工作臺賬上,一個地方在生態環境資源約束下能幹什麼、不能幹什麼,有章可循,一目了然。

經過5年多努力,4個試驗區率先構建了生態文明制度框架,建立起一批基礎性制度,對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發揮了重要的示範引領作用。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在各試驗區經驗成果的基礎上,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等20個部門梳理總結形成90項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涉及自然資源資産産權、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環境治理體系等14個方面。

伴隨著關鍵性改革不斷破題,試驗區生態治理效能大幅提升,綠色發展能力持續增強。比如,在探索權屬與分類標準並存的自然資源資産統一確權登記制度上,福建等省份創新思路、大膽改革,將國土空間範圍內各類自然資源統一到土地利用現狀“一張圖”上,邊界統一、分類管理,為進一步確權及要素順暢流動打下了紮實基礎。

劃紅線,從源頭把好生態建設關口;抓保護,在過程中強化監管護航。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當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積極成效,“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作用得到發揮。但也要看到,生態文明建設總體仍處於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要在鞏固提高現有改革成果的基礎上,著眼于加強改革的系統集成與協同高效,著力探索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實現機制,在更高起點上深化試驗區建設。

綠色轉型 持續釋放發展紅利

近日,《福建省“十四五”生態省建設專項規劃》正式對外發佈。根據規劃,“十四五”時期,福建將堅定不移實施生態省戰略、深化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雙碳”工作有序推進,綠色經濟發展質量更高,節能減排保持全國先進水平,生態系統質量鞏固提升,綠色生活方式和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到2035年,率先建成美麗中國福建示範區。

江西則立足綠色生態這一優勢,提出將深化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推動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整體佈局,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鞏固提升生態環境質量。在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同時,提高資源能源利用效率,努力打造全面綠色轉型發展的先行之地、示範之地,更高標準建設美麗中國“江西樣板”。

今年初,貴州省發展改革委印發了《貴州省“十四五”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規劃》,明確了“十四五”期間貴州在國土空間格局優化、長江珠江上遊生態安全保障、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建設、生態産品價值轉化等7個方面的目標任務,明確提出了貴州綠色發展的“硬指標”:到2025年,貴州森林覆蓋率達64%,單位地區生産總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綠色經濟佔地區生産總值比重提高到50%。

打造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是中央賦予了海南“三區一中心”發展定位之一。圍繞著《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海南)實施方案》,海南謀劃實施一批標誌性項目,引領綠色投資和消費,取得顯著成效。未來,海南將始終牢記保護生態環境這個“國之大者”,以最高標準、最嚴要求呵護生態“金字招牌”,探路生態文明建設創新發展,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海南樣板。

不負青山,方得金山。目前,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已形成了多點突破、縱深推進的良好格局,一批來自基層的經驗舉措在全國示範推廣;未來,試驗區的“苗圃效應”將持續釋放,綠水青山將轉化為更多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金山銀山。

編輯:楊一林 責任編輯:熊易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頂部
文旅熱點
更多精彩
精彩圖集
正在閱讀:生態文明建設向縱深推進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手機看
掃一掃 手機繼續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