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軍事頻道首頁
軍事節目時間表
軍事熱點
值班武器競猜
專家龍門陣
軍事欄目直通車
軍營故事
軍事文化
軍事辭庫
將帥星河
點擊軍校
戰爭史話
兵法釋疑
軍事欄目
《軍事天地》
《軍事報道》
《國防時空》
《祝你成才》
《軍事科技》
《軍營文化》
《文體視窗》
《中國武警》

 編輯信箱
caojin@mail.cctv.com
>>軍事辭庫 > 陸軍 > 地震武器撼山河費用巨大但一些國家興趣濃厚
陸軍 海軍 空軍 航天兵器 電子技術兵器 核生化兵器
坦克   T-59   T-80   T-63   T-69   T-85III   中國79式主戰坦克   豹2-A6M   T-72主戰坦克   T-90II   M1   奇伏坦900主戰坦克   T-54/T-55   T-64   “挑戰者”主戰坦克   豹-II   維克斯MK7主戰坦克   AMX勒克萊爾主戰坦克   AMX-30主戰坦克   AMX-13輕型坦克   日本90式主戰坦克   日本74式主戰坦克   OF-40   C1   Strv103   IKV-91   印度“阿瓊”式主戰坦克   韓國K1A1主戰坦克
戰車   龍騎兵300   WZ501   89式裝甲輸送車   90式履帶裝甲車   77-1式水陸裝甲輸送車   M2   LAV-25   БМП-2   БТР-80   БМД傘兵戰車   БТР-50П   武士步兵戰車   FV603   AMX-10P   M3   VCR   Buffalo   日本88式步兵戰車   VCC-80   AVL/AVM/AVH   CV90   Pbv302   M-113   TPZ-1   美國M3騎兵戰車   聖甲蟲   BV206S
火炮   龍卷風多管火箭炮   122毫米自行榴彈炮   83式273mm履帶式自行火箭炮   M270   M110   M109   M198   新概念高射炮   “龍卷風” VS M270 
輕武器   美國柯爾特5.56mm先進戰鬥步槍   美國M16系列5.56mm步槍   美國柯爾特10mm手槍   AK-47   伯萊塔92系列手槍   反器材槍   德研製出新型“泰瑟槍”   PP-2000   M/X26電擊槍   拐彎槍   Lee Enfield 4型步槍
陸軍裝載導彈   愛國者PAC-3防空導彈   俄S-400"凱旋"防空導彈   東風31型導彈   FM-90防空導彈   “愛國者”地對空導彈   HQ-2   “陶”式反坦克導彈   “龍”式反坦克導彈   “阿斯派德” 導彈   “復仇者”   “毒刺”防空導彈   “羅蘭特”防空導彈   “民兵”彈道導彈   “和平衛士”導彈   “飛毛腿”導彈   “霍特”反坦克導彈   “米蘭”反坦克導彈   伺機攻擊導彈   新型便攜反坦克導彈   QW防空導彈   薩姆-6   KS-1   動能導彈
陸軍其它   AH-64   GSL131掃雷車   地震武器   防彈服   狙擊手定位儀   “探人器”   微型無人機   新式夜視器材   裝甲機槍防護盾   遠程遙控機器人

地震武器撼山河費用巨大但一些國家興趣濃厚

央視國際 (2004-02-03 09:33:09)

  □于守誠

  20世紀60年代末期,前蘇聯在進行地下核爆炸效應試驗時驚奇地發現,核彈在地下爆炸産生的威力竟在若干天后引起數百公里乃至數千公里外的某個地區發生強烈地震。隨後,專家們通過對大量試驗數據的分析,證實了地震的確與核爆炸有關係。這一發現震驚了前蘇聯的軍事家和高層領導。他們猛然意識到,以人為的方式引發地震,造成山崩海嘯,無疑是一種殺傷敵人有生力量、癱瘓其經濟的戰略武器。

  為了儘快搶佔這一武器制高點,前蘇聯高層領導果斷決定,以巴庫的地震研究所為中心,建立專門的研究機構,對地下核爆炸引起的地下變化進行研究。不僅如此,前蘇聯還專門制訂了一項“水星”計劃,要求加緊研究出能引發地震、山崩、海嘯,摧毀敵方戰略目標的地震武器。在研究過程中,位於巴庫的阿塞拜疆科學院科學家得出了一個結論:核爆炸産生的地下能量可以在離震中很遠的地方蓄積起來,並且能量很大。如果以後再進行一次定向爆炸,就能把這些地下能量全部釋放出來。1990年,“水星”計劃進入試驗階段。阿塞拜疆的科學家將1個接收中心和3個英國生産的數字系統測控臺同地下深處的核裝置安放在一起,構成了戰略性地震武器系統的雛形。但是,還沒等科研工作結束,前蘇聯就告解體,阿塞拜疆獨立,“水星”計劃就此擱淺。

  事情沒有結束。前蘇聯研製地震武器的動向刺激了西方軍事大國的神經。19 85年,法國不顧國際上的強烈反對,在南太平洋恢復了核試驗,數天后也探測到在莫魯亞環礁地區連續發生多次強烈地震。1993年9月,美國在內華達實驗場引爆了一個據稱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非核爆炸裝置”,其爆炸威力相當於1000噸級核彈的當量,目的是為測試同等當量、同等地質下,非核裝藥爆炸與核裝藥爆炸産生的地震效應有什麼區別。此外,俄羅斯也于1992年重拾“水星”計劃,將其改名為“火山”,並進行了幾次試驗。但這一計劃後來卻因資金問題而再度受阻。

  地震武器到底有多厲害,讓美、英、法、俄等軍事強國對其樂此不疲?它之所以備受關注,主要是由於其驚天動地的破壞性。我們曾經見過地震造成一場場慘不忍睹的悲劇,城市瞬間化為廢墟,無數家庭家破人亡。雖然人為地震一般不會有這麼大的破壞性,但前蘇聯試驗得出的一組數據卻同樣令人不寒而慄:一枚 1萬噸梯恩梯當量的核彈在一定深度的地下爆炸,造成的地面破壞程度相當於發生芮氏5.3級的地震;一枚10萬噸梯恩梯當量的核彈在地下爆炸,則可誘發芮氏6.1 級的地震。由莫斯科地質研究所科學家尼古拉斯領導的科研小組甚至斷言,1988 年在外高加索中南部亞美尼亞發生的大地震就是由於兩天前相距3200余公里的地下核爆炸試驗而加速到來的。4.5萬人在這次地震中喪生,足以駭人聽聞。其次,使用地震武器具有很大的隱蔽性。它一般是在本國或己方控制的地區,選擇適宜的位置,秘密置於地下深處爆炸,從而引起數百公里乃至數千公里之外的敵國或敵佔區發生破壞性地震,對方卻很難事先發現。此外,地震武器還能“迷惑人心 ”。受害者還以為是天災所致,而使用者卻可以逃避譴責。

  當然,地震武器也並非如此“聽話”。它的指向和精確度很難控制,搞不好害人又害己。它有一定的“滯後性”,碰到有準備的對方就沒了轍。此外,建造一個地震武器要耗資大約15億美元,如此昂貴的造價令人望而卻步。

  目前,真正意義上的地震武器並沒問世,但眾多國家對其興趣尚濃,有的國家正在秘密研製。儘管成功的難度很大,但是,地震武器不能不引起人類的警惕。


(編輯:曹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