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科學紀錄片《飛向月球》圍繞人類對月球的探索歷程、中國探月工程取得的成就、尤其是嫦娥四號在月球背面軟著陸所蘊含的科學原理、科技創新等內容展開。記錄嫦娥四號探測器發射、落月等歷史時刻。 播出時間: 綜合頻道:4月22日至25日22:30檔播出,22日、24日每天播出兩集,25日播出一集; 科教頻道:4月24日至28日21:30檔播出,每天播出一集; 4K頻道:4月23日至27日21:30播出,每天播出一集。
嫦娥四號,帶給我們太多驚喜,也為中國航天的探月工程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科學探索永無止境,中國探月工程,始於夢想,基於創新,成于實幹。
在月球正面,我們可以直接和地球進行通信聯絡。但嫦娥四號登陸的是月球背面。它發出的無線電波無法繞過月球,與地球直接聯絡,所以嫦娥四號抵達月球後首先面對的難題就是通信關。科學家們在月球的上空安裝一面“反射鏡”,將無線電波通過反射的方式到達地球,保持聯絡。
2016年7月31日晚,“玉兔”與她的60萬粉絲正式道別,引無數人感動淚目:“Hi!這次真的晚安咯!!!還有好多問題想知道答案……但我已經是看過最多星星的一隻兔子了!”
嫦娥一號和嫦娥二號帶著光榮與夢想,圓滿完成任務並超期服役,為中國探月二期工程落月探測階段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04年, 中國繞月探測工程正式啟動, 從“嫦娥一號”到“嫦娥四號”, 中國的探月故事也撲面而來。
月亮是從哪來的?如果沒有月球,地球將會怎樣?人類千百年來的疑問,現代科學是否能夠一一解答。從古至今對月球的嚮往,也催生著一代代人嘗試去探索月球。直到20世紀中葉,人類才真正開啟了探月的歷程,而中國的探月故事也已悄然開始。
中國開展月球探測工程,“嫦娥奔月”的神話成為科學探索的事實。在明確的科學目標和工程目標指引下,凝聚著中國科學家的智慧和心血,承載著中華民族千年的奔月夢想,2007年,嫦娥一號成功抵達月球,展開科學探測,震撼發佈人類首張三維全月圖。2010年,嫦娥二號再次出征,一次任務探測多個目標,不斷刷新中國航天器的飛行記錄。
2013年,嫦娥三號在月球安全著陸,中國成為第三個在月球表面展開科學探測的國家。觀天、看地、巡月就是科學家給嫦娥三號佈置的科學任務。 人類歷史上在紫外波段的第一次“巡天”; 人類首次觀測到太陽磁層亞暴對地球等離子體層的;發現這新型月海玄武岩……嫦娥三號和玉兔不斷書寫新的探月曆史。
在地球上,我們看到的月球永遠是一面。而月球的背面,人類卻一直沒有登陸過。對未知的世界保持探索的慾望,這是人類的天性。 到月球背面,去開創第一次,是嫦娥四號的使命。面對地形複雜的月球背面,古老的月球南極-艾特肯盆地,地勢低窪的馮·卡門坑,中繼星“鵲橋”首當其衝,充當開路先鋒。
嫦娥四號準確降落在月球背面預選著陸點,成為月球背面的第一個“天外來客”。“玉兔二號”刻上了人類在月球背面的第一行印跡,月球地圖上又增加了5個中國命名。嫦娥四號首次給月球測量“中國溫度”;為人類的低頻射電天文觀測開啟了全新的領域;研究月球背面地質、環境、資源,完善月球檔案;並在月球上第一次生長出植物的嫩芽。嫦娥四號還將帶給我們更多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