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英碩士競爭村委會主任、海歸女生成了殯儀館整容師……翻看近兩年的報紙,“海歸”變“海待”早已算不上什麼新聞了,大多數人一直把原因歸結為“海歸”們對工作的挑剔。但事實上,越來越多“海待”的出現,凸顯了“海歸”競爭力下降的現實。(人民日報—《市場報》)
儘管“海歸”變“海待”,“留英碩士競爭村委會主任、海歸女生成了殯儀館整容師……”的現象與有的“海歸派”學業不怎麼好留學徒有虛名、學成歸國者眾“海歸”不再稀奇、國內人才供需矛盾空前緊張的因素有聯絡,卻不能排除大材小用、人才嚴重浪費所凸現的人才價值大幅度貶值的嚴峻現實。近年,北大才子賣豬肉,本科畢業生擦皮鞋,教授看大門,眾多大學畢業生競爭村官的報道絡繹不絕。由此引起的議論紛紛歸納為兩種基本觀點,一種觀點認為這是人才貶值,一種觀點認為是正常現象並提出反問:為什麼高校畢業生就不能賣豬肉、擦皮鞋、當村官,為什麼教授就不能看大門?而後一種觀點佔了上風。一時間輿論倒向這些高級知識分子自己不過硬,要轉變擇業觀念,做普通勞動者。
我對無論是本國培養的人才還是“海歸”人才不得不從事只要不是癡呆傻都能做的工作是人才的巨大浪費的觀點持肯定態度。什麼是人才?人才要不要講人才的價值?我想這是不容回避的人才觀的重要內容。人才需要學業作支撐,一個沒有學問的民族是落後的民族,而落後的民族是不能建設現代化國家的。儘管有的人才文憑不高,但他們不可能是文盲,這些人才通常是在恰當的年齡沒有進行學業深造的機會,因此他們後來發奮自學積極自修,結合實踐增強能力終於成才。“文化大革命”中學生不上課“停課鬧革命”致使多少人耽誤了學業,“文革”結束後許多青年甚至中年爭分奪秒“補課”,仍然有為數不少的人還是停留在文化低的層面上。這個教訓是極其深刻的,國民不該好了傷疤忘了疼,高學歷者多了就不在乎學業了,甚至走到了另一個極端認為學業與人才沒有聯絡。
不久前一份社科調查很有説服力,那份調查表明我國社會人才浪費嚴重,人才閒置、荒疏、用非所學用非所長的狀況嚴重,有過半的人才未能發揮作用或不能完全發揮作用,人才的顯現的才能未能發揮作用,人才的潛能更加缺乏開掘。論人才就不能不顧人才的價值,人才沒有價值就不成其人才。人才的價值不是主觀判斷的結果,因體制機制匱乏、沒有人才成長和發揮的環境而認定一些人不是人才是荒謬的。人才的價值要體現在從事複雜勞動的能力上,要體現在一定單位時間內、一定範圍內勞動的工作效能。我們不能不看到,當今我國不少行業和所屬單位還是粗放型的勞動,一些工作連初中生就能做,只要熟練就能做好。大學生以學校課堂和書本為主要學習方式,以實習為輔助學習方式,這跟社會各單位的實情肯定有所出入。大學畢業生初來乍到不可能有熟練工那樣的技能水平,因為熟練工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重復工作,又在單位的特定環境中工作,比如一個經常拿榔頭的工人,一個很少用榔頭工作的大學畢業生一起比試,當然沒有什麼可比性。然而大學畢業生多少年的智力勞動(學習也是智力勞動),在智力水平上肯定要強于智力水平低下長年從事簡單勞動的熟練工,如果大學生到了某一單位不用多長時間就能掌握那些簡單勞動技能,而且只要具備一定的工作條件、環境他們還可以從事複雜的勞動,並且這些複雜勞動是那些智力水平低又一直從事簡單勞動者所不能做的,這種例子是很多的。可是,當今的社會急功近利思想非常嚴重,許多用人單位並不懂得人才規律、人才價值,高校畢業生找工作,他們恨不得馬上能給他們孵出金蛋來,立刻呈現出有工作經驗者的“內行”水平,否則就認為這些不是人才。毋庸置疑,有些用人單位設備陳舊,工作觀念的現狀低於高校對學生的教育水平,反過來卻説大學畢業生不能為他們創造價值,其實卻是大學畢業生“英雄無用武之地”。要表現出與人才品質相當的工作價值,離不開一定時間的醞釀,也需要人才閃光的具體環境,人才一時沒有表現出人才價值,原因並不能由人才單方面確定。
尊重人才就必須具備正確的人才觀尊重人才價值,尊重人才的價值不能忽略人才的學業價值、複雜勞動價值、高級智力勞動的價值,那種把人才價值等同於誰都能幹的擦皮鞋、賣豬肉、看大門,不過是刻意貶低人才的應有價值。(作者:阿祥52)
本欄目所載評論純係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央視國際立場
責編: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