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軍事頻道首頁
軍事節目時間表
軍事熱點
值班武器競猜
專家龍門陣
軍事欄目直通車
軍營故事
軍事文化
軍事辭庫
將帥星河
點擊軍校
戰爭史話
兵法釋疑
軍事欄目
《軍事天地》
《軍事報道》
《國防時空》
《祝你成才》
《軍事科技》
《軍營文化》
《文體視窗》
《中國武警》

 編輯信箱
caojin@mail.cctv.com
>>軍事辭庫 > 陸軍 > “陸戰之王”新“殺手”:動能導彈
陸軍 海軍 空軍 航天兵器 電子技術兵器 核生化兵器
坦克   T-59   T-80   T-63   T-69   T-85III   中國79式主戰坦克   豹2-A6M   T-72主戰坦克   T-90II   M1   奇伏坦900主戰坦克   T-54/T-55   T-64   “挑戰者”主戰坦克   豹-II   維克斯MK7主戰坦克   AMX勒克萊爾主戰坦克   AMX-30主戰坦克   AMX-13輕型坦克   日本90式主戰坦克   日本74式主戰坦克   OF-40   C1   Strv103   IKV-91   印度“阿瓊”式主戰坦克   韓國K1A1主戰坦克
戰車   龍騎兵300   WZ501   89式裝甲輸送車   90式履帶裝甲車   77-1式水陸裝甲輸送車   M2   LAV-25   БМП-2   БТР-80   БМД傘兵戰車   БТР-50П   武士步兵戰車   FV603   AMX-10P   M3   VCR   Buffalo   日本88式步兵戰車   VCC-80   AVL/AVM/AVH   CV90   Pbv302   M-113   TPZ-1   美國M3騎兵戰車   聖甲蟲   BV206S
火炮   龍卷風多管火箭炮   122毫米自行榴彈炮   83式273mm履帶式自行火箭炮   M270   M110   M109   M198   新概念高射炮   “龍卷風” VS M270 
輕武器   美國柯爾特5.56mm先進戰鬥步槍   美國M16系列5.56mm步槍   美國柯爾特10mm手槍   AK-47   伯萊塔92系列手槍   反器材槍   德研製出新型“泰瑟槍”   PP-2000   M/X26電擊槍   拐彎槍   Lee Enfield 4型步槍
陸軍裝載導彈   愛國者PAC-3防空導彈   俄S-400"凱旋"防空導彈   東風31型導彈   FM-90防空導彈   “愛國者”地對空導彈   HQ-2   “陶”式反坦克導彈   “龍”式反坦克導彈   “阿斯派德” 導彈   “復仇者”   “毒刺”防空導彈   “羅蘭特”防空導彈   “民兵”彈道導彈   “和平衛士”導彈   “飛毛腿”導彈   “霍特”反坦克導彈   “米蘭”反坦克導彈   伺機攻擊導彈   新型便攜反坦克導彈   QW防空導彈   薩姆-6   KS-1   動能導彈
陸軍其它   AH-64   GSL131掃雷車   地震武器   防彈服   狙擊手定位儀   “探人器”   微型無人機   新式夜視器材   裝甲機槍防護盾   遠程遙控機器人

“陸戰之王”新“殺手”:動能導彈

央視國際 (2004-12-02 10:09:24)

許輝 范剛忠 張曼



外軍動能反坦克導彈在發射中

 

    據外刊報道,今年1月美軍在白沙導彈靶場成功地進行了兩次“直瞄動能反坦克導彈”武器系統的發射試驗,兩枚“動能導彈”分別摧毀了距離2400米兩輛高速運行的M60坦克。據稱,“此次試驗充分顯示了動能導彈對目標的致命殺傷力”,從而為反坦克導彈家族增添了一個兇悍的新“殺手”。

    “盾矛競技”誰甘於後

    從20世紀70年代後期開始,“陸戰之王”坦克的裝甲技術發生了質的飛躍,裝甲已經從普通均質鋼板走向多元化。性能突出的主要有,英國“挑戰者”主戰坦克採用的“喬巴姆”複合裝甲、美國“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採用的貧鈾裝甲、以色列“梅卡瓦”主戰坦克的模塊化反應裝甲和德國“豹-2”主戰坦克採用的模塊化高性能防護裝甲等。這些新型裝甲的陸續出現,使得裝甲目標在不增加重量的情況下防護能力得到了顯著提高,尤其像前蘇聯爆炸反應裝甲等新式特種裝甲的廣泛應用,打破了裝甲與反裝甲武器之間的平衡,使裝甲威脅難以攻克。如“陶”式導彈是西方國家裝備最多的一種遠程反坦克導彈,但隨著新式特種裝甲技術的迅速發展,不僅使“陶”式導彈的威力大幅度降低,使傳統反坦克導彈面臨嚴峻挑戰,甚至已難以滿足未來戰爭反坦克作戰的需要。

    為了獲得既能有效對付坦克新型特種裝甲,又便於大量空運的武器系統,在20世紀80年代後期,一些國家決定發展新型攻擊武器。其中,美國為取代現役“陶”式導彈而研製的“直瞄動能反坦克導彈”,便是重要一族。

    “隕石撞擊”直擊目標

    “直瞄動能反坦克導彈”武器系統堪稱一絕,它採用獨特的創新設計思想,其飛行速度接近新型可脫殼穿甲彈,而且動能導彈的運動速度會一直持續到命中目標,並依靠撞擊産生的巨大動能摧毀目標。

    動能導彈作為反坦克導彈家族新成員,既保持了傳統反坦克導彈的“可控性”,又具有飛行速度快和有效對付特種裝甲的顯著特點。它們採用先進的抗干擾技術,配備了光電探測器、激光(或毫米波)瞄準和跟蹤裝置,可以有效地對抗反應裝甲、複合裝甲以及裝備了多功能光電、紅外或激光抗干擾技術的裝甲目標,對主動防護系統也具有較大的毀傷作用。所以有關專家預言,在未來的高技術戰爭中,靈活機動的“直瞄動能反坦克導彈”武器系統將會發揮巨大作用。

    從科學的意義上講,動能導彈原理並不複雜,從隕石撞擊地球表面即可以管窺一斑。雖然一些隕石和地球上的石塊硬度接近,可是在超高速作用下隕石的威力卻十分驚人。動能導彈原理與隕石撞擊相似,其穿甲戰鬥部在導彈助推發動機作用下達到超高速(約5倍音速),基本可以摧毀現有任何裝甲目標。即使有主動防護系統的裝甲目標,也會因為動能導彈的超高速而面臨兩大難題:首先,動能導彈從發射到摧毀目標僅需5秒鐘,主動防護系統很難有這樣的反應速度;第二,動能導彈即使被摧毀,其形成的超高速碎片仍具有強大的攻擊能力。而新一代“緊湊型動能導彈”,在速度上將進一步提高,這可能使得現有坦克主動防護系統會徹底失效。

    準確靈活作用非凡

    據悉,美國的“直瞄動能反坦克導彈”武器系統安裝在經過改良的“悍馬”多用途車輛上,全系統

    由一組已裝入的動能導彈、導彈運送和倉儲集裝箱、發射單元和支持設備所組成。其中,支持設備由再裝填系統、第二代前視紅外、光電系統、視頻探測傳感器目標捕獲系統、火控系統和脈衝激光系統等組成,4枚動能導彈就安裝在“悍馬”多用途車的頂部發射箱內。導彈運送和倉儲集裝箱,安裝在一輛兩輪挂車上,由“悍馬”車拖載,一般可儲存8枚導彈。“直瞄動能反坦克導彈”武器系統最大射程5公里,超過了美軍主要車載“陶”式反坦克導彈3.7公里的最遠射程。

    動能導彈的彈頭不採用炸藥裝料和引信,是一枚由碳化鎢或貧鈾合金製成的高密度重金屬桿式彈芯,在600米距離上達到最大飛行速度,從發射到擊中目標的飛行時間在5秒鐘之內。導彈彈長2.7米,直徑162毫米,重77千克,整套系統安裝在輪式多用途車上,由3名人員操作,具有高度的靈活性和空運機動部署能力。完整系統能夠由C-17、C-130、C-141、C-5運輸機和CH-47運輸直升機等空運,也能用運輸能力和艙室較小的UH-60L直升機吊運。

    功能各異前景廣闊

    由於直瞄動能反坦克導彈能夠有效地對付裝備有主動防護系統的裝甲目標,因而為反坦克導彈的發展開闢了新的廣闊前景。然而,目前的動能反坦克導彈還存在著體積大、重量重和價格高等缺陷,下一步重量更輕、長度更短和威力更大的動能反坦克導彈將是主要研製和發展方向。據悉,美軍正在研製的“緊湊型動能導彈”就是其中之一。“緊湊型動能導彈”彈長1.47米,重量不超過45.4千克,與“直瞄動能反坦克導彈”相比,其重量減輕了40%~50%,彈徑為直瞄動能導彈的80%,達到最大速度的時間縮短了40%~50%。

    “緊湊型動能導彈”的作戰任務將更加廣泛,不僅能對付坦克類裝甲目標,還可以攻擊工程設施、掩體及人員等非裝甲目標。此外,新型動能導彈甚至還具有打擊直升機和固定翼飛機的能力。

    從“直瞄型動能導彈”到“緊湊型動能導彈”的發展,使重量和尺寸減小,性能得到巨大提升。據悉,與之相近的美國新型“愛國者”PAC-3型導彈系統,也採用高速動能的直接碰撞殺傷方式,其導彈最大飛行速度可達到6馬赫,射程也得到了延伸。除PAC-3型“愛國者”導彈外,海基“標準”-3防空導彈和“戰區高空區域防禦”系統攔截彈等,均採用了這種創新的超高速動能直接碰撞殺傷方式。


(編輯:曹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