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80年,就有兩位河北保定學院的男生響應國家號召支援西藏,其中一位扎了根。在距河北省隆化縣90多公里的西阿超鄉博岱村小學,80後霍文鵬用同樣的堅守向學長們致敬。查看詳情
早在1980年,就有兩位河北保定學院的男生響應國家號召支援西藏,其中一位扎了根。在距河北省隆化縣90多公里的西阿超鄉博岱村小學,80後霍文鵬用同樣的堅守向學長們致敬。查看詳情
1999年,從廈門大學派出首批志願者遠赴西部送教扶貧,廈大學子相繼完成接力支教任務,在遙遠貧瘠的土地上播下希望的種子。查看詳情
吉林省白城市的通榆縣是國家級貧困縣,但是為了讓周邊各村各屯的智力殘疾孩子們都能夠有學上,2009年,當地政府修建了一所“培智學校”,從食宿到學習實行全部免費。羅麗秋從一開始就在那裏教課,而她最大的特點就是“好脾氣”。查看詳情
都説,啞巴説話,鐵樹開花。讓聾啞孩子像正常人一樣説話,是一道醫學難題。而在江蘇邳州,有這樣一位“70後”鄉村女教師,17年來,她讓50 多位聾啞孩子學會了説話,像正常孩子一樣上學、融入社會群體。她叫郭慶,她説,“即使上天給這些孩子按下了靜音鍵,我也要讓他們發出最美的聲音。”查看詳情
這是一個由90後組成的支教團體,他們秉持著清華大學“行勝於言”的校風,將研究生入學推遲一年,轉而紮根西藏、青海、甘肅等偏遠地區,用他們自己的實際行動改變著我國鄉村教育的現狀。查看詳情
劉世魚、劉運良父子在重慶彭水縣普子鎮中堡村小學執教,加起來已經六十年了。讓我們跟隨鏡頭來看一看在這六十年裏兩代人身上發生了怎樣的故事。查看詳情
2012年8月,從清華大學電機係碩士畢業的杜愛虎,放棄了進入國企拿20萬年薪的機會,來到貢嘎山下的玉龍西村支教。在兩年時間裏,他想盡辦法幫當地多所學校找來師資人員,改善了教學條件。查看詳情
6個學生、一位年過半百的山村教師,在石崖山上組成了一所特殊的“麻雀小學”。山西平順縣虹梯關鄉西井山村西辿小學地處太行山,唯一的教師原子朝從1996年開始在這裡教書,一教就是17年。查看詳情
王偏初今年38歲,藏族,當年考上了四川會理縣的師範學校,成了鄉里第一個考上師範院校的“高材生”,許多在外工作的機會擺在王偏初面前,他都沒有選擇,“家鄉的教學條件很困難,我當然要回家去!”查看詳情
在呼和浩特市武川縣,有一對堅守特教講臺的教師姐妹,她們是武川縣特殊教育學校的張美麗和張秀麗。20多年來,姐妹倆與殘疾學生情同母子,演繹人間大愛……查看詳情
這是一群90後的大學生,他們利用假期到多個偏遠地區的鄉村小學去支教,在青海省湟中縣水攤小學,這樣的活動一做就是七年,已經成了當地學生們年年期盼的節日,孩子們把它叫做“清華節”。查看詳情
2011年,陳田從內江師範學院大學畢業,通過教師招考,他來到四川合江縣白鹿鎮鄧家聯小學校,開始了特別的教師生涯。當地的青年都努力爭取走出去,而來自城市的他卻走了進來。剛來到鄧家聯小學校,周圍的人都以為陳田是來“旅遊”的。而現在,他教的第二屆學生今年都畢業了。查看詳情
湖北恩施市新塘小學,男教師周良敏身患絕症4年之久,仍然堅守崗位,為大山留守孩子們傳授知識。周良敏的座右銘是,微笑面對一切,只要生命不止,就要活得有精神。查看詳情
水柳分校只有一個老師,教室是老師家的房子,只能開課到三年級。因為路途遙遠,有些學生選擇寄宿在學校裏。宿舍很簡陋,一間破舊的瓦房教室,幾塊磚墊起的木板床,兩塊石頭支起的爐灶。沒有水,他們到幾百米遠去挑;沒有柴,他們去撿;沒有米,他們從家裏帶…查看詳情
他的父親是鄉村教師,他的祖父是鄉村教師。他本可以不再做鄉村教師,但他還是選擇了當一名鄉村教師。他不僅繼承了前輩的職業,更繼承了前輩傳下的一脈師魂。查看詳情
付華,堅持學雷鋒、做好事51年;堅持續寫雷鋒日記44年,約有310萬字。救過三條人命;挽救輕生者20人。從教41年,始終堅持用雷鋒精神育人的教育理念,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他用辛勤汗水和心血書寫了一位普通鄉村教師的傳奇人生。他的事跡感天動地,震撼人們的心靈!查看詳情
彭德昌老師今年39歲,彭德昌老師的老家在馬場坪辦事處的平堡村,從學校畢業後,18年來,一直在小米哨、翁坪等村小學教書,其中在翁坪小學教書已經整整13年了。兩年前左右,彭老患了嚴重的尿毒症。但因為牽掛孩子們的學習,彭老師堅持要回家一邊上課,一邊療養治療。查看詳情
劉正國老師1988年安順師範學校畢業後,主動要求到偏僻的息烽縣溫泉小學興隆教學點任教。這裡交通閉塞,愚昧貧窮,經濟落後。然而,山村人民的淳樸熱情,孩子們的天真活潑可愛、求知慾望,讓劉老師毫無怨言,春去冬來,寒暑往返,一幹就是26年了。劉老師風趣地説:“我的教育生涯,真是26年過去,彈指一揮間。”查看詳情
1978年村小學因為缺少老師,成為一片散沙。村支書便找到了剛下學的高明堂,叫他去參加鎮上的教師選拔,他猶豫了再三還是答應了....,當時就取得了全鎮第二名的好成績。當他第一次走上神聖的三尺講臺時,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這課,一“上”就是三十多年。查看詳情
趙美強是蘭沃鄉曲村小學的老師,被學生、家長以及同事稱為“拼命三郎”。曲村小學校長王銀鈴動情地説。“趙老師2009年查處患上了腦血栓,由於當時耽誤了治療,留下了後遺症,至今左側身體行動不便,特別是左腿走起路來一瘸一拐,但他從未缺課,他班裏的成績始終是全鄉第一名,病前病後都一樣。”查看詳情
有這樣一個人,42歲,是事業的上升期,同時也是家庭的頂梁柱,卻突然倒在了辦公室裏。河南週口鄲城縣秋渠鄉一中的校長張偉被譽為是焦裕祿式的好校長。查看詳情
2004年7月大學畢業時,齊春會來到陜西省華陰市五合鄉初級中學(今華陰市華西鎮初級中學)支教。 2010年底,齊春會被確診為急性髓係白血病M1,病情已經十分危險。不得已,齊春會告別了學生和講臺。查看詳情
從教38年、今年57歲的王衛民是白瓜小學的校長。幾十年來,他堅持以“正、慈、細、實、信”的從教原則,用純樸的師德和無私的擔當,用一片丹心和滿腔赤誠,贏得了廣大師生和社會的廣泛好評。查看詳情
吳曉峰同志30年如一日,始終耕耘在農村教育教學第一線,自參加工作的第一天起“做一名好教師”成為她心中一座屹立不倒的山峰,她默默工作,把全部的心血傾注在學生身上,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跡。查看詳情
尹作偉和張玉琢是遼寧省鐵嶺市清河區楊木鎮關家屯小學教師。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接父母的班,走進學校。在工作中培養出感情,1984年結為伉儷,先後在附近幾個小學輾轉,最後雙雙落腳在關家屯小學。查看詳情
土關小學坐落在川黔交界的四川省古藺縣馬蹄鄉,山高路險,夏天洪澇泥石流氾濫,冬天冰災缺水困擾。就是在這樣的環境裏,自幼患靜脈曲張的任國運一名教師堅守一個學校,用心教書,用德育人,成為年輕教師的師德楷模。查看詳情
17年來,她用自己的青春填補了貧困山村的教育空白。猶如一株綻放在山村的玉蘭花,開在家長和孩子們的心窩裏,散發著沁人心脾的芬芳……她就是湖北省鹹安區桂花鎮盤源教學點教師朱白玉。查看詳情
每天清晨6點,45歲的孫海英準時起床,先做好飯,再把兒子叫起來,給他打上胰島素,然後照顧他吃飯、大小便,再把兒子一上午需要用的東西放在床邊備用。19年來,這樣的生活週而复始,家和學校構成了孫海英兩點一線的生命軌跡。查看詳情
如同很多山區教師,26年前,于小平走上講臺後就成了教學“全把式”。根據學校需要,他教過語文、數學、英語、政治、歷史、地理、生物、物理、 體音美、勞技等學科。在學校管理上,他還負責學校衛生檢查、圖書借閱管理、學校簡報的編輯、通訊報道等事務。查看詳情
10年來,何春雨靠撿廢品賣得的1萬多元錢,不僅把幾十名瀕臨輟學邊緣的學生拉回了課堂,還先後幫300多名貧困生加了午餐。雖然僅僅是一個雞蛋或兩根火腿腸,但一股匯聚著愛心的暖流卻在孩子們心裏升騰。誠如他的名字一樣,春雨潤物,細無聲。查看詳情
距離密雲縣城65公里的新城子鎮中心小學,坐落在巍峨的霧靈山腳下,是北京市最早看到陽光的地方。在這裡,有一位科學老師李二偉,出於對教育的執著和對科學的迷戀,利用廢棄物製作各種科學教具300余件,激發了大山裏孩子的創造靈感,被學生讚為最有魅力的老師。查看詳情
四面透風的宿舍,兩條長凳拼成的小床,堆滿柴禾的土灶廚房,這便是金淑芬生活的地方。呼嘯的山風吹打著破舊的門窗,教室裏擺放著快要散架的課桌,滿是裂縫且泥土飛揚的操場,這便是金淑芬工作的地方。查看詳情
有這樣一位特殊的教師,他自2007年起隻身從江蘇江陰市跋山涉水來到貧困的貴州大方縣,自費支教,他的名字叫鄒志鵬,鄒志鵬自費支教至今已有六個年頭,他深入貴州山區,到大方縣當地最偏遠的山區小學支教,為當地的教育盡綿薄之力。查看詳情
2010年秋,黃蓮鄉芭蕉溪村安星小學缺老師,周廷猛主動申請從條件較好的中心完小去任教。通過他持之以恒的教育引導,讓學生開眼界,長見識,樹立遠大理想,現在的學生,和幾年前的打工思維定式相比,孩子們已經開始有了自己的夢想。查看詳情
李尚富在當班主任時,他所帶班級全鄉統考第一,畢業考試竟然有學生數學考100分;他教自然科學時他所教各年級全鄉排名第一。作為一名小學校長,李尚富始終認為他只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他只追求問心無愧,對得起教育,對得起教師這個稱號,對得起那45名天真、可愛的孩子!查看詳情
一所學校,兩名教師,51名學生。在大方縣瓢井鎮偏遠大山深處的一個山村,有一所被當地人親切稱為“夫妻學校”的小莊村教學點。李美和張光倫夫妻倆在這裡堅守了4年多,既當老師,又當爹媽,默默地書寫他們的美麗人生,把一撥又一撥的孩子送出了大山。查看詳情
破落的校舍,昏暗的光線、簡陋的桌椅......瑯瑯的讀書聲從山坡上一個老舊的四合院裏傳出,一個瘦削的身影在講臺上耐心地教授著孩子們念著生字。這個瘦削的身影就是胡啟月,一個堅守在山村三十七年,即使罹患癌症也沒有離開崗位的代課教師。查看詳情
1988年山東省萊陽師範學校畢業後,回到了生他養他的小山村任教,一幹就是28年,多次榮獲全國“小公民道德建設”先進個人、萊州市優秀教師、優秀輔導員、對外信息宣傳先進個人稱號。查看詳情
周彩蓮老師把所有時間、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似乎永遠“精力充沛”、“活力四射”!其實她常常累得要靠吃幾種藥來維持生命、堅持工作。為了農村基礎教育耗盡了全部心血,由於經常熬夜、白天沒有踹息的時間,累得吃不下飯。查看詳情
一生奉獻于大山深處,是當地唯一的一名代課老師,為這片土地上的孩子們執教了四十多年。風風雨雨、朝朝夕夕培養了一批批對社會可用之才。查看詳情
“只有比健全人更加努力,才能做得更出色,對得起孩子們。”回顧自己35年的從教歷程,山東省臨朐縣蔣峪鎮慧敏愛心小學的侯學忠如是説。查看詳情
在他的工作生涯中,從少年到青年,從民辦到公辦,學生換了一茬又一茬,而他一直堅守在這所山村小學,不離不棄,無怨無悔,默默無聞地教書育人。查看詳情
從2012年開始,在雲南省臨滄市圈內鄉昔木村的昔木完小裏,陸續來了幾個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他們有的是國內外一流院校畢業的中國人,有的是美國人,他們也被叫做“學霸”支教團。查看詳情
1975年4月,邵英文進入當時的趙樓小學任代課教師,後在職取得中師學歷並轉為正式教師。任教39年來,32年擔任畢業班教學和班主任工 作;1995年身患瀰漫性肌肉萎縮症等多種疾病,仍堅守講臺教書育人,深受社會好評,先後獲評縣“優秀班主任”、縣“德育先進工作者”、省精神文明十佳個人。查看詳情
八年前周麗娜從老家瀋陽跟著自己的維吾爾族丈夫來到了新疆阿圖什市上阿圖什鎮的卡依拉克村。八年之後周麗娜成為了那裏唯一的雙語老師。而她的教師夢也在這個兩千七百多人的村莊裏生根發芽。查看詳情
走基層-尋找最美鄉村教師一起來認識天津大港劉崗莊中學的劉月升老師。劉老師上課經常會把學生拉到外面去,他帶給孩子們的是一個發明創造的夢工廠。查看詳情
告別了城市,蹲守在鄉村,從一位全國優秀教師,到需要管理1000多人的衣食住行、四處求助化緣的寄宿學校的校長。“尋找最美鄉村教師”帶您走進黑龍江省青岡縣青岡鎮教師李咏梅的平凡生活。查看詳情
江西宜春高安市大城鎮中心小學,34歲的陳臘英每天給孩子們上課都會穿上花裙子、踩上高跟鞋,打扮得很美。走基層-尋找最美鄉村教師我們一起來了解這位“花裙子”老師的故事。查看詳情
在湖北宜昌,有一座叫做土城小學的山村學校,學生們來自方圓三十里的十幾個村莊。由於經濟條件落後,很多家庭貧困的孩子面臨失學的可能。為此,有名老師三十多年來一直堅持資助這些孩子,幫助他們實現著上學夢。走基層-尋找最美鄉村教師帶您認識這位老師——陳發喜。查看詳情
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馬廠鄉中心學校孟家灣早教點教師尹守清和妻子李英桂在大山中堅守三十多載,用絲絲銀發換來了桃李滿天下。他們在祁連山區如同夜空中璀璨的雙星,用無私的愛溫暖著山裏的孩子們。查看詳情
南木林,是西藏日喀則地區的一個縣,平均海拔4000米,屬於異常艱苦的三類地區。然而,世上總有志在四方的青年、不怕艱難的勇士。2002 年,三個畢業于河北保定學院的年輕人岳剛、徐建旺、閆俊良把對西藏的嚮往變成了現實,揣著理想背著鋪蓋來到了南木林,他們説,要做高原教壇的“三劍客”。查看詳情
張蘭萍與其他鄉村教師一樣,28年如一日紮根在最艱苦的農村教書育人;與其他鄉村教師不一樣,她還是一位殘疾慈善家。十幾年來,共發放了一百多萬元的愛心基金,救助了110戶貧困家庭,送走了21位孤寡老人。查看詳情
趙雙成所在的地洼早教點,位於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蒲臺鄉。這裡地處淺山地區,為了保證孩子們途中的安全,學生放學後他一一把14名學生送回家後,再在山路上走四十多分 鐘回到學校自己做飯、洗鍋、備課……查看詳情
2013年9月12日,鐘海武身背一把吉他來到西藏,擔任這所小學一二三年級的思想品德課。針對藏區孩子活潑好動、能歌善舞、音樂感強的特點,鐘海武決定採取寓教于樂教學法,把第一課堂的思想品德教學和第二課堂的音樂舞蹈等興趣活動結合起來。查看詳情
72歲和61歲,這個年紀的北京人多數都徜徉在各大公園休閒娛樂。可有這樣一對北京夫婦,他們本來過著跟大多數人一樣的生活,但對故鄉的眷戀和對教育工作的熱愛,召喚他們矢志不渝、克服困難在貴州山區堅持支教9年,為苗鄉播撒文明,贏得了各族群眾的尊敬。查看詳情
從1985年至今,在這個幾乎與外界隔離、極其偏僻的山溝小屯子裏,楊文紀一個人一幹就是29年。他因為延誤兒子的治療,致使其落下終身殘疾, 卻沒讓一個學生有過閃失;他自家生活拮據,卻為學生們爭取來近100平方米的新校舍;他堅守著大山,卻把一撥一撥的學生培養成人、送出大山,又把滿腔的愛 留給下一撥山溝裏的孩子們。查看詳情
在內蒙古南部與山西交界的崇山峻嶺中,有一所鄉村小學,天天為喝水發愁。“吃水貴如油,飲水天天愁”,這裡人畜飲水主要靠集雨水,或者化雪水,十年九旱,水成了當地最珍貴的東西。特別是學校,人多嘴多,同宿捨得同學們幾十個人只能共用一盆水洗臉洗手,洗澡更是奢望。“挑水扁擔”是這裡必備的生存工具。楊建國教書26年,為學生挑了26年的水。查看詳情
是什麼力量讓一個人終生只從事一種職業?是什麼信念讓一個人在一個地方堅守了37年?是責任感,是使命感,更是對事業的熱愛和癡情!拓守賓這位年近六旬的教師已在那個偏遠山村執教37年了。查看詳情
冉波在涼橋小學上的第一堂課,就有好幾個同學遲到,有的甚至快下課了還沒到。一個星期過去,幾乎天天如此。他挨個找學生談話,有人默不作聲,有人委屈得直哭,也有學生説:“老師,我們都起得很早,可是路太遠了!”查看詳情
“他是我的老師,我大兒子10歲了,現在又在他教的四年級讀書。小兒子也要上二年級了。”董向國,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廣南縣蓮城鎮落松地的村民小組長。董向國所指的他叫農加貴,落松地村佔地面積6畝,全村加上學前班,有三個年級,共21名學生,農加貴是學校唯一的老師。28年了,他就沒有離開過這所學校。查看詳情
1988年9月,我高中畢業,被聘為浩口鎮柳州村小學的民辦教師,後通過自學取得了中師學歷。1996年柳州小學停辦,浩口鎮第三小學校長特別聘請我來擔任代課教師。我經常參與教學教研活動,課堂上變著法子啟發學生,營造寬鬆和諧的氣氛,我想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快樂的學習。查看詳情
1975年4月,邵英文進入趙樓小學任代課教師,後在職取得中師學歷並轉為正式教師。任教39年;1995年身患瀰漫性肌肉萎縮症等疾病,仍堅守講臺教書育人,先後獲評縣“優秀班主任”、縣“德育先進工作者”、省精神文明十佳個人。查看詳情
21年前,18歲的蒙古族姑娘劉艷春從內蒙古扎蘭屯師範學校畢業後,沒有聽從父母的勸告留在市裏任教,義無反顧地回到經濟落後、信息閉塞的家鄉,從此把滿腔的愛獻給了大山深處的民族教育。查看詳情
2009年,22歲的楊承來到徐鎮,鎮中心校校長孫貫林對他説,你要想跳得遠,就得到最苦的地方。於是,他來到了條件最差的六市小學。樸實的臉龐透射著對事業執著的信念,堅毅的目光洋溢著對這片土地的依戀,清澈的思想促使他前進時不畏艱險……查看詳情
蘇麗是廈門海滄區新江中心小學的老師。這所學校具備了農村校該有的特點,“外帶”了一個非常鮮明的“標簽”,80%以上的學生都是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蘇麗所帶的班級更是明顯,外來務工人員子女達到90%以上。查看詳情
在小學任教時,她曾在一個學期裏寫下厚厚的五本教案。非典肆虐的那個春天,她身患嚴重的鼻炎、氣管炎和肺炎,頭疼難忍、咳嗽不止。即便如此,她仍堅持工作。一天天,一年年,就在她拼命工作的同時,她的身體開始變得虛弱,以至於母親這個稱呼,多年與她無緣。查看詳情
他叫宋祥,遼寧省西豐縣營廠村太平屯人。1982年,通過考試,他成為太平屯唯一的一名小學老師。學校裏有17個學生,分四個年級。他第一天教 一三年級,第二天教二四年級。寒來暑往,10個年頭,他天不亮就到校,天黑了才回家,沒讓一個孩子輟學。查看詳情
講臺上,曾維奮用力撐著雙拐,身體筆直,雙手拿著課本帶領學生們大聲朗讀。雖然這才開始上今天上的第二節課,但汗水已濕透了他的整個衣背,豆大的汗珠不斷順著額頭滑下來。就這樣靠著雙拐教學,曾維奮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孩子。春去秋來,寒來暑往,他快樂地堅守三尺講臺14年,用雙拐為鄉間的孩子們撐起了未來和希望。查看詳情
走近何秀華,你會發現,她的工作作風就是無論做哪一項工作都是腳踏實地、盡心盡責,都是高標準嚴要求,每一項工作都是細緻入微,富有成效,從她 的身上總能感受到一種催人奮進的力量,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是山區人民教師學習的榜樣。她用樸實的人生信念,踏實的工作作風,執著的人生追求, 捍衛著“教師”這一神聖職責。查看詳情
“把學生當自己的孩子!”採訪中,這是范妹鎖説的最多的一句話。從1985年師範畢業至今,范妹鎖就一直在在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最偏遠的學校任教,把知識和希望種在了太行山深處。看著一批又一批的山裏娃走出大山,踏上更遠的求學路,范妹鎖説他很知足。30年的堅守,他將自己融入了大山!查看詳情
34個春秋,斜陽島的孩子一個個像展翅的海鷗飛了出去,而他的身影,依然留在斜陽小學;他的根,已深深地扎入斜陽島的火山岩裏。一路走來,程霖先後獲得自治區“五一勞動獎章”和“八桂優秀鄉村教師”等稱號。查看詳情
龐後領是菏澤市牡丹區沙土鎮雙廟小學一名由民師轉正的普通教師,今年58歲,執教38年。2007年被查出患有脊索瘤後,他在7年間先後做了6次手術後,依然忍痛堅守講臺。更為可貴的是,他怕耽誤孩子們學習,總是硬撐到放假後才去做手術……查看詳情
8年、33所由支教志願者負責的教學村小、501位支教老師、2800多名重返校園的輟學兒童、十萬開始關注偏遠山區基礎教育困難的社會人士。當廣東省佛山市石門中學一群校友組成的業餘足球隊成員2006年開始籌備“好友營支教”組織的時候,他們大概沒有想到自己當時所做的事,如今産生了這麼深遠的影響。查看詳情
馮曉蕾和李亞楠老師是表姐妹,都來自“教師之家”,都在北淤疃學校任教。2010年她倆同時步入教壇,同教小學語文。四年來,她們憑著對教育事業執著的愛,逐漸在教學上創造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我們學校全體師生,稱她們是北淤疃校園最美的“教師姐妹花”。查看詳情
清晨,趙慧娜跨進冠縣特殊學校的大門,孩子們帶著滿臉笑容送上一句“媽媽好”!讓她無比自豪。10年的特教經歷,讓趙慧娜喜歡上這些天真無邪的聾啞兒,他們就是趙慧娜的“心頭肉”,成為他們心目中的“媽媽老師”。查看詳情
1972年出生的吳才有,是大盛本地人。他的父親雙腿殘疾,幹不了沉重的農活;母親是聾啞人,連生活自理都有困難;弟弟有些先天性的智障,説話結結巴巴,30多歲了,至今尚未婚娶。查看詳情
他,三十八年如一日,默默地堅守在浙江最西部的一個偏遠山區教學點——只有一個老師的學校,以他自己對學生的質樸情感,對農村教育事業的執著,在一個平凡山村小學老師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工作成績。他就是開化縣蘇莊鎮富戶小學茗富教學點老師王進田——一個質樸山村教師的故事。查看詳情
在北淤疃學校,有一位最溫柔可親的老師,她用母愛般的情,溫暖著每一個學生的心,轉化了一名又一名差生。她是誰?她就是最令人尊重的王國珍老師。王國珍,畢業于河北師大,廣宗縣北淤疃教師。從教十七年來,她兢兢業業工作,愛校如愛家,愛生如愛子,給了學生母愛般的溫暖,是全體師生心目中最溫柔可親的老師。查看詳情
1986年師範畢業至今,我始終堅守在農村小學教學第一線,醉心於當最沒有官味的小學班主任,我教育了學生,學生也成就了我——2006年,我獲得浙江省第19屆春蠶獎,2007年榮獲溫州市名班主任、晉陞為心理健康教育小中高,2008年評為浙江省十佳心育導師,2013年榮獲浙江省農村教師突出貢獻獎,2014年評為樂清市最美教師……查看詳情
劉明磊,畢業于河北衡水學院,北淤疃學校教師。恰在風華正茂時,他不顧親人的勸阻,來到了我們這所遠離縣城的鄉村小學,登上三尺講臺,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四年的時間,他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求索,逐漸成長為一名教學能手。他還是北淤疃學校的平安“守護神”,時刻保衛著全校師生的安全。查看詳情
在北淤疃學校的校園,偶爾會看到一位慈祥的老人。她頭髮已經花白,走路時腿腳有點兒不靈便。你不禁要問:她是誰?為什麼會出現在校園之中?等走近老人身旁,輕輕問候一聲,她便爽朗地笑著回答:“我是平的婆婆,來幫她帶孩子的。” 周老師是一位敬業的老師,在女兒出生前一直堅守在工作崗位。因為壬辰反應強烈,但依然不願耽誤學生一節課。查看詳情
李麗改性格活潑開朗,嗓音甜美,喜歡唱歌、講故事。課間,她和同學們一起遊戲,像位溫柔的大姐姐。課堂上,她“恩威並施”,有時候“和風細雨”,那是學生回答問題精彩時,有時候又是“狂風暴雨”,那是學生犯錯或者無法理解她講課的內容時。無論是燦爛的笑臉,還是“怒髮沖冠”,都源於對學生深深的愛。查看詳情
所寫的論文《淺析識字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2007年天水市小學優秀論文評選活動中獲得二等獎;所帶的班級被評為先進班集體和優秀班主任的稱號;2009年6月所帶的六年級語文在全縣畢業會考中獲得第一名的好成績。查看詳情
陳為建老師任教25年來,教學成績一直最好,這是各級領導和家長公認的事實,在學校一直擔任班主任、總輔導員、報賬員、安保員等多種職務,還任教語文、科學、品德等課程,多年來為希望小學的建設和發展,灑下無數血汗。查看詳情
許晨和其他志願者們早晨五點多鐘起床,從宿舍出來,只見一群孩子在這個清冷昏暗的早晨,聚在校園裏,借著學校裏唯一的一處燈光,大聲地朗讀著課本。許晨説:“我至今無法忘記這一幕,學生們起得這麼早,自發的站在院子裏讀書,那種對知識的渴望,讓我特別感動。”查看詳情
他是一名普通的物理教師,授課之餘他自掏腰包、利用廢舊材料製作物理教學實驗儀器2000多件;他來自一所基層中學,卻努力用雙手為鄉村孩子插上夢想的翅膀。他就是赤峰市喀喇沁旗西橋中學教師高治理。查看詳情
彭麗芳,河北省邢臺市廣宗縣北淤疃學校教師,2013年教師節被評為優秀特崗教師,2014年被廣宗縣教委推薦為“最美特崗教師”候選人。她愛崗敬業,是北淤疃學校全體師生心目中最美的特崗教師。查看詳情
五年來,平陸的特崗教師們承載著時代賦予的重托,孕育著山區教育的希望,在古虞的三千溝壑間燃燒青春,奉獻著激情,培養著花朵查看詳情
從屏山縣新市鎮到寸腰村小學地處半山腰,寸腰小學的得名,是“寸”著腰才能到達的意思。又到一年開學時,“寸腰學堂”的負責人宋志芳,從1986年在學校任教至今,已整整27個年頭。查看詳情
從教24年來,主持了英語“四位一體”教學法實驗研究等5項國家級課題,有2項被評為全國科研成果一等獎。在國家級報刊上發表論文100多篇,有15篇論文獲國家級一等獎,編寫教育著作11部。查看詳情
9歲那年一次意外,使他失去左臂和右手的拇指、食指、中指,造成二級殘疾。2005年大學畢業後的他登上了三尺講臺,他克服重重困難,手腳並用繪製圖形,認真上好每一節課。查看詳情
冉興國對待孩子一視同仁,從不輕易地看低哪一個。他説,這些孩子就像校園裏的花草,無論海棠、百合,還是狗尾巴草,只要有土壤,有陽光雨水,就會開花,也有最美的時候。查看詳情
聶貴領,河北省邢臺市廣宗縣北淤疃學校校長。徐文平,河北省邢臺市廣宗縣北淤疃學校教導主任兼少先隊輔導員。二十多年來,他們相濡以沫,風風雨雨一起牽手走過。查看詳情
25年如一日紮根農村教育事業,滿腔熱忱地將自己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農村教育事業。查看詳情
拐27道彎,趟5條小溪,翻3座陡坡,這是遼寧綏中縣47歲山村女教師吳艷蘭每天到達學校的必經之路。半個足球場大的操場、5間簡陋的瓦房,一個破舊不堪、搖搖欲墜的籃球架子,1個女老師和10個孩子構成了這個偏僻大山裏校園的全部。查看詳情
范景偉,男1966年出生。漢族,中共松原市作家、書法家、中學一級教師、前郭縣白依拉嘎鄉中學書法教師。書法報特約記者、詩人。筆名范璟瑋、范開偉、范井偉。查看詳情
在村民的眼裏,胡老師不僅是一個熱心腸的人,她更是一個好老師、留守兒童的好“媽媽”。查看詳情
36年來,他孤獨穿梭在大山風雨中,奔波于十里羊腸小道,皺紋、白髮,寫滿滄桑,愛心、溫暖,灑遍山村。他就是甘肅省園丁獎獲得者、小學高級教師——甘肅省通渭縣李店鄉三坪小學校長鄭彥山。查看詳情
我叫劉海濤,是來自山東濰坊、紮根雅安石棉的小學教師。畢業伊始,當同學們各自懷著滿腔熱血開始自己工作的時候,我卻選擇西部,選擇了漢源,選擇了人生的又一個起點----大學生西部計劃志願者。查看詳情
“人生在世幾十年,化作春泥更護花”,河北省廣宗縣相家莊村的鄉親們常用這句話來形容徐雙鎖、張雪芬夫妻。1965年,徐雙鎖、張雪芬夫妻就開始攜手,一生傾情鄉村教育,用自己的青春年華,書寫著鄉村教師的責任與使命。查看詳情
郭莉莉今年29歲,是山西省運城市平陸縣坡底九年制學校的一名英語教師。參加工作以來,她始終以良好的道德修養、紮實的專業水平、嚴謹的工作作風立足於三尺講臺,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查看詳情
在下者尒教學點,楊老師從一名民辦教師轉為公辦教師,一幹就是 28年,用他的愛心、耐心、關心、細心、熱心給村裏的孩子開闢了一條通往外界的道路。查看詳情
魏英寧是福建省建寧縣伊家小學的老師,他是一位不畏病魔,有積極上進的教師,自從1990年師範畢業一直在我鄉任教,先後到幾所完小任校長,工作兢兢業業、認真勤奮,成績一次次的居學區第一名。查看詳情
先後在古城鄉、濱河區從事小學數學、語文、英語以及幼兒園所有學科的教育教學工作。小學一級教師,現任唐河縣第四小學三六班班主任、語文教師。查看詳情
郭恩榮同志就是在這雲水叢山間的小學校裏當班主任,連續工作了35年。她在教師這個崗位上躬耕不輟,無怨無悔,視工作如生命,視學生如己出。為了大山裏幾十個家庭的夢想,她甘願做人梯,托舉著他們的後代走向幸福、美好的未來。查看詳情
1997年9月,靠著父親的撫恤金和學校的獎學金,桃李年華的焦勝琪從省體校畢業了。踏上講臺的第一天,面對台下求知若渴的學生,她內心激動地想:從此以後,這就是我的陣地,我不僅要交給他們知識,更要教會他們做人...查看詳情
在晴隆與興仁兩縣交界處麻沙河畔有一個布依族聚居的村寨叫“老白寨”,李紹英老師是生在布依寨,長在布依寨,學在布依寨,教在布依寨的一名鄉村小學教師,在大地、田壩小學任教已31年。李紹英老師的堅守讓布依寨的孩子有了走出大山的機會,這份堅守難能可貴...查看詳情
吳光智98年參加工作,本科學歷,現是貴州省大方縣東關中學一位普通教師。但是在農村學校從教的輾轉征程中,他的名字卻深深地根植于山區許多學校師生和家長們的心裏。查看詳情
1960年參加工作,幾十年來,她憑著一顆對黨的教育事業無限忠誠和熱愛的心,辛勤耕耘在培育祖國花朵的那片土地上,把滿腔熱血無私地獻給了教育事業,灑給了學生。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