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競猜點播CBA中超國足英超意甲歐冠國際足球/法甲網球

南海祈福 龍騰盛世——中華龍舟賽萬寧站

體育資訊來源:央視網 2017年02月22日 10:13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龍,預示著幸福和吉祥。

在海南,在萬寧,擁有許多關於龍的傳説和習俗。

從萬寧市東山嶺東瞰,有一海濱瀉湖,宛若一面明鏡,鑲嵌在南海沿岸海濱,人稱“中國第一大瀉湖”,這就是萬寧小海。

為了祭海神,祈求海龍王賜予捕撈好收成,並庇祐漁民出海平安歸來,自宋朝開始,萬寧市小海周邊的村莊就保留著每年賽龍舟的傳統。

海南黎族中的百越人,喜歡在身體上紋上蛟龍圖案,寓意為倘若不小心落入水中,海中蛟龍見了文身,認為是同族便不會傷害他們。

萬寧市有兩條龍,一條是出自萬城鎮西門社區的西門青龍,另一條是出自萬城鎮賓王村的賓王紅龍,相傳西門青龍為龍母,賓王紅龍為龍公,兩條龍一雌一雄,一青一紅。無論是關於青龍還是紅龍,已經延續著幾百年來甚至更長時間,承載著萬寧人對龍的崇拜與敬重。

“二月二,龍抬頭”,民間傳説,每逢這一天,是天上主管雲雨的龍王抬頭的日子,蟄伏一年的龍正是在這一天開始活動的,以後雨水也多了起來。

這一天人們的食物都為龍身之物,各地也普遍把食品名稱加上“龍”的頭銜。吃水餃叫吃“龍耳”;吃麵餅(烙餅)叫吃“龍鱗”;吃米飯叫吃“龍子”;吃餛飩叫吃“龍眼”,而在我們萬寧,吃後安粉,叫吃“龍須”; 據《萬寧志》記載,後安粉已有數百年的歷史了,最早發源於宋代。每年二月初二這天便是代表吉祥福瑞的龍須粉。

關於賓王紅龍,相傳很久以前,賓王村連年乾旱,村民建壇求雨,忽見南海上雲霧翻騰,一條紅龍躍出海面,乘祥雲直奔滇池,在那裏,捕玉蚌,取珍珠,返回萬寧後降雨救災,並把珍珠獻給人間,得紅珠者高中狀元,得白珠者富貴榮身。在萬寧,有這樣一幅對聯:吸南海碧波呈瑞氣,捕滇池寶珠獻人間。此後村民以龍為吉祥物開展民間文藝活動,拜賀吉祥,除邪扶正,久而久之,年年如此,舞龍便也成了萬寧的習俗。

萬寧有四大主要河流:太陽、龍滾、龍首和龍尾河,太陽是光明和生命的象徵,在古代同時暗寓著至高無上的皇權,而龍在古代便是帝王的象徵,從河流的名稱似乎可以看出,太陽與龍在萬寧人心中的份量。

在萬城鎮西門社區,人們對於龍的尊崇極其真摯。76歲的陳正平老人説,原來每年春節前只要扎龍的龍鼓一響,村裏的婦女就會放下手中的活,帶著針線來到固定的地點,縫製龍布。舞龍時節,只要龍鼓一響,村裏的男丁聚集在婆祖廟前,各就各位,80多米長的龍轉眼間由臥龍變飛龍。在舞龍期間,只要龍鼓一停,婦女們就會帶著針線,檢查龍身,只要稍稍有損壞的地方,馬上縫補起來。

如今,縫龍布,扎龍身,舞龍都由專人來做,等龍紮好,就要帶到流經萬城的太陽河邊去喝水,取意為:取天上甘露之水,地下泉脈之水,大海翻騰之水,江河奔騰之水,神水福水,下水顯靈。相傳只有龍喝水之後才會顯靈,才會保祐風調雨順,保祐人們幸福平安。

喝水結束後,兩條龍就要到萬寧各座廟宇去拜神,拜神結束後到各自的廟宇去休息,青龍到西門的婆祖廟,紅龍到賓王村的蕭公祠“休息”。

據《萬寧志》記載,後安粉已有數百年的歷史了,最早發源於宋代。相傳後安鎮物産豐富,有一闖蕩江湖的惡徒到後安逞兇作惡,老百姓深受其害。後來,後安鎮上一名武功超群的青年挺身而出,帶領大夥把這惡徒趕跑了。有位年方16歲的姑娘,愛上了這位小夥子,就精心挑選了特産海鮮,熬製了粉條湯,答謝這位青年,以示愛意。

後安粉湯底的製作,簡單來説是用豬骨、粉腸、大腸、豬內臟等熬成的,配料有炸蝦米、鴨蛋等。但具體的配方,主人一般不會告訴你,各家有各家的味道,主傳秘方人家都會自己留著的。後安粉條,取當地特産的優質燦米用手工石磨磨成米粉,調成粉糊後用蒸盤燙成粉皮。有了湯底和粉條,基本就完成了後安粉。

將粉條和蔥花,加上一個鴨蛋,配與豬肚,大腸,小腸等等,再注入滾燙濃香的後安湯,一碗千里飄香的後安粉就製作好了。

 

相關閱讀
新聞聚焦
專題推薦
860010-1103080100
1 1 1